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新闻工作者共情力路径刍议
——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探索和实践为例

2022-11-21茶志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云南日报共情攻坚

文 黄 芳 茶志福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共情传播是新闻工作者借助心理学知识,在采访、制作全过程中,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感其所感,想其所想,从而使采访对象感到被尊重、理解、接纳,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与受众产生共鸣[1]。融合传播时代,共情传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缺乏共情的新闻报道很难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共情力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共情力的作用,在新闻采编实践中自觉做到换位思考,从而创作出有情感、有温度、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本文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探索新闻工作者提高共情力的路径和方法。

新闻采编实践中共情力的作用

有助于建立情感共同体引发共鸣。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良好的共情力有助于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心灵,获得对方的信任与好感,从而引发共鸣。2018年4月26日,昆明市东川区年仅32岁的扶贫干部吴国良在下村途中不幸因公殉职。吴国良牺牲后,云南日报记者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采访,先后在云南日报头版刊发了《红土地上孺子牛》《奋勇争先精神的模范践行者》等系列报道。

“面对吴国良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乡亲们,如果没有良好的共情能力,采访根本进行不下去,素材根本挖掘不出来。”参与写作的记者坦言,完成这组系列报道,心情很沉痛,采访很痛苦,写作很艰难。尽管如此,由于记者注重与不同采访对象建立情感共同体,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挖掘出了很多鲜活生动、感人肺腑的故事,最后通过用心用情写作,树立起新时代云南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吴国良的先进事迹从此成为东川脱贫工作典型的“代名词”,激励着广大扶贫干部攻坚克难,吴国良也先后被追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表彰。

新闻采访需要共情,新闻编辑同样需要共情。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向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发出铿锵号令。当天的庆祝大会结束后,云报客户端第一时间策划、制作、发布了《H5丨我响应党中央号召!》,以互动接力的方式,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

H5作品发出后,引发广大网友共鸣,很多共产党员纷纷进行接力,响应号召。仅半天时间,H5上的点赞量已经超过20万。该融媒体产品的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其创新将新闻传播与用户情感进行了有效连接,实现了技术创新、内容传播和受众参与的高度统一。

有助于找到好角度彰显报道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好的主题是决定新闻报道能否出彩的关键。良好的共情力,有助于增强人文关怀,让报道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云南省共有112名先进个人、85个先进集体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大会结束后,云南日报昆明新闻部记者用一周多时间集中赴东川、寻甸、禄劝三个脱贫县区采访,沿着“先进们”的奋斗足迹聆听昆明决战贫困的奋进强音,感悟红土高原山乡巨变的新气象。

采访中,记者坚持站在被采访对象的角度去观察、去聆听、去思考,用心记录每一个细节,用情感受每一个故事,推出了《锦绣山河气象新》《红色热土展新图》等系列报道。报道站位高、角度新、内容实,无论是“百年梦圆幸福生活大步来”,还是“振奋精神敢想敢干敢追梦”,抑或是“续写忠诚牢记使命勇担当”等,通过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生动展现了脱贫地区的崭新面貌、脱贫群众的奋斗激情、接续振兴的十足干劲。

在2021年4月30日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云报客户端推出特别策划《七彩云南的16张笑脸》。作品从云南16个州市、16名群众、16张笑脸这一小切口入手,娓娓讲述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作品在微博、微信、网站、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布后,很快在各个平台刷屏,网友们纷纷为云南脱贫攻坚点赞,社会反响热烈。

有助于捕捉新闻细节增强感染力。精彩的细节,哪怕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可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位。良好的共情力,可以帮助记者准确捕捉各种新闻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在金沙江与普渡河夹出的险绝之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则黑乡拖木嘎村百姓几百年来‘望着普渡河,有水喝不着’。如今,通过光伏提水工程,甘甜的自来水直通入户,房新业兴的脱贫群众彻底告别了‘水深火热’。‘脱贫攻坚政策好,普渡河水往上跑。’乡亲们的口头禅,让则黑乡党委书记王应刚自豪不已。更让他自豪的是,作为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的参与者、时代画卷的描绘者,他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是反映昆明市脱贫攻坚成就系列报道《锦绣山河气象新》中的句子,这样的报道不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对困扰云南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更为深刻的理解。

通过小细节感知时代脉动、讲述时代故事,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主题,都要有良好的共情能力。

2021年9月,随着境外疫情暴发,边境管控和疫情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在云南的边境上,无数党员干部和边民同胞奋战在抗疫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云南守边人究竟有多难?云报客户端编辑及时将视角对准守边人、志愿者、网格员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讲述他们平常而不平凡的守边故事、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英勇担当,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执着信念。其中,《英雄的瑞丽》《他们用血肉之躯,活成了一座座界碑》等从一个人的守边故事到一家人的守边故事,再到全体守边人的故事,展现了守边卫士们视界碑如生命的坚守和担当,传达了守好边疆的云南声音。

