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11-20陈丽明杨亚恋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循证孕妇量表

陈丽明 杨亚恋

(1. 漳浦县绥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漳浦 363200;2.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漳州 363000 )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患者在孕期首次发现或者妊娠期发生的机体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独立特殊类型。超过80%的患者于妊娠后发病,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比例不超过20%[1]。妊娠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妊娠并发症,和妊娠期高血压一同危害着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该病的临床发病率约为1%-5%,受到部分地区医疗信息无法完全统计等影响,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妊娠糖尿病主要与遗传、患者妊娠期营养过剩、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威胁[2],引发不良妊娠,威胁母婴安全。做好妊娠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为避免药物对胎儿发育造成损伤,临床多主张通过优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膳食结构、加强运动、控制体质量增长等措施达到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危害的目的,本文就此选择本中心产前保健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时间跨度1年,抽取期间本中心产前保健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计120例纳入观察样本,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年龄范围24-34岁,平均年龄为(26.21±1.11)岁,孕程35-40周。实验组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年龄范围22-35岁,平均年龄为(26.28±1.12)岁,孕程36-41周。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全部患者均为单胎;既往无使用降糖药物史;积极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感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年龄、孕程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获得了院委会的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常规护理,包括简单的口头宣教、生活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内容,饮食以控制血糖和优化膳食结构为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积极做好血糖的控制。饮食以少食多餐为主要原则,三大餐、三小餐结合为最佳,根据患者、身高计算每天需要摄取的能量热卡,酌情增加200-300kcal/d,最低不得低1800kcal/d。肥胖的患者不主张减肥,可优先选择粗粮作为主食、避免各种糖分的过量摄入、多摄取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此基础上加强循证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健康教育:传统对妊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开展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微信平台和电话随访等。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目前临床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健康教育多转变为线上开展,网络微信群、电话等健康教育应用越来越广泛。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对胎儿的危害、日常护理方式、预防保健措施和其他注意事项等。还可以加强和患者的线上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疑惑,解答患者的问题,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心理疏导:妊娠糖尿病属于妊娠期的负性事件,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的不良心态会进一步引起身体应激,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医护人员应当积极把握患者过度担忧的心态,向患者讲解积极干预的必要性和相关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若患者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悲伤、恐惧情绪,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不断鼓励患者、安慰患者、做好患者的陪伴和照顾,可以通过简单、轻松的家庭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

运动疗法:妊娠期运动不仅能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还能够提高患者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部分患者在怀孕后就大大减少了活动量、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重快速增长,也不利于控制妊娠糖尿病的病情。因此除了需要保胎治疗的患者,胎像平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都应当适当参与体育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散步、游泳等,运动前需要准备适宜的鞋袜、衣服,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准备好适当的水分等,运动过程中需要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做好监督指导,提高患者的运动积极性和依从性,加强干预效果、保障运动安全。

孕期监测:医师在初诊时需要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病史、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在排除畸形后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糖、按时产检。做好胎动、胎心的监护。常规产检项目包括了体重、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宫高、腹围、胎心、胎动、羊水状况和胎盘情况等。妊娠期28-32周每两周检查一次、32周后每周检查一次,监测指标呈现异常则及时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在妊娠28周后需要每天监测胎动,通过听胎心、数胎动、记胎心率判断胎儿宫内情况,一旦胎心音出现变化或者胎动减少需要立刻就医、及时处理,必要时需要开展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指标、相关量表评分、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得出最终结果[4]。血糖指标包括孕妇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相关量表评分包括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EPDS)、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评分(SDSCA),抑郁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孕妇的抑郁情绪越严重,自护行为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孕妇的自护能力越高。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比(%)进行表示,具体包括羊水异常、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妊娠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有关的统计数据均利用SPSS21.00计算,计数资料(±s表示,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n/%表示,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

表1可见,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血糖指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量表评分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EPDS)、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评分(SDSC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量表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3可见,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羊水异常、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造成巨大儿、难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需要积极做好临床干预以保障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5]。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进步、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改变和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加,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逐渐升高。虽然临床实践证实大部分的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在产后糖代谢可逐渐恢复正常,但病情发展仍然会对妊娠结局及胎儿安全产生严重影响[6]。循证护理干预既是护理措施,也是心因性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医疗活动[7],让孕妇不断提高自我意识、自觉采取有利于疾病控制的行为。具有一定延续性,开展的方式多样、患者的接受程度高、对疾病的控制有效率突出[8],是一种科学的妊娠期干预手段。基于妊娠糖尿病的特殊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心理疏导应当首先把握患者的心态[9],有准备、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工作需要做到系统化、全面。才能不断地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疾病的重视、缓解其不良心理状况、改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加强运动锻炼,进而达到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生活质量、优化母婴结局的根本目的[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血糖指标、相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实验组孕妇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血糖指标得到一定改善,糖尿病的自护能力有所提高、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表明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效果十分突出,有利于改善孕妇血糖、提高疾病的整体预后、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学习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孕妇量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