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教育内容体系论析
——基于共建、共治及共享的视角

2022-11-20韦正富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治共同体中华民族

韦正富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铸牢以新中国为主体的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元一体”国家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内容、符号的认知及基础上的认同。这需要围绕以新中国为载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民族共建、共治及共享内容的系统梳理,为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炼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材,从而为高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保障。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由于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社会相对封闭,传统社群主义思想相对较重的社会基础。强调在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历史交往交流交融事实以及新中国相关信息的完整性认知的教育基础上形成认知,即“完善信息系统——强化信息认知——促进主体认同”的逻辑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当前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已多年,且中职、高职、高校大量扩招,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当前小康社会也已全面建成,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民族地区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工具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需要新的思考。

一、问题的由来

根据《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规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因此,民族教育理论建构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但在具体的教育行动中,当前诸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的认识与实践值得反思。

(一) 对动态的体验教育内容体系的认知相对不足:相关研究现状的反思

当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不少,首先根据费孝通先生所依据的地理单元、族群溯源、考古发现、核心族群、演变分期、族群融合这几个方面考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这一概念形成所谓的“多元一体”教育内容体系,也是后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后陈学金、滕星等学者在“多元一体化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3],即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为框架和核心,着眼于教育与文化关联[4]。这一视角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其次是以“民族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较具体的内容为入口,探讨如何完善相关教育内容体系来达到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之目的。这方面有的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路径,并基于互联网+时代就教育内容与教育工具融合进行探索[6],为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手段。有的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和意动视角出发,提出构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7]。这一视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但不管是何种方式,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多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一体”为基础,基于历史的视野解析“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其逻辑是基于对共同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认同,也就是强调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信息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认同。这种教育内容体系是基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新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及符号的全民认知度相对不高的社会基础。随着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多元化、便利化,这种教育内容体系功效在逐渐弱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率,基于共建、共治及共享的全过程的动态体验教育内容的梳理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找新路,可为当前如火如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及实践提供新的视野。

(二) 民族民众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与传统静态教育内容体系成效式微

民族地区主要地处边远、内陆或边疆地区,社会相对封闭。在其传统社会中,民众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且信息传递媒介相对匮乏,家庭、社会的认知教育内容主要局限于传统生产、生活的经验以及本民族、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要素,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以及新中国的要素主要借助于学校的教材及“乡村大喇叭”来开展,学校在地方社会扮演着“村落中的国家”的角色[8]。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少数民族认知向大中华民族认知的转化,其教育的基本逻辑是建立健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历史、文化信息、新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历史及特征信息,提升人们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认同。也就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与其他进步知识文化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且因受教育人群主要为适龄入学儿童的影响,考虑到成年人特别是年长者还需要借助于青少年入学群体的知识反哺。因此,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团结、和谐与现代进步知识教育的融合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当时社会条件所求。但当前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水平已有了很大提升,加之农村电视、网络媒体的出现,相关教育功能途经得到进一步拓展,基础性的教育已明显提高,年长者的认知反哺需求也在弱化,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要素内容的社会整体认知水平已经明显提高。因此,传统基于静态符号内容认知的教育模式的功能式微,需要基于认同逻辑的变化来优化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 现象学、个体化思维呼应体验的教学内容体系

受市场机制的影响,个人主义凸显,人们认同的逻辑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体现为人们的思维逐渐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向后现代的现象学逻辑的转化,具体体现为福克斯、米勒所指的现代的哲学科学强调“寻求普遍性”,而后现代体现为“反基础主义”,传统的心理体现为“统一的真我”;而后现代体现为“分裂的自我”,等等[9]。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场域,这种场域与传统的场域相比,其教育的内容、途径及逻辑的区别可作如表1的总结。

