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2-11-20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开发区华庄中心小学赵昱靖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法治传统

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开发区华庄中心小学 赵昱靖

“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从过去的过于注重知识文化的传授,转变到育人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实现价值的回归,让教育更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从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有机融入学生生活这三个维度浅析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赋予时代内涵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其自身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且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掘教材中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之中。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查阅相关资料,追根求源,发现其中蕴藏的文化宝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成为滋养学生品德的源头活水。

教师除了要对教材中原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充分发掘外,还应契合时代主题、紧跟时代潮流,对教材之外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教师要有效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努力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会尊重》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发掘其中蕴含的“仁”“礼”“和”“爱”等优秀传统品德因素。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尊重”出处,课上出示《汉书·萧望之传》,帮助学生体会其古今含义的不同。从古今对比“尊重”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尊重”的含义是将别人看作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重视的言行和心态,而现在我们更加崇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尊重、彼此重视,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尊重”逐步演变成平等对待的心态和言行。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尊重”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教师结合古今小故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化。

二、多元方式推广传承,创新育人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偏重知识灌输、轻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采用启发、诱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对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对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予以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相关活动,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美文、趣味小故事等,用移情的力量帮助学生从课堂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课堂形式也应更加活泼灵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探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教师还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的成长特点,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布置任务的方式,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饮食等资料;课中,让学生在课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集体交流,增进了解,发表见解;课后,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式,探究不同地域产生不同文化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可分享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帮助学生感知中华多彩的文化。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把探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资料,以主题汇报的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言,加深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让学生认识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课内外多途径结合,增强学生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绝非等同于简单国学经典的重温,而应是通过科学选择、课内外结合,转化为指导学生行为的精神指引。课上,教师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等文化遗产,帮助学生理解和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学习内容,学生在积极表达、分享、讨论、参与的过程中,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体验、加深理解。课内外多种途径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外化为个人行为,知行合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真正流淌在青少年的血液里。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性,教师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了解、接触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参加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组建传统文化兴趣小组等。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中华传统美德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教师还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掀起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生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外化为实际的行动,才是实现了对传统美德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学生通过课堂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若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则只是在考试中达标,而不能达到传承和发展的目标。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时,课前教师可给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分门别类搜集资料;课上,通过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多种途径了解中华古代文明;课后,将探访足迹真正付诸社会实践之中。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紧密配合,进而外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如在“小小考古学家”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探访等形式,了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还可以通过追根溯源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当地的文化发展,完成探究报告,增强文化自信。教师还可以开展“争当文化历史展览馆小小解说员”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厚植文化底蕴,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中华法治传统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