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药理学全英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2-11-21廖晓萍刘雅红

高教学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全英药理学英语水平

于 洋,孙 坚,廖晓萍,刘雅红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兽医药理学是动物药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重要桥梁,兽医专业约有三分之一的专业词汇与本课程相关,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病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后修课程乃至整个兽医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兽医药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在抗生素耐药性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其成为兽医学中最令人瞩目的领域之一。率先在兽医药理学进行全英教学改革,对兽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能力、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扩展国际化视野,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以后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这一优势特点,使地方高校为了占领学科研究前沿阵地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另一方面,学科前沿知识大多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在国际期刊杂志或世界性药理学术会议上,如果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兽医药理学相关专业英语,必然不易获取国际前沿信息,对外交流困难,导致学生的科学前沿视野狭窄、知识储备陈旧落后,难以跟上时代浪潮。另外,当今时代,用人单位更青睐专业能力卓越和英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英语水平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在学生大学阶段对其国际化专业语言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不应该只停留在教育理念水平,而应该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3]。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卓越专业能力、了解国际规则及文化的人才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对兽医药理学进行全英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英语水平,并融合当今时代的思政元素,启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使他们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学科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顶尖人才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课程准备

(一)教材筛选

当今兽医药理学发展突飞猛进,了解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获得新鲜知识,弥补教材内容与前沿知识脱节的不足;可以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的能力,成为本科基础教学与研究生学习基础科研能力的一个联系纽带与重要过渡[4]。因此,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储备也是全英教学准备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多见于国际著名外文期刊,其内容大多晦涩难懂,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难以理解。所以需要教师紧密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储备国际前沿知识,将其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使学生在熟悉基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认知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发展。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全英课程的基础与前提。目前市面上英文版兽医药理学教材种类颇多,知识侧重点不同,对学生英语基础要求也不同。例如:国际上权威全英教材虽然表达规范,但是内容篇幅庞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偏高,且价格昂贵,若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选此教材可能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弊端。另外,兽医药理学学科本身存在着国际差异,由于不同国家批准用于兽医临床的药物也不同。例如:我国2015 年禁止黏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而多数东南亚国家甚至欧美等国家在畜牧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黏菌素,所以在教材选择上,既要遵循我国的兽药使用准则、又要结合国际上的多样化标准。应综合多版本教材,以我国兽医药理学“大纲”为框架,以全英版英文教材内容为补充,编写适合该校学生能力且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科特点的新版教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英语水平。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教材的调查与比较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药理教学实践与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选择以陈杖榴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兽医药理学》第三版内容为大纲,结合美国Jim E.Riviere 主编的《Veterin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教材第九版内容,编写了新版《兽医药理学》全英教材,该教材内容新颖、知识全面、难度适中,且收录了近年来国内外兽医药理学前沿研究成果,受到老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课件设计

在全英授课过程中,由于两种不同语言的介入,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增大,在此种学习难度偏高的课堂之中,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和烦躁,因而懈怠。传统教学模式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声像兼备,文字、图表、声音及动静图像集成在一起,构成教学课件,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且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5]。因此,合适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是保障教学质量好、教学效率高的重要前提。课件素材的收集和教材内容的整合是决定多媒体课件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课件所需的文字资料、结构框架和图形等宜选自国际公认的权威英文版教材,部分动画、图片等可来自于互联网并用英文标注出处,文字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双语或全英形式出现,保证内容少而精,在知识全覆盖的前提下,以课件的形式将知识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展示出来。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章的最后,即在保证学生掌握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插入一些外语短片,可以是一些课堂内容的补充与扩展,或者该学科领域目前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一些学科前沿发展,同时提高外语听力水平、增强学习兴趣[6]。

(三)教师英语水平提升

要想全英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授课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授课前进行相应的系统化培训,提高英文发音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与准确性,树立授课自信心。也可利用各种媒体、网络等媒介寻找切合实际的教学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全英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样,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英语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英文的听说和理解能力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才能适应专业英文教学。因此在开课之前应提醒学生提前锻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预习专业词汇并制定英语听说训练计划。同时教师课前课后应善于同学生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交流氛围。有条件时可要求学生集体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比如晨读、师生英语交流活动及BBS 论坛等[7-8]。

(四)授课对象英语水平

目前兽医药理学全英教学的对象是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学生,这些学生渴望去探索新知识和新事物,且基本已经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适合成为全英教学改革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兽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接受全英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两个落脚点,代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授课过程教师和学生应该双向互动,走一条“教”与“学”相辅相成的道路。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保证兽医药理学全英教学能够有效进行。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预习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明确当堂学习目标,尤其是在全英教学中,提前预习本节课的专业英语词汇、知识结构框架;提前了解本节课程的重、难点与盲点,培养自学与创新能力,使授课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课后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生长出来的,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体知识结构框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将课程内容掌握的更加扎实。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另外,授课教师可将授课提纲、重点专业词汇、授课的PPT 及知识框架提前分发给学生,以辅助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二)课程推进

