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几点思考

2022-11-21唐忠宝赵方方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关键词:理想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

|唐忠宝 赵方方|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指引着奋斗的方向,决定着不同的价值抉择。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方式,新颖多样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面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问题,应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基本状况

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是积极的。尤其是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开展,“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青年学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较高,对主流价值观有着较强的认同。但由于多元思潮、泛娱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价值相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仍存在如下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 价值取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社会不断信息化的同时,网络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塑造社会价值、精神风貌与处世格局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与中国“互联网经济时代”共同成长的大学生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能够突破单一的固化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观察事物。

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价值主体,他们有着更加多元、开放、自由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资源选择的基础上解构了传统社会形成的群体性共识,个体自主性加强,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部分学生在价值选择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平等、尊重和快乐,倾向于以个人幸福指数作为事物的衡量标准;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事,追求快意人生,摒弃崇高。一部分学生未将个人目标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不断奋斗”的社会目标良好结合,转向追求“生活质量指数实现个体幸福最大化”,在价值定位和价值评判上表现出现实化、功利化倾向。尤其“一切向钱看”“躺平”“佛系”“空心病”等网络负面舆论不断发酵,加之社会上各行各业“内卷”加剧,阶层固化严重,一些大学生在“网红”主播的影响下,猎奇心态与日俱增,利用得天独厚的互联网敏感度,纷纷效仿,根据受众不断创新形式内容,在短时期内收获大量的人气和流量,但这种短视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国家民族的发展极其不利。

(二) 信仰选择功利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益最大化成了当下各行各业各个群体的极致追求。一旦选择功利化、实用化作为生存价值导向,就极有可能陷入信仰缺失的精神困境,因精神的贫困而陷入最彻底的虚无。

陈学明教授曾说过,“在当今中国每天所发生的事情都在昭示中国人民:精神上的‘崩盘’要比金钱上的‘崩盘’可怕得多”,而问题的源头都是与丢失信念有关。缺失理想所带来的后果比生产力落后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2]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尤其在学业发展、选岗就业等方面,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越来越倾向于物质本身,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他们在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时,首先会考虑衡量成本与收获,看做这件事情是否划得来。

“在相对主义者看来,具有真正信仰的人才是最现实的威胁,……价值相对主义实际上赋予每一种价值以无需证明的至上性或绝对性,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于是世界上不再有善与恶,有的只是不同个人的不同选择。”[3]价值相对主义随着人类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在当下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部分大学生的这种行为淡化了家国情怀,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终极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家国观念在部分学生看来已经成为过时的名言,与当下所追求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相悖,而对于利益的无尽追求似乎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部分学生漠视规则,漠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不懂得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固执地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我们所提倡的诸如公平、正义、文明、和谐等价值层面越来越被物欲遮蔽,工具理性得到最大化的表达,此时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就被功利主义所遮蔽。

(三) 理想信念世俗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经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开启了信息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和信息传播格局。自媒体时代,作品创作参与门槛低,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发挥“在场”优势,即时即地制作、传播。这种即时、快速的传播方式和简短、直观的传播内容受到大学生的广泛青睐,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观察思考现实世界的新视角,但是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不可避免地使大学生陷入信息选择困境。当下“在能够轻易获取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简短快捷、支离破碎而又精神愉悦的内容。”[4]

大学生作为文娱产品的主要体验者和消费者,能够直接有效地反馈体验感受。生产商为吸引眼球,在大数据的作用下,透过互联网与大学生进行信息互动和交换,根据大学生的喜好为其推荐相关文娱新闻,这种趋向娱乐、通俗、快捷的碎片产品使同“互联网”经济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沉迷于庸俗肤浅的娱乐文化中不可自拔,虚假的文化产品不断侵蚀着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最终陷入价值虚无的精神困境。现在部分文娱产品不再是单纯想让人借机舒缓压力、寻求精神慰藉的娱乐文化,它们所输出的内容大都蕴含着不同的政治立场、个性的思想理念和多元的价值取向。它们抓住了新媒体技术时效快、传播广的新特点,大范围地向社会输出它们所谓的潮流、新奇、个性的价值观念,传递出的实则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这些消极的价值观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道德认知与核心价值认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最后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世俗化,承受着“软骨病”的折磨。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困境发生的几点原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困境的产生不是偶然,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资本的裹挟下渐趋世俗化、功利化,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带来了挑战。

(一) 物化思维与崇高维度的消解

工业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裹挟而来的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逐渐取代了我们推崇至今的真、善、美。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成为快感的实验场与牺牲品,正如人的身体成为消费的工具”。[5]人的多样性需求单面化为“物”的追求,人生观、价值观见物不见人,迷恋利益驱动而鄙视精神价值,热衷追名逐利而背弃理想信念,沦为了“没有信仰,只有物欲”、“没有道义,只有名利”、“没有理想,只有利益”和“躲避崇高,贪恋享受”的人。

