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甲状旁腺增生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2-11-20陈文树魏荣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腺瘤硬度弹性

林 晖 陈文树 魏荣辉

(1. 石狮市医院超声科 石狮 362700;2. 福建石狮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石狮 362700)

甲状旁腺疾病是临床多发病之一,以甲状旁腺增生及腺瘤最为常见,由于甲状旁腺组织发生病变,二者均可导致机体大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对钙磷代谢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由于两种疾病在治疗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需进行鉴别诊断。超声是甲状旁腺疾病诊断的常用手段,虽然常规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价格低廉等优势,但准确度不高[2]。近年弹性成像技术(UE)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应变率比值法(SR)、评分法两种诊断方法,可通过弹性应变参数对组织硬度进行反映,有利于判断病灶性质,但在甲状旁腺腺瘤及增生鉴别诊断中应用鲜有报道[3-4]。本次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6例甲状旁腺病变患者,研究甲状旁腺增生与腺瘤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6例甲状旁腺病变患者(132枚病灶),其中男、女分别为61例、45例,年龄29岁-62岁,平均(40.29±2.47)岁。纳入标准;(1)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符合手术指征;(2)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检查;(3)接受术后病理诊断;(4)年龄>18岁;(5)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颈部存在解剖异常者;(2)合并多发性甲状腺结节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者;(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5)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者;(6)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腺瘤组(54例)与增生组(52例),腺瘤组均为单发腺瘤,共54枚病灶,增生组共有78枚病灶。腺瘤组男、女分别为21例、33例,年龄29岁-60岁,平均(41.29±1.45)岁。增生组男、女分别为21例、31例,年龄31岁-62岁,平均(40.87±1.06)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入组者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设备选用S2000型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公司),探头采用线阵探头,设定探头频率为5MHz-12MHz。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病灶大小、所处部位、内部回声及形态等进行观察;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切换为实施弹性成像模式,指导患者避免吞咽动作,保持平稳呼吸,对感兴趣区(ROI)进行调节直至超过病灶面积的2倍,尽可能避免气管、血管,于病灶部位采用探头作轻微振动,控制压力指数为3-4,持续时间5s后将图像冻结。选取检查时较为稳定的3帧图像,于ROI内将甲状旁腺病灶划定为A区,将周围正常组织划定为B区,保持勾画深度、面积等一致,对SR值进行计算,最终SR值=3帧图像的SR平均值。由1名工作时间>8年医生进行操作并保存图像,另1名医生以改良4分评分法为依据,对图像评分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评分法:①1分:A区与B区均为绿色;②2分:A区绿色>50%;③3分:A区蓝色>50%;④4分:A区完全被蓝色覆盖,或仅病变边缘组织为绿色。1分、2分为增生,3分、4分为腺瘤。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对两组病灶所处位置进行比较,并将SR法、评分法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106例患者(132枚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12例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1.32%),其中7例继发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长期血透(6.60%),共19枚增生病灶(14.39%),5例继发于肾移植术后(4.72%),共19枚增生病灶(14.40%);94例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88.68%),其中单发增生40例(37.74%),单发腺瘤54例(50.94%)。

2.2 两组病灶大小及部位结果对比

两组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病灶大小比较(±s ,mm)

表1 两组病灶大小比较(±s ,mm)

组别 病灶数 病灶直径增生组 7 8 2 0.6 9±7.8 7腺瘤组 5 4 1 9.6 9±7.5 2 t 0.7 3 0 P 0.4 6 6

表2 两组病灶部位比较

2.3 评分法、SR法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评分法以3-4分为腺瘤,以1-2分为增生,共诊断增生76枚,腺瘤56枚;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30%(106/132)、77.78%(42/54),82.05%(64/78)。增生组SR值中位数为1.01(0.78,1.51),腺瘤组SR值中位数为2.06(1.44,2.22),增生组SR值较之腺瘤组更低(P<0.05)。SR法以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诊断临界点(0.588),对应SR值为鉴别诊断的最佳诊断界值(1.85),即SR值≥1.85为腺瘤,<1.85为增生,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30%(106/132)、74.07%(40/54)、84.62%(66/78)。SR法与评分法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R法、评分法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甲状旁腺疾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常见病理类型为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二者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前者多采用单个腺体切除术治疗,而后者主要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联合自体移植术治疗。因此,术前需准确鉴别疾病类型,以指导手术方案选择,促进患者及早恢复。超声是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主要手段,不仅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患者耐受度高,但由于两种疾病在回声、大小及血流分布等方面极为相似,常规超声常无法准确区分,由此需探寻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5]。

本研究中患者均开展UE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病灶大小、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法对甲状旁腺增生及腺瘤鉴别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30%(106/132)、74.07%(40/54)、84.62%(66/78);评分法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30%(106/132)、77.78%(42/54),82.05%(64/78);提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甲状旁腺疾病鉴别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指导临床诊治。分析原因,UE技术属于半定量检查方法的一种,可对组织硬度比值进行准确测定,可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甲状旁腺疾病硬度与外部结构、内部成分等有着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证实,甲状旁腺腺瘤间质的脂肪成分相较于甲状旁腺增生更少,且多数可见包膜增厚情况或存在完整纤维包膜,硬度更大[6-7]。本研究中增生组SR值较之腺瘤组更低,符合以上观点。从疾病病理学角度来说,正常的甲状旁腺由大量主细胞、少量基质及少量嗜酸性细胞等构成,主细胞之间排列较为紧密,脂质内含有脂肪颗粒,由此可推断甲状旁腺组织质地较软,弹性值偏小,以红色为主。一旦甲状旁腺出现增生,腺体内脂肪组织可被实质细胞逐步替代,多为透明细胞、主细胞及是酸性细胞的混合性增生,间质中脂肪成分更多,故硬度偏低,而甲状旁腺腺瘤主要为主细胞,可见纤维间隔,且间质脂肪成分较少,故硬度偏高,应用UE技术可准确鉴别。但甲状旁腺增生继发钙化时可见硬度增高,需结合常规超声表现综合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法在评估病灶类型时需依靠肉眼对蓝绿色分布范围进行判断,极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SR值是一种半定量指标,其所反映的结果更为客观[8-9]。临床现阶段常用的UE技术包括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动态弹性成像,本研究所采用的UE技术为RTE,该技术是对组织弹性实现半定量评估的一种成像技术,原理在于通过探头于外部施加一个均匀、稳定的压力,使得组织发生形变,以形变程度为依据,对二维超声声像图进行彩色编码,从而准确反映组织的相对软硬度等信息,对于质地较软的组织,呈红色,而质地较硬的组织呈蓝色,质地中等组织呈绿色。通常依据评分法对组织弹性进行评分,可对组织硬度信息进行评估,但具有一定主观性[10-12]。SR比值法以自相关分析为依据,对病变实质、周围正常实质等进行弹性应变程度比较,若SR值越高,则提示病变组织的弹性越低,组织硬度越大,可为组织硬度提供实时半定量评估方法,相较于评分法更为客观。

综上所述,UE技术可准确鉴别甲状旁腺腺瘤及增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腺瘤硬度弹性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终轧温度对F460海工钢组织及硬度影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