表1 传统与现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比较表

正如表1所示,在高科技及市场机制背景下,自由主义凸显且“因私定制”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民族地区的哲学、伦理等方面的思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效果式微,且呈现出对新中国的全国各民族的共建、共治及共享的感受性认同不足。因此,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问题重点不在如何提高认知能力,而是体验的问题,并且这种体验不是某个历史片段的体验,而是围绕中华文化、新中国这两个要素的全过程的体验,这就需要回到“两个要素”的全面共建、共治及共享格局的全面梳理与建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动活泼的教育素材。

(四) 现代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共建、共治及共享格局为基础的体验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认知教育素材及传播往往要经过“客观事物-编码-传播-认知”的过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链条中,客观事物体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在民族地区传统社会中,社会相对封闭,民族交流相对不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主要体现为所属的少数民族以及地缘上较近的少数民族文化状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相对不足。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的编译逻辑是基于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史实-语言文字-教育-认知-认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融入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且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功能对相关信息缺乏传承功能,其语言信息转译的过程主要依靠汉语言文字,学校教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经。但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现代媒体软件的广泛应用,各种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即时传播成为了现实。人们可以直接基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字的基础上实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汉字、普通话的有效掌握已不再成为人们获取认知和获得传播能力的前提,铸牢中华民众共同体意识的各种内容要素可以以各民族的语言及生活方式加以传递。比如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借助于动漫、微电影等形式还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事件、案例,部分民族还通过网红人物、网红打卡地等,让人们通过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接受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总之,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介支持下,人们可以通过更为直接、直观的“冲浪式”的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其教育的逻辑过程可以从传统的“客体-编码-主体-认知”向“客体-体验-主体-认同”的转变,从而打破了传统信息“编译”的链条,为新时代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教育内容体系与共建、共治及共享要素的内在关系

传统认知教育主要基于静态的信息系统的完善,且主要基于传统的描述性数据,强调描述的精准性、完整性。而体验的教育需要依托于多维,具有“冲浪式”体验功能的素材及场景。尽管诸多历史的事件无法重演,但现代的科学技术为还原真实的场景及事件的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不管教育形式如何变化,其内容都只能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文化、新中国这“两大要素”展开。但动态、体验教育过程的教育内容体系不能仅停留于对中华文化和新中国“两大要素”的静态描述,而要围绕“两大要素”提炼出全国各民族参与共建、共治及共享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典型事件、经典故事及背后的典型人物等。

(一) 共建中华文明及新中国事件内容的体验是去“被压迫感”的基础

强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新中国的各民族共同建立的事件及过程的体验教育是去除各民族“被压迫”,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逻辑基础。正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本质是从政治象征到社会承认的过程,即在社会群体中实现从个体意识到整体意识、从差异意识到共性意识的二维观念结构转变的过程。”[10]认同是相对于组织而言,在一个文化有待完全融合,或者在文化多元性较强,文化价值差异还比较大的治理场域之中,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打虎要靠亲兄弟”等价值影响相对较大,地缘、血缘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连接要素往往成为人们获得认同的基础。而较为抽象的历史、文化要素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中华文化的大历史观难以确立。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行业性分工的进一步强化,业缘、学缘关系逐步兴起;交通、通信的便利以及社会的开放,人们交往的范围逐渐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熟人”圈子构成的地缘关系社会逐渐受到打破,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被“稀释”。在此背景下,如要继续让民族地区的民众对“一体”认同,不仅仅要求从血缘、地缘层面的知识体系去寻找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还应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发展的未来进程中去寻找答案。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必须强调“共建”内容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们对新中国这一主体的认同。另外,因为血缘关系的淡化以及地缘关系的弱化,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共建内容的教育,让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到新中国是各民族共同建立起来的,不是谁侵略了谁。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华民族先锋队组成的政党,不是单独的哪个民族或特殊利益集团的政党,只有这样才能去除部分少数民族“被压迫”的“感觉”,使各民族增加国家主人翁地位感,从而提升国民意识。此外,在新时代的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各项制度的讨论、设计即“建章立制”的过程,体现各民族平等、当家作主的地位,去除各民族传统的“臣民”意识,提升公民意识,从而去除“被领导”“被压迫”的“感觉”,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产出。

