APP下载

融通与贯通: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模式与治理方略

2022-11-21宋亚峰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校际区域院校

宋亚峰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教育领域提出的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组成的完整体系,多元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各个层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只有进一步优化结构与布局,提升专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才能建设更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十三五”时期,我国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达到54.4%,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也取得了可喜成绩。“2020年,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15万所,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人,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①,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然而,数量规模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质量的提升,规模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建成后,我国整个教育生态也随之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不同院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未得到有效弥合,甚至伴随着不同主体之间的“马太效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亟待推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供给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多元的教育选择,促进教育生态的整体优化,实现系统内各个层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为此,本研究选取同一区域开展专业教育的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区域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以下简称“中高本院校”)的联动发展模式与治理方略,以期为我国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和各级各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同区域的中高本院校之间存在不同形式、不同频率的校际交往,促进了院校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良好互动,能够进一步发挥同一区域不同院校之间的协同效应。为全面分析同区域不同院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形式和联动发展模式,本研究以各级各类院校为抓手,探究同一区域各层次各类型院校之间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多元交往形式。

(一)研究方法与程序

中高本院校作为同区域院校大系统中的社会行动者,其相互关系和行动逻辑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理论进行刻画,因此,本研究选择社会网络理论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社会网络理论将特定的社会结构视为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由一系列节点和线段组成。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关系,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影响个体的行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影响整体系统的结构。为科学刻画同区域中高本院校之间的交往关系,本研究以不同行动主体之间最主要的专业交往为抓手,通过构建专业交往矩阵对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社会交往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研究程序如下:第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各级专业目录等官方文件,系统梳理案例区域中高本院校的专业设置文件,形成本研究的专业交往数据库与资料池。第二,根据专业交往资料库中的相关数据,构建中高本院校专业布局矩阵和专业交往矩阵。第三,运行Ucinet软件对中高本院校专业交往矩阵进行可视化分析,形成同区域中高本院校之间交往的社会网络图谱。第四,运用SPSS软件对中高本院校专业交往矩阵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分析归纳不同类型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具体模式。第五,基于不同联动模式的分析,系统梳理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治理方略。

(二)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收集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选择样本,应综合考虑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数据的可获得性、样本选择的科学性等因素。基于样本选择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级各类院校类型的覆盖面,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所有的中高本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形成67(本地区本科院校数)×506(本科专业数)本科院校专业布局矩阵,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可形成25(本地区高职院校数)×779(高职专业数)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矩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可形成21(本地区中职院校数)×367(中职专业数)中职院校专业布局矩阵,根据最新的北京市中高本院校名单可形成113(本地区中高本院校数)×113(本地区中高本院校数)的中高本院校专业交往矩阵。在上述交往矩阵建构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的数据收集。

(三)案例地区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社会网络图谱

社会整体网络分析中,社会行动者的集合将形成模(mode),社会行动者所组成的集合类型数目就是模数。同区域的中高本院校系统之间将形成1-模网络(one-mode network)。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发现,同区域各个层次与类型的院校通常会开展以专业(群)为载体的校际交流,这类交流交往活动会因专业(群)的数量、专业(群)所面向的服务对象、交往的频率与形式、交往主体对信息与资源的占有等不同而产生差异。当同区域中高本院校之间相同与相近的专业(群)较多时,它们之间的社会网络将变得复杂,个体之间的交往强度将加大。不同的关系网络会影响学校系统的内部结构,不同的系统结构又会影响学校的联动发展模式。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通过对北京中高本院校专业交往矩阵的实证分析,得到北京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社会网络图谱。

案例地区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社会网络图谱的结构与密度将影响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联动发展模式。一般情况下,整体网的规模越大,其结构就越复杂,就会产生更复杂的交往行为。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社会网络的整体规模即网络中所有行动者的数量。本研究的行动者为本地区各级各类院校,因此,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社会网络图谱的整体规模为113。在规模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分析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可以根据整体网的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整体网的密度越大,网络中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随着不同行动主体从整体网中获取资源的增加,整体网络对各个行动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与限制将越大。