提高新闻工作者共情力的路径和方法

借助现场与虚拟场景创造共情环境。在共情力的采访中,合理选择采访场所至关重要,受访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以缓解紧张心理,进而敞开心扉,吐露心声,采访者也可以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有效沟通中,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但在网络传播时代,仅有合适的采访场所还不够,还应借助网络场景营造共情环境。

2021年10月29日,《云南 瑞 丽 值 得 所有人看到》的视频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视频号“日新路工作室”上首发。由于该视频引用了大量“网言网语”,一经发布便刷爆了朋友圈,引发大量网友刷屏跟评。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30日19时,该视频全网有据可查点击量超过2.6亿。

该视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以网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云南瑞丽,加强了与广大网友的互动,起到了消除戾气、弘扬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视频通过充分发挥共情力作用,精准研判、换位思考、聆听心声、主动发声,为有效进行舆论引导作了有益探索。

以换位思考走进新闻对象内心世界。共情能力就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新闻报道要想打动人,新闻记者必须学会走进新闻对象的内心世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受众视角去分析问题。

2021年11月29日,云报客户端发布了一条题为《30元爱心绵长“书记哥”初心不改绽芳华》的新媒体稿件,讲述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四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郭浩国为两个贫困女孩筹款上学的故事。很多“不相干”的人被报道所感染,纷纷要求加入爱心帮扶行列。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整个事情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常,加上两个孩子不善言谈,只言片语中很难捕捉到动人的东西。”一名参与采访写作的记者回忆说,要不是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就写不出这么感人的稿子。

四哨村贫困程度较深,一些才30岁出头的村民,就被生活磨砺得像年过半百的“老农”,很多人家住的房子四面透风……生活太苦,王正翠的妈妈改嫁,初三时爸爸又因病去世了。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突然间变成“孤儿”的王正翠为什么“想去外面打几年工,然后嫁人”。同村的王富美,爸爸去世了,妈妈患有精神类疾病,既要照顾80多岁的奶奶,还要照顾小几岁的弟弟,生活不堪重负。与王正翠比起来,王富美不也是“不是孤儿胜似孤儿”吗?设身处地想,她们想上学而不能,有梦想而难圆,该是何等的绝望。

基于上述情况,说郭浩国“犹如黑暗中的一丝光亮”一点不为过。郭浩国做了什么事?发布求助信息,组建爱心接力群,为两个孩子筹款,送两个孩子上学……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但记者将心比心,郭浩国作为第一书记经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还要专门抽出时间到街上给两个孩子买被褥,亲自将她们送到学校安顿好,并在学校的家校通讯本上留下自己的电话。“为了扶贫,他曾推迟了婚期;为了扶贫,他和妻子约定脱贫完再要孩子。可他一去就干了近5年,没有孩子的他,先当起了别人家娃的‘监护人’,大事小事都要操心。”这样的故事怎能不动人。

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换位思考主动了解新闻对象的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才能尽可能准确把握对方的情感动态,进而创作出直击心灵、打动人心的佳作。

增强“四力”深入现场去观察体悟。新闻记者的共情力,不仅源自对客体内心情感的想象,更源自新闻记者本身工作生活的经验积累。在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践行“四力”要求,深入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感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提高共情能力。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了,大家奔走相告,分享喜悦。“木鼓声声,歌声阵阵,《阿佤人民唱新歌》穿透雨雾、激越群山;佤语‘加林加林赛’,响彻南滚河岸,激荡人心。”“总书记,西代勐;共产党,西代勐……”云南日报深入一线的报道,让佤族群众感恩总书记、感谢共产党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云报客户端推出特别策划——《视频丨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为什么要给总书记写信?》作品通过对老支书们的现场采访,向网友们道出老支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原因。同时,通过“采访视频+现场航拍+标语式题目+精彩片头”的组合传播手段激发受众共鸣,为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这一重大事件,留下珍贵的影像史料。

一年后,云南日报记者再次深入现场采访,推出《我们都是收信人奋力跑好接力赛》《唱响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等系列主题报道。“老支书们组成了宣讲队,两人一组,定期为沧源各族群众开展宣讲。他们还一起商量,认为传统的佤族祖训也要变一变,要紧跟党的步伐、紧跟新时代。2021年10月,沧源各地佤族干部群众代表隆重集会并通过‘新时代佤族族训’……”新的故事,讲述的是阿佤人民世世代代心向党、心向国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从上述一个个新闻案例不难看出,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新闻记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了多少真情,心中沉淀了多少真情,直接决定着新闻报道将具有怎样的温度,新闻工作者要提升共情力,才能提升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与传播力,才能写出真正与时代同频共振、为人民生活而歌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云南日报共情攻坚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云南日报》经济报道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园子里的春天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