(二) 进行共治内容体系的教育是去“被统治感”的基础

所谓的共治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的各项公共事务的治理和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进程。共治是在权责对等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到国家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的活动之中,这包括大到国事,小到小区内的公共事务,从而将个人的事业与公共的事业以及新中国的兴衰与全国各民族的努力有效连接在一起,让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与自身的行动密切相关,每个公民个人及团体的参与的意愿、能力与国家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各项政策执行的成败与每个民族的努力程度及才智密切相关,从而让全国各族人民清晰地认识到国家统一与发展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这也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事务本身。

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基于血缘、地缘的要素。但在市场机制冲击之下,组织的文化要素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民族之间交往的物理条件被打破,地缘文化的要素影响也在式微。因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缘、地缘文化要素影响力都在弱化的背景之下,强化各民族对新中国的共建,全国56个民族都是新中国这个国家的主人,这个国家的发展还是衰落事关各民族的共同荣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重要保证。

(三) 进行共享内容体系的体验是去“被剥夺感”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目前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1]。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特征就是“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秩序”[12]。“‘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机理在于,相较于公权力部门,以各类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他们在数量和地域分布方面的优势决定了由它们处理事务更具高效性”[13]。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享层面主要体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项新的体制、制度之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以及民族的进步。在同一政治共同体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不平衡,或者国家的发展让部分区域人群缺乏与国家发展同步的“获得感”,就容易滋生被剥夺感。因此,强化对共享内容体系的梳理,提升各族人民与国家进步同步的“获得感”,正是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路径

将共建、共治及共享作为总体框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到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后和平时期的国家各项事业的治理中,而共享就是全国各族作为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能平等地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公共福利以及荣誉感等等。因此,针对当下多元化、碎片化以及文化祛魅的后现代思维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必须以共建、共治及共享作为基本框架,并围绕这三项活动不断地挖掘、提炼、梳理出新的教学内容,建设新的教学体系。

(一) 共建体验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强化各民族共同参与中华民族、新中国建设事迹的挖掘

当下,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共建;二是革命时期新中国的共建;三是和平时期国家制度的共建。体验教育的内容体系必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梳理、挖掘其背后的典型的案例、故事及英雄人物,通过科技还原现实的场景。

首先,就中华灿烂文明的共建而言,既要梳理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参与建立,强化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元素,也要在当前各种物质、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政策背景下,强调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对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中华文化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建,由各个民族文化融合、建构而成,中华文化包含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国家各项重要的文化活动、重要的文化展馆等场合、场景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注入与展示。

其次,在新中国层面必须强调各民族为了国家建立而作出的伟大贡献。凸显新中国成立前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平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基于这样的背景梳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期间全国各族人民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到“五族共和”的方案,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最终建立新中国,这期间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的感人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的英雄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舍生忘死、奋勇抗争,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各民族功勋人物。比如,中共建党初期,先驱方面的代表就有邓恩铭(水族)、施滉(白族)、马骏(回族)、荣耀先(蒙古族) 等;在少数民族工农运动方面的代表有韦拔群(壮族)、关向应(满族)、向警予(土家族)、龙大道(侗族) 等;少数民族抗日英雄方面的代表有陈翰章(满族)、李红光(朝鲜族)、马本斋(回族)、肋巴佛(藏族) 等;少数民族开国将领的代表有粟裕(侗族)、韦国清(壮族)、乌兰夫(蒙古族)、廖汉生(土家族)、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朵噶·彭措饶杰(藏族)等[14],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的生动表现,强化民族共同英雄的塑造,让各少数民族英雄与中华民族的英雄融为一体。鼓励各地区及少数民族通过英雄人物故居、遗址的保护以及博物馆的建设等,打造民族、爱国教育的教育基地。