在社会网络中,由于关系的存在将产生互惠性,因此对社会网络的关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非常重要。因为关系既影响行动系统整体的行为,也影响行动系统内不同子主体的行为。关系对应的是网络变量而非属性变量。既然存在关系,则至少涉及两个行动者。一个系统内部存在纷繁复杂的强关系与弱关系,但弱关系的数量远远多于强关系的数量。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将不同主体组合起来的主要关系是弱关系,它能够在系统的个体与组织之间建立纽带,传递系统内信息,使一个网络在更大程度上达成结构上的凝聚性。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联动发展主要取决于不同群体之间基于“松散”联系而建立的弱关系。强关系会形成紧密联系,进而形成较为固定的圈层;弱关系的存在则使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这类基于弱关系的联系广泛存在于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社会网络之中。

三、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模式

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联动发展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可以通过关系的深度与维持时间等指标进行测量。目前较为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中,著名社会学家Burt用结构洞来表示社会网络系统中两个行动主体之间的非冗余联系,并认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能够拥有获取控制利益和信息利益的机会,是占优策略,比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更具比较竞争优势。结构洞是社会网络系统中至少由3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类特殊结构。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能够为其带来多方利益,从而形成特定的社会资本。案例地区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的社会网络图谱中,当某一院校处于其他院校交往网络的枢纽位置时,就形成一个结构洞。在院校交往整体网络中,案例地区的中高本院校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能够在高职院校层次形成数量较多的结构洞,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机会,在各级各类院校的联动发展中具有明显的比较竞争优势。

在由中高本院校组成的庞大院校交往网络中,不同院校将基于院校特色、办学定位、历史传统等要素与同区域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往与合作。高职院校由于其位于社会结构洞的位置,将与同区域学校系统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动交往,主要有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专升本、学分互认、教师交流、学生竞赛活动交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特定类型的区域联盟等具体形式。具体而言,中职院校可以选择与自身专业设置相似的高职院校进行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五年一贯制培养。高职院校则可以通过选取与自身特色和专业设置相似的本科院校进行专升本等形式的人才培养。同时,同区域的同层次院校之间、相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特定类型的区域联盟、学生竞赛活动交流、学分互认、教师交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享实训基地等多样化形式,开展基于专业(群)的校际交往。例如,北京联合大学除主校区外,还有7个分散办学的分校区,分布在北京多个地区,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形成了不同类型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尤其在高职教育领域,该校依托应用型教育办学资源,基本形成了专科、本科和硕士贯通培养的格局,在高本衔接和专升本衔接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广泛交流,促进了各级各类院校的联动协同发展。

不同院校之间基于专业的校际交往,促进了同区域中职系统、高职系统与本科系统的协同联动发展。各院校之间以专业(群)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往。虽然由于高职专业群所在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专业(群)特色不同,具体的校际专业交往形式可能存在差异,但在多样化的校际交往现象下,仍存在有规律可循的校际联动发展模式。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借助数学模型和图论等方式研究由行动者组成的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更为科学的分类,可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分析。该方法主要依据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程度对事物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进行判断,从而按照“物以类聚”的思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因此,本研究将对案例地区中高本院校的专业交往矩阵运用SPSS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根据其校际交往形式与频次等属性的相似程度,对案例院校进行“亲疏远近”的聚类分析。根据层次聚类结果,可将案例地区中高本院校联动发展模式总结为:

(一)单科特色类院校校际联动发展模式

基于此类校际交往模式实现联动发展的院校,专业(群)布局较为集中,专业(群)特色突出,主要集中在一些行业类院校。典型的院校主要有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此类校际交往模式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打造“小而精”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并以特色优势专业(群)来驱动学校全部专业的整体发展。这类校际交往模式的院校在社会网络图中占据较多的结构洞位置,能够利用结构洞的优势资源使院校专业群获得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同时,此类交往形式的院校相对比较集中,大多数集中在同类型、同行业的不同层次院校之间。例如,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与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通过“3+3”模式进行衔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通过“3+2”中高职衔接模式与北京市商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进行校际交往,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的互联网金融专业通过“3+2”中高职衔接模式与北京市商业学校的金融事务(互联网金融方向)专业进行校际交往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动物医学、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通过“高端贯通”计划与本科院校北京农学院的动物医学、风景园林、园艺等专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因此,单科特色类校际交往联动的院校专业(群)布局数量较少,但专业(群)特色突出,主要集中在艺术、财经、医学、农学、铁路等行业属性比较明显的院校,校际交往频次较高且主要集中在同类型的院校之间,各专业的专业性强,校际交往壁垒较高。