物化的不断膨胀和物化关系的普遍化,严重侵蚀着社会肌体的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尤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吃饭、购物、娱乐通过网络进行,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各种生活服务。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备受年轻人的推崇,他们将网络化的生活等同于真实存在。当虚拟与现实颠倒,必然会产生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比如,面对繁杂的现实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避,经常用“郁闷”“烦躁”“佛系”“躺平”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这些网络词汇的流行可以看出,它们实质上存在一种情绪上的递进关系,是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深度侵蚀,映射到大学生群体中主要表现在升学和就业、婚恋选择等方面。面对学业,一味追求成绩和分数,而不再执着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面对就业,看重薪资待遇而非社会发展需求、个人价值是否实现;面对婚恋择偶,更加看重对方的物质条件,认为双方的感情需要也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在这些价值观念的驱使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偏离,给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带来了挑战。

(二) 技术依赖与价值虚无的发生

人的最大的自由就在于他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当代大学生作为价值信念的真实承担者,是独立自由的生命个体,与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他能够提出价值信念问题并对其进行自觉的反省”。[6]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书信往来发展成多样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各大快消短视频APP霸占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且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思维范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日益受到这些社交媒体的影响。

大学生既是碎片化信息传播的主体,同时还是碎片化信息的受众,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政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难度,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当价值理性变成了私人化的主观意识,工具理性大行其道,那么网络媒体便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它的价值意义。工具理性带来了科技的发展繁荣,却滋生了价值追求的否定性和不确定性,悬置了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网生代”的大学生,在当下泛娱乐化的环境中,文娱产品将严肃的时政要闻娱乐化,严重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动摇了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当他们沦为文娱产品的附着物时,一切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必然处于无根状态,一切价值追求的所有努力必然成为一次次使价值虚无化的‘运动’”[6]5。在工具理性泛滥的社会环境中,部分大学生开始怀疑一切,精神出现空洞与迷茫,价值虚无由此发生。

(三) 资本逻辑与网络舆论的误导

网络时代,沟通媒介的高科技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表达方式与交往方式。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地域之间的交互性不断增强。电子媒介消除了时空距离带来的影响,公开的行为界限越来越模糊,公共舆论和大众趣味开始迅速占领我们的整个文化市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媒体出于生存与竞争压力更加关注经济利益而非社会效益,他们将利润至上的理念内化在信息传播活动当中,借用各种手段宣扬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当下高度商业化以及被资本操控的媒体社会,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真空”。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舆论导向有所偏离,尤其一些媒体宣扬的非主流价值观和西方多元化的价值思潮动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纯粹的理论,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更不会为自己带来实际的效用和利益。在互联网无形的遮蔽中,部分大学生被不同声音左右,模糊了自己的认知,被舆论裹挟。娱乐至死的价值观、物质至上的金钱观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消解了大学生的崇高理想,淡化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对策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新媒体环境下真正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作用,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地位,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7]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与课堂之间的界限已逐渐被打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通过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日渐生活化、常态化。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创新教学形式,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协同育人。

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各教育主体的职责。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特定工作,而是要发挥各教育主体的教育职责。比如:辅导员要发挥作为党团组织负责人的优势;任课教师应利用课堂育人的平台优势,给大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心理咨询师更应讲好心理健康等专业方面的知识;优秀大学生代表要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等。各教育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有效提升自身的育人执行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其次,整合网络资源,发挥线上线下共同育人机制。处于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社会的开展落实。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网络参与度相对较高,一些关于大学生因在网络上发表违法违规言论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综观近期引起热议的事件,如“江歌案”“杭州杀妻案”“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等都具有鲜明的情感价值取向。这些舆论相对容易形成热点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是鲜明独立的个体,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他们面对价值倾向明显的舆论,不加以思考就跟风、“一边倒”,看不到舆论背后存在着的某些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新动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形象化、娱乐化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模式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崇高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明显提高……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本质体现,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多数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然而在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会有“文化沙漠”和“审美贫穷”的体验,甚至会出现“道德冷漠”等恶劣行为,因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非常必要的。

时下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前沿阵地。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新媒体文化密切贴合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时长简短、内容轻快、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文化占据了青年大学生许多时间。然而这种以娱乐性、互动性为主的非主流文化,并没有文化底蕴。良莠不齐的内容、多元混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给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了冲击,同时影响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媒体文化发展方向,规避网络舆论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当中,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追求人生价值,做传播正能量的网民。在引导过程中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实现政治生活社会化,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常态化、生活化。

(三)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核心意识形态面临来自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9]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也遭到质疑。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正确把握网络舆论的“风向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价值引导,筑牢信仰之基。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这一根本制度不动摇就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各个领域,落实到各项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让大学生弄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精神,各大高校思政教师纷纷走出课堂,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田野上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这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育人新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嵌入理论教学能让学生通过现实的体验学思践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坚定四个自信。同时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价值引领,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0]

其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场机制运行遵循资本逻辑,资本世界使得“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1]部分大学生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理想信念被腐蚀,逐渐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上与全党保持一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优势,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