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2022-11-21徐丽霞

高教学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改革

徐丽霞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都是热门话题。可以说高校思政课从“05”方案实施以来,教学改革创新就在持续探索中不断推进。概而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时而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使思政课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地位也有了极大提升。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改革创新是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思政课要从改革创新中增强活力。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内外促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性,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后者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事物的发展最终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我们认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外因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内因则是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的现状。

1.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助推剂。我们党历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校思政课“05”方案的实施是对思政课教学地位的政策肯定,也极大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相关重要文件、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为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 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17 年9 月15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 年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各高校相继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推进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2018 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课堂教学纪律等十六个方面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 年8 月1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围绕课程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等提出具体举措,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具体指导。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基本遵循。

由“三全育人”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外在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高校积极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和方法,思政课教学变革的层次也更加深入,变革的层面更加多维,即由单一的关注方法论到系统思考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最大推动力量。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大变量”。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成长成才已成为新常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与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网、无处不网”,他们的日常生活已进入“微圈”时代,看微博、微信、登陆客户端等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事。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媒介生存”和“网络生存”的新常态,就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断丰富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重新构建思政课的呈现方式。

3.教学实效性有待提升的现状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因。虽然在外在政策和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但却并没用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思政课存在着学生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不高、人到心未到,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内部动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模式转向了大众模式,学校外延式快速发展,学生数量上的激增,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最根本原因。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11 月,我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首次突破10 万人大关。‘十三五’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均增长率达14.4%,其中专职教师由2015 年的43 353 人增加到71 749 人,五年共增长65.5%。[4]”思政课师资队伍在快速增加,但却存在“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亟待破解。同时,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比,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存在较大缺口,加快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师资紧缺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大班授课是普遍现象,面对不同生源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难以做到精准教学,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也是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问题导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现状

总体而言,在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方面,教师多尚处于创新上的被动与主动、自发与自觉、固守与拓展、守正与创新的交融或胶着状态;日常教学改革多以“单打独斗”为主,浅尝辄止是常态;各类教学比赛如火如荼,但比赛状态不同日常教学是常态。国家政策推动的相对弱效与深层变革动力不足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现实。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原动力,面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现状,审视问题及其症结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前提基础。思政课具有政治性、价值性、理论性与知识性的基本特征,正确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必须从规律和本质的高度思考问题,防止形式主义;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简单化和片面性[5]”,才能使改革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存在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重形式轻内容、重科研轻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失去了内驱力,甚至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一)重(学生)主体轻(教师)主导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把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对立起来的现象。“主体”本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概念,相对于被认识被改造的客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研究主体客体关系问题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的是把整个教学过程简化为单主体和单客体的单向式和学生被动获取知识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学生当作知识储备的容器,采取机械死板的灌输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沟通。近年来,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得越来越多,“双主体论”和“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和引入,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师生主体与客体“非此即彼”关系的一种修正。但不能矫枉过正,简单地把“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表象出来的主体形式。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忽视、压制老师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也不意味着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更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主导课堂的旁观者,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所决定的。“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辩证统一。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思政课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着“防御、解析、澄清、引导和塑造”的重要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二)重形式轻内容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形式必须适合内容。要想上好思政课,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在完整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给教师授课打分评价已成为教学考核的常态下,为博得学生对自身教学的认可和好评,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片面迎合学生的喜好,滥用多媒体而导致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和“泛娱乐化”等现象,极易使思政课失去鲜明的政治导向。以多媒体教学为例,一些教师备课是只备课件——不断调整和美化课件,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追求画面和视听效果的冲击力,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讲解和总结提升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看似欢乐有趣的课堂实则往往空洞无物,削弱了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价值性和理论性功能,背离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多媒体技术和表现形式,聚焦教学内容,把课件制作的着力点放在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表达教学内容上。在信息技术与课堂相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认真理解教材内容是根本和立足点,教学信息化手段是辅助,思政课是“内容为王,理论教学为主,形式为辅”,必须要纠正那些颠倒形式与内容的错误认知。

(三)重科研轻教学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职能。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其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进而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大学排名的兴起,高校普遍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在此评价标准下,教师逐步强化了教学“利他”、科研“利己”的观念。科研成了高校教师日常工作的红绿灯、指挥棒,科研成了教师的时间、精力的投放重点和比拼主战场。

众所周知,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往往成效难以彰显,加上教学任务繁重,这让许多教师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望而却步。而且多数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是建立在利益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之上,即教师职称晋升与论文发表数量、著作数量等直接挂钩。受利益的驱使,教师日常科研活动的开展,如论文的撰写、课题的立项也多是为职称晋升服务的,而不是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服务的,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无多少裨益。不仅如此,有的高校重奖科研、忽视奖励教学,只有拥有科研经费和职称才会成为教师群体的主流,而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的老师,如果科研不行,没有课题和论文,往往最终从教学比赛的辉煌归于平淡,职称上不去,工资待遇也上不去。有些高校还会给教学院系下达科研任务,这些任务最终压到一线教师肩上。受利益的驱使和科研的压力,必然使一部分思政课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不愿花心思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不愿深钻教材和教法,使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缺乏内驱动力而难以深入推进。

三、守正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就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而言,“守正”是根基,“守正”就要坚持思政课政治性、价值性、理论性、知识性的基本特征和遵循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发展创新思路理念、手段方法、过程路径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价值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努力在“守正”中“创新”,坚持在“创新”中“守正”,才能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一)坚持“八个相统一”是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八个相统一”既有教学理念上的指导,又有教学方法上的要求。既有对教学改革创新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观照。“八个相统一”是坚持思政课政治性、价值性、理论性、知识性的基本特征不能丢的根本保证,“八个相统一”为思政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师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关键

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一堂好的思政课是教师、教材和学生的统一,是讲授和教材的互补,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就是教师在弄懂、弄通教材的基础上,要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的变革让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提高思政课的课堂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会上他还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明确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强”“人格要正”的要求。要求思政课教师通过践行这“六要”,努力成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1]的思政课教师。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的“多而不优”和“多而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加快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之上,将更加严格按照“六个要”的标准,建立一支敢担当勇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良性运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也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三)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是制度保障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2018 年9 月10 日全国教育大会上进行了集中论述,强调: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导向。2020 年9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2020 年10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针对长久以来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在改革教师评价方面,明确了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强调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2020 年1 月16 日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提出高校要建立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其中教学型职称系列评价指标更加突出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价。

“教师是兴教之源,立教之本”。要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教育生态,必然要求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能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冲突,不能与提高教师潜心教学的积极性相矛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必将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转变提供依据和指引,从而为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束语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相比是更加深层次的变革,也更能触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根本性问题。任何教学都要与时俱进,教学模式变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总的来说,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需要从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自身特色和优势出发,结合院校特色、地方特色和学生特点来展开。伴随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在变革的道路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必然选择,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及教学立体化和教学力量多元化无疑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改革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思政课“需求侧”
改革之路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