最后,和平时期的“共建”体现为对全国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制度建设的过程的梳理。和平时期,国家制度建设的主要两个平台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两个平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涵盖了民族的代表性,体现各民族在为国家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当家作主的地位。但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毕竟有限,参与的方式有限诸多普通民族群众了解不够,导致部分民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民众对作为国家主人的感知性相对不足,从而弱化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裹扎”于“国家”外层的法律体系认知。因此,必须基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的需要,系统梳理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经历、故事及过程,等等,并将其作为激励、提升各民族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的渠道。比如,贵州省就十分鼓励各少数民族代表在会议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主动深入民族地区开展会议精神的宣讲活动。

(二) 共治体验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和平时期各民族儿女共同参与国家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的典型事件的梳理

共治体现为在国家宪政框架下,结合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国家、民族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的具体活动。这种活动小到社区事务的治理,比如在当前多民族嵌入型的易地搬迁移民社区中,引导各民族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治理既是促进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需要,同时典型案例挖掘与培养还可以为类似条件社区的民族融合提供教育题材。此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在民族地区也涌现出一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我们需要通过跟踪、采访、制作微电影等形式不断地增加少数民族共同参与国家治理的教学素材;在抗震救灾、抗战疫情、保家卫国、科研及重大项目活动中也应培育、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人士的素材,比如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少数民族人士参与,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共同牵手出场等等都插入了各民族在不同年代团结、融合及共同发展的画面。在诸如载人航天器这类引发全国人民瞩目的活动中,尽管乘坐载人航天进入太空的人数不多,但背后努力付出的各民族人士不少,相关民族地区及部门应挖掘背后参与了航天事业的少数民族人士,让各族人民觉得在重大的航天事业方面都有自己的贡献,从而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贵州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期间,相关部门邀请参与航天服务工作的贵州水族人士ZY博士到贵州民族地区相关学校做关于载人航天方面的科普报告,既科普了航天知识,又以其少数民族身份增加少数民族人士对国家事业的认同。

(三) 共享体验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民族的发展进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落下”数据的梳理

新中国成立到建设的整个阶段,体现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这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明文规定的,但在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方面,需要将这种共享社会主义成果的表现梳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共享主要体现在站起来、强起来两个方面,需要具体围绕两个方面来展开梳理。

一是围绕“站起来”梳理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发展的进步内容。主要体现为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就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各民族平等成为新中国的一员,各民族成为现代国家平等公民的一员。这需要用传统的数据与现代数据的呈现来进行比较,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博物馆,历史口述等形式,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民族地区政治、社会领域的变迁,完整、形象地呈现出来。

二是围绕“强起来”梳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内容。主要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强化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国家政策倾斜,发达地区帮扶,使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大开发政策一定程度弥补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为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各种基本公共服务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差异大的问题提供了保障;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等等,不断缩小各民族之间发展的差异,对于这样的差异,我们需要通过数据来反映民族地区“今昔对比”,通过动态的数据对比等等,并将这样的数据信息通过民族博物馆、陈列馆以及融入教材等途经,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体系。

总之,“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15]共建、共治及共享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国家治理的能力水平,其共建、共治及共享的动态过程还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

四、结语

基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教育应回归到人、教育内容、教育工具等要素构成的体系中来。体验教育内容体系正是在民族地区社会交往结构的变革、人的认知、思维变化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的普遍应用使与这种改变相对应的社会需求得到了满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基于以汉语言为基础的精准描述到当前以多维、生动、形象等为基础的体验教育内容体系的转变。体验教育强调情景的塑造,而情景塑造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动态的情景之中,也就基于少数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融合之中,在中华文化、新中国等铸牢中华民族相关要素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及共享的动态活动中去挖掘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素材,并通过展馆、塑像、MV等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其应有的内在功能。

猜你喜欢

共治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多元共治”乐融融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