(二)强势应用类院校校际联动发展模式

此类联动发展模式院校一般设置1~2个优势明显的强势应用类专业(群),主要包括社科应用类院校和工科应用类院校两类具体模式。社科应用类校际交往联动模式的典型院校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等财经类院校。从知识分类的视角分析,应用社科类知识属于应用软科学,此类知识十分重视知识的应用场景,关注相应的职业实践,强调通过运用软性应用知识获得相应的技术技能,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强势应用类院校校际联动发展模式的另一类子模式是应用工科类院校校际交往联动模式,此类模式的典型院校有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等。此类交往联动模式的院校注重运用实用性、发展目的性强的知识以获得相应的技术技能。强势工科类院校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院校整体专业布局中逐步成长进化为特色优势专业(群)。例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造价、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通过高本贯通“5+2”模式与北京建筑大学进行相关合作,智能设备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商务数据分析应用、会计等专业通过高本贯通“5+2”模式与北方工业大学进行相应的合作。因此,强势应用类院校校际联动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工科类或社科类优势应用专业(群)与本区域相近专业(群)展开相应的合作与交流。与单科特色类院校相比,校际交往联动模式的交往面、覆盖面和交往形式更加广泛。

(三)多科综合类院校校际联动发展模式

多科综合类院校根据校际交往联动特征的相似性被聚为一类。分析此类院校的专业(群)布局模式可以发现,多科综合类院校的校际交往联动模式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坚持多科性与综合化的发展思路,注重多样化专业(群)之间的协同发展,是一类“大而全”的专业群布局思路,而非单科特色类院校校际交往采取的“小而精”的专业群布局模式,强调专业群健康生态的培育。此类模式的典型院校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例如,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设置了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双语教育、艺术传媒和民生服务等五大专业群,不仅与同区域的各类院校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也与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大学、巴亚多利德大学、马拉加大学,日本的武藏野学院大学、吉备国际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贝特福德大学,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圣里奥大学等学校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人才联合培养。因此,多科综合类院校校际联动模式相较于前两种校际交往联动发展模式,其交往形式、交往频次、交往地域、交往对象等的选择更加灵活与多元。

四、中高本院校联动治理方略

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通过互动顺从、良性互动、合作与竞争等多元交往联动方式,实现了区域教育的整体协同发展,也促进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教育系统的共生演化与动态平衡,展现了不同的校际交往联动模式。为进一步优化同区域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

(一)固本培元:着力打造以专业为载体的校际交往联动主链条

专业(群)个体是同区域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校际交往的主要载体。一所院校内部优势特色专业(群)个体强有力的自我进化及对其他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同区域院校校际交往最基本的内生动力源泉。作为中高本院校内基本组成单元的专业群个体,有其基本的生成逻辑与过程。职业教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和态度,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在复杂多样的知识体系中,职业教育有其面向的知识类型,包括实践知识、技术知识、职业知识、程序性知识等。不同的知识类型将按照特定的知识加工与生产方式,在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更新与进化,从而推动职业院校内专业的发展演化。优势特色专业(群)作为院校内部的“关键少数”,对各级各类院校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势特色专业(群)个体将通过自身强劲的自我生长演化,不断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院校的整体协同发展。

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校际交往联动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和多元的交往形式,主要表现为特定院校以专业(群)为载体进行的校际交流。同区域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专升本、学分互认、教师交流、学生竞赛活动交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特定类型的区域联盟等具体形式。其中,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指中等职业院校可以选择与自身专业设置相似的高职院校进行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五年一贯制培养;专升本途径的校际交往则主要指高职院校选取与自身特色和专业设置相似的本科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学分互认形式的校际交往则主要指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之间、同类专业不同修业年限之间开展的相关活动。此外,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享实训基地、共建特定类型的区域联盟、学生竞赛活动交流等形式的校际交流也大多数以专业(群)为载体进行交往。

专业或专业类相近也是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进行校际交往的重要依据之一,形式多样的校际交往主要以专业(群)为载体。相应专业或专业类的选择则需坚持相同相近原则,因不同类型的专业或专业类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专业交往壁垒,在医药、卫生、体育、艺术等行业属性明显的院校中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校际交往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专业或专业类之间。专业交往壁垒的存在阻碍了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交流,使得专业或专业类相近成为两者交往的必要条件。