授课过程中适当的中英文授课比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中难免会出现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前期授课过程中英文比例过高,会导致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听课吃力、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全英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英语水平。笔者认为在实际上课过程中,中英文比例难以定量,也无需定量,不应贸然追求中英文比例,应该循序渐进,在保证大多数同学听得懂学得会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最终达到全英教学。教师应在课前通过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情况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把握中英文比例,语言转换由浅入深由双语转全英,并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学生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应注重对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设计,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师生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讲授的机会,并且增加课堂上全英文研讨的次数,综合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与此同时留出一定的课时专门进行介绍国际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的专题教学。在保证专业课和语言稳扎稳打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才是全英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认清全英教学的真正意义,才能保证全英教学质量达标。当外语和母语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在学生的思维与交流中自由切换的时候,才可以认为全英教学获得了成功[8]。

(三)多媒体平台辅助

互联网的出现给教育也带来了重大机遇,多媒体课件、智慧教学平台等云端平台与设备等辅助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好处尤为突出。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显直观生动,更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且能够刺激学生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其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且多媒体技术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提高辅助教学、综合利用多媒体信息的水平,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每一名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课程设置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同时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教师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其他工作上,如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掌握最新的学科动态,搜集教学素材等。与此同时,在全英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的一些课前推送、实时互动、课后答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进行全过程跟踪。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相关教学资料提前推送到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中通过弹幕互动实现多对多的实时交流;最后教师和学生在课后还可以获取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化任务提醒。如此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教与学更加生动、智能化[9]。

(四)课程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理念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全英教学改革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是时代的需求。兽医药理学课程内容繁多且涉及范围广泛,故所含思政元素丰富,将该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紧密融合、同向而行、相互协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例如在讲述绪论“药理学发展简史”时,通过列举我国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这一示例,让学生学习前辈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和勇于拼搏的科研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药物的合理使用这一章节时,结合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不使用违禁药物等,可教导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讲解抗生素部分时,结合滥用抗生素案例,与学生交流探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解热镇痛抗炎药这一章节时,结合阿片类药物在镇痛的同时有强烈的成瘾性,呼吁大家合理用药。在思政背景下的兽医药理学全英教学将专业知识、英语学习与思想政治紧密融合,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培养德才智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五)课程考核

课程结束后,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有效地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程考核内容根据课程环节而设计。针对兽医药理学全英课程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考核方式与分值占比:考核分为书面考核(40%),面上考核(30%)和实验技能考核(30%)。书面考核为兽医药理学基础知识试卷与综述写作,面上考核为英文答辩,实验技能考核为药理学相关实验基础技能操作。除书面考核由老师评分以外,其他两个方面的评分引入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练习英语交流。

三、课程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反馈工作

(一)问卷调查

在兽医药理学全英课程改革实践以后,通过设置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了改革实践的效果。问卷设置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外语部分是否能听懂、对提高英语水平是否有帮助、对兽医药理学学习是否有帮助。(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师发音是否标准。(3)学生对教材和课件的评价:教材和课件内容是否合理。(4)学生对教学组织的评价:教学进度是否合理、课时安排是否合理、对课堂组织形式是否满满意、课堂气氛是否满意、课程考核方式难度如何。(5)学生对课程的综合想法:全英教学是否有必要持续下去;本学期通过学习该课程你有什么收获;对全英教学有什么建议[10]。最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认为对兽医药理学进行全英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课堂改革认可度达到了95%。同时也反馈了一些问题,比如专业英语的表达与口语有一定差异,阅读略显困难;专业词汇数量繁多且拼写复杂难以记忆;课程考核过于困难等。

(二)难点分析

课程改革实践完成之后,笔者对授课中的难点和挑战进行了剖析,以期建立更完善的全英授课体系。首先全英教学的授课教师应具备英语交流和专业能力双重素质。虽然大多数国内高校兽医药理学授课教师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但英语交流能力相对较低。即使多数老师有国外访学或国外工作的经验,但由于缺乏日常英语交流的环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不足,这使得其大多数人只能应付普通英语场景,而在使用专业英语时,对专业的理解和英文的表达时常不能同步。于是,在教授专业英语时,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且国内各高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英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能够顺利完成课程目标,而英语水平稍次的学生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其次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不强。这导致教师难以把握课程进度,全英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大对全英教学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和教师前期工作的积累,有意识地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大学学生在大一大二初期就与英语老师多交流,提前进行专业课英语词根的积累,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水平。在平时多举办英语交流活动,改善国内学生“哑巴”英语现状。同时争取学校配套设施的支持,壮大全英教学师资队伍,建立更加完善的全英授课体系。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应坚持国际化教育理念,加强对国际化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积极探索国际化教育改革。兽医药理学全英教学改革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全英教学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相信在国家及广大高校师生的共同实践努力和探索下,全英教学体系会更加完善,不久之后我国将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卓越专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全英药理学英语水平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新加消渴方保护胰岛β细胞作用机制
全英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反思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作用机制
新冠疫情影响下高校课程网络教学实践与思考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英语水平
朋克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