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 读写融通 关注思维
——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三个策略

2022-11-20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然段素养课文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二实验小学 宋 军

何为语言素养?它包括了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语感能力以及语言学习的方法、习惯、思维能力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呢?

一、创设情境,奠定语言发展基础

语文教学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语言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捕捉情境中的熟悉因素,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生活搬入课堂,而是要根据教学需要因需设教。教师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一些情境因素,带领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经之路。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这一课中的“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小鸡炖蘑菇”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美食,但是,对于与这些美食所对应的“烧、茄、烤、鸭”等汉字,学生却不一定都已经掌握。教学时,教师借助课文中的图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图片与学生所需要认识的汉字之间的联系,让陌生的汉字在学生眼中变得熟悉与亲切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领学生借助图片与汉字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如对于“炒、烤、烧、爆、炖、炸、煎、蒸、煮”这些生字,在学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运用这种方法。于是,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对于“炒萝卜、炒白菜、炒蘑菇、炒青菜……”“烤玉米、烤地瓜、烤羊肉串……”“烧腐竹、烧茄子……”“煎鸡蛋、煎煎饼……”“炸油条、炸鱼块……”“清蒸鲈鱼、蒸油卷、蒸红薯……”等跟制作美食有关的词语,学生可以很快地脱口而出。这样引领学生学习,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课文《中国美食》的教学中,教师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与美食相关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其所学汉字与制作美食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关联情境中的陌生因素,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统编版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中有许多课文包含着学生未知的陌生因素,教师要关注课文中的陌生因素,帮助学生获得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重构知识系统,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文章中的“草鞋、斗笠、扁担”等,对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又新奇的事物,学习这些词语时,教师就需要把它们与学生熟悉的词语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文章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等这些词语的学习,就需要结合文本语境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朱德常常跟山上的战士们一起下山去挑粮食,他穿着(戴着)(挑起____)____,跟大家一块爬山。这样把学习的词语按照课文中的逻辑关系组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对词语以及搭配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感受更加深刻。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情境,可借助插图,也可借助语境支架等。这样由熟悉到陌生,学生的语言素养也自然随之得到了提升。

二、读写融通,阅读表达互促

读写一体化就是指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从写作的角度去读,把作者原有的写作思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由阅读带动学生的表达,实现读写的双赢。

(一)深入阅读,理解文本表达方式

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就文章选材、写作意图、表达方式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深挖,以此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文,基于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师设计如下的学习活动: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出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有哪些自然段。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个意思来写的?学生发现,课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来写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来写的。教师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本单元重点学习目标出发,找到符合本单元阅读要求的典型学习材料。到此为止,学生虽然对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作者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的内容写清楚的还不是很理解。于是,教师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这两个自然段同样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经过细读发现,课文第2自然段先总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然后主要是以数字表达的方式,通过对赵州桥的长度、宽度、需要的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内容的介绍,把赵州桥雄伟的特点写清楚的,而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是以排比句的形式,把赵州桥美观这一特点写清楚的。

在《赵州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表达方式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第2、3自然段围绕同一个意思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自然段同样特点不同写法的运用,还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自然融通。

(二)关联回顾,以文本范例带动学生写作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可引领学生对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回顾,这样,学生在习作的时候才会显得更加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这单元的习作内容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或者景物写下来。习作之前,教师可布置观察任务,注重让学生观察有没有什么新发现。除此之外,还从观察要细致,观察可以用看、听、摸、闻等方法以及观察要注意事物的变化等方面对学生的观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可联系《搭船的鸟》一文,让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翠鸟的静态和动态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联系《金色的草地》一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变化进行仔细观察的方法;联系《我家的小狗》一文,学习作者抓住小狗淘气可爱这一特点进行观察表达的方法;联系《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学习作者从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就自己所观察的事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再引导学生借助范例学习作者借助观察所得把所观察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方法。

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回顾与梳理,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厚的储备,为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提供条件。

三、关注思维,由问题撬动学生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语言的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依托文本教材,用语言启发学生思考,以思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从表达角度提出问题

要想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就文章表达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撒下如何表达的种子,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这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课文的游览顺序是什么;有的学生提出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特点写清楚的;还有的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有些地方写得很详细,有些地方写得很简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恰好是学生学习写游记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养成在阅读时留心观察表达方法的好习惯。如此,学生的语言素养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表达视角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在问题的引领下得到发展。

(二)以语言形式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需要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形或者表达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为此,教师可结合文本内容设计适合的阅读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以语言的形式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教师再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可以使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共同得到发展。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的教学为例,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在《猎人海力布》一课中,你认为在什么地方可以加上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对于创造性复述这一课时,除了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复述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复述方法?如果让你用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进行复述,你会怎样进行复述?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创造性复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可以以语言撬动学生思维,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善于借助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发展的土壤,注重阅读与表达的有机融合,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自然段素养课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秋天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