专业(群)作为校际交往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同区域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之间进行多元交往的主要依托,也是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联动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着力打造以专业(群)为载体的校际交往联动主链条,以专业(群)为抓手,开展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同时基于专业(群)交往主链条不断丰富区域院校校际联动交往形式,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协同联动发展,不断提升区域教育的整体社会服务水平。

(二)协同互动:积极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广泛协同互动

同区域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校际交往形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其协同互动过程中充斥着形式多样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通过与外部环境系统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同区域各级各类校际交往形成的复杂系统能够从混乱无序的非平衡状态逐渐过渡到一种有序的平衡状态,实现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最优状态。对于同区域的每所院校而言,应科学谋划院校内专业的整体布局,使得院校内专业(群)之间能够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发挥系统内不同专业(群)个体的比较优势,形成更大范围的协同作用。合理布局院校内专业(群),是促进各级各类院校内部良性运行、打造多元共生的院校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由于各级各类院校所设专业服务面向对象的复杂性,专业(群)所面临的技术知识来源途径多元化、技术知识形成过程复杂化,使得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交往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征。

相近专业、相近地域、相近类型等特征是同区域中高本院校之间进行校际交往联动发展的主要依据。在分析案例地区各级各类院校联动交往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将案例院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津冀地区。通过分析发现,以专业(群)为载体的院校交往在不同省份之间较少,主要集中在同一省份的不同院校之间。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为了争夺有限的外部资源,存在广泛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发展水平较高、专业特色突出的院校对同区域的其他院校有着较好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同区域发展水平较低的院校会模仿发展较为成功的院校,可能导致同一区域院校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因此,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建立广泛的协同互动十分必要。

同类型同层次同区域的不同院校之间会为了争夺有限的区域资源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广泛的竞合作用使得同区域院校最容易产生各类形式的校际交往。在省域层面中高本院校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更大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广泛协同互动,是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先后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城市群的出现也为我国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在省域层面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联动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应积极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广泛协同互动,不断发挥省域层面各级各类院校协同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区域为依托,优势互补,开展多元化的校际交往,实现更大范围内院校间的协同联动发展。

(三)耦合联动:深化产教城融合,有效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适应力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校际交往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的紧密性与多样性。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需要从外部环境系统吸收和获取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向外部环境系统输出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技术专利成果、社会培训等绩效产出。在外部环境系统中,政府政策、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同地区各级各类院校的专业(群)布局情况等都将影响本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发展方向。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在校际协同交往过程中,应重点分析各类院校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外部环境系统的不同维度。其中,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法令条文、方针政策等;经济环境主要包括所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等要素;技术环境主要包括技术转移与换代周期、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制度、新产品的研发、研发资源投入、信息技术发展等不同方面;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所处社会的人口分布、教育水平、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诸多要素。因此,应在系统分析各类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对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

在影响同区域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协同互动的多元要素中,特定区域的产业布局是影响同区域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协同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系统必须对产业系统及其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产业系统结构是岗位群和职业类划分的主要依据,也是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区域性、应用型等类型属性,决定了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服务面向。各级各类院校只有在不断满足所在区域产业系统发展诉求的过程中,才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脱离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大环境,忽视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现实诉求将很难在未来的发展演化中获得持久的活力与生命力。例如,同区域同类型同层次的院校如果忽视本区域产业系统的发展需求,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将使得本地区同类院校之间的专业(群)布局出现同质化现象并将在路径依赖效应作用下进一步放大,导致本地区院校的专业布局脱离实际。反之,如果同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在协同互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时刻关注产业布局的现状、产业升级换代的现实诉求,甚至敏锐捕捉技术升级换代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可能使区域院校系统更好地适应甚至引领产业系统的发展。

因此,同区域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保持对产业系统的敏感性,实现多元耦合联动。同时,为促进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之间的广泛协同,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为同区域各级各类院校的产教融合提供各类政策保障,进一步清除各类政策壁垒,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要做好现有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根据产业链需求和区域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不同层面产教城融合的具体模式,深化更大范围的产教城融合。要打造不同层面产教城融合的典型模式,进一步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实现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与良性协同,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有效提升同区域院校系统的整体适应力,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形成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选择,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20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猜你喜欢

校际区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分割区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擦桌子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区域发展篇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