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2-11-20尹晓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循证人性化胆囊

邹 伶 尹晓艳

(1. 井冈山市人民医院 井冈山 343600;2.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吉安 343000)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胆囊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绞痛等,若不及时诊治,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胆囊炎、胆囊穿孔等,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败血症、休克等,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命安全[1-2]。临床针对此类患者常予以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相关研究发现,该手术治疗后患者可伴有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使得患者的身心饱受折磨,继而影响术后康复进程[3]。为此,临床建议在术后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李贵梅学者[4]的研究认为,应用人性化护理既能增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又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人性化护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促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至健康状态。高梅等[5]学者的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循证护理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服务对象实施最佳的护理。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64例胆囊结石患者设计对照试验,并具体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32)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介于40-72岁,平均年龄为(56.23±5.34)岁;观察(n=32)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介于40-72岁,平均年龄为(56.25±5.3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6]中关于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并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②均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③患者均自愿参与,且有知情权。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等;②存在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患、恶性肿瘤等;③遵医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1.2.1 术后对照组行人性化护理

(1)创设人性化环境:尽量营造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等适宜,定期通风消毒;在病区适当位置张贴温馨提示,如:“请勿大声喧哗”、“轻声慢步,保持安静”等,同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不在病房或走廊大声讲电话,调低电话铃声,不聚众在走廊聊天,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持病区环境安静的重要性以及安静修养对康复的必要性;注重患者的隐私保护,若需进行暴露性操作时可用屏风进行遮挡,尽可能减少暴露面积。(2)促进人性化交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需充分尊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合理且能满足的需求,对不合理需求应耐心解释不合理的内容,对无法满足的内容应诚恳解释及表达歉意;可运用叙事护理外化技术引导、鼓励患者勇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患者保持良性沟通,若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时,换位思考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并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或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1.2.2 术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一致

同时另予以循证护理:组建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明确循证护理的含义、要求以及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将其特定化、结构化。(1)提出循证问题。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患者病史、病情病况等基本信息,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交流,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对患者术后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切口感染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整理成册,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循证支持。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循证”等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外文期刊网上检索文献,查找相关资料,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内容进行查阅、筛选、分析讨论和评估,最后结合患者的内在需求,制定标准化、规范化护理计划。(3)循证护理:①疼痛护理:明确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并及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相关情况及术后疼痛的原因、预防措施等,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弱化痛感;协助患者取舒适半卧位,以防牵涉伤口引起疼痛,并每2h变换一次体位,减轻手术切口张力;适当给予按摩,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每次按摩15min左右,3次/d;若患者疼痛难耐,可遵医嘱予以镇痛泵、止痛药等干预。②麻醉护理:麻醉未清醒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可提高室温或加用盖被;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变浅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麻醉清醒后,给予适量温水漱口或将口唇湿润;饮食上先以米汁、面汤等流质食物为主,排气后再予以易消化、清淡好吸收的食物,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但禁食产气食物;运动上协同患者家属督促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向患者解释早期活动的意义,整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③并发症护理:将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教会患者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有效预防。针对切口感染,记录患者术后3 d内的体温变化,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一旦发现化脓、渗血等现象,及时引流换药;针对腹腔出血,需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关注腹腔引流液,并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针对胆管损伤、胆瘘,注重患者的肝功能,查看是否伴有黄疸等,积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与舒适度:护理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7]进行评估疼痛,从0-10分级,让患者自己圈出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等级的分数,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剧烈难忍。护理前后采用Kolcaba 的舒适状况量表(GCQ)[8]评定舒适度,该量表涵盖4个维度,共28项,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1-4分),患者的舒适度可随着所得分数的增加而提升。

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瘘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s)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低于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与舒适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NRS评分与GCQ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NRS评分降低,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GCQ评分提高,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疼痛程度与舒适度比较(±s ,分)

表1 疼痛程度与舒适度比较(±s ,分)

组别 n NRS评分 GCQ评分生理 心理 精神 社会文化和环境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2 6.21±1.04 3.83±0.56 13.17±1.18 15.35±2.09 15.14±1.58 17.05±2.26 16.05±1.68 18.21±2.33 18.63±2.05 20.92±2.26观察组 32 6.19±1.02 3.42±0.48 13.20±1.21 16.82±2.14 15.16±1.62 18.69±2.34 16.07±1.72 19.84±2.41 18.58±2.07 22.49±2.37 t 0.078 3.145 0.100 2.780 0.050 2.852 0.047 2.751 0.097 2.712 P 0.938 0.003 0.920 0.007 0.960 0.006 0.963 0.008 0.923 0.009

2.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低,但两组对比(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符合微创理念,但因穿刺、气腹等操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等产生刺激,进而影响术后恢复,故需加强术后护理,以解决患者的需求为中心,按照护理程序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并实施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NRS评分较低,GCQ评分较高(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见的疼痛类型主要包括腹痛和肩膀、后颈酸痛,前者是由于术中拉扯及灌气后形成的张力刺激腹膜,再加上气腹中的二氧化碳易与水作用产生碳酸,加重对腹膜的刺激而产生;后者主要是因残存的二氧化碳刺激横膈神经所导致。霍百会等[9]学者的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人性化护理中通过创设人性化环境,不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还注重患者的隐私保护,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核心,致使患者的身心均得到有效满足;通过促进人性化交流,既能做到充分尊重患者,最大限度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又能帮助患者快速调整至最佳的心理状态,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或减少心理应激,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陈士等[10]学者的研究中,基于循证理念的疼痛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可产生积极效应。循证护理中通过疼痛护理可有效弱化疼痛感受,继而愉悦身心,既能确保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得到准确落实,又能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术后康复过程中;通过麻醉护理,可促术后快速苏醒,推动术后康复进程顺利展开,以保障各项护理操作能有序、高效的进行;通过并发症护理可进一步规避影响病情恢复的危险因素。两者相结合均从患者角度出发,在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内在实际需求的同时还能为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本研究表2数据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说明联合护理有益于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两者联合护理可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展现各自的优势,循证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和病情病况制定标准规范的护理方案,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细化护理措施,贯穿整个护理流程,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的改进;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针对性、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其能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等层面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两者结合使得患者在整体健康、情感需求等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进而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至最低[11]。

综上所述,实施循证护理配合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效果确切,一方面可保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能促使患者的身心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获取患者的良好配合,以推动术后康复进程,远期预后也相对较好,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人性化胆囊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