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相关论述

2022-11-20赵凌凌

名师在线 2022年16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探究

文/赵凌凌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把地理课程内容与乡土地理知识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促进作用,还能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

一、高中地理中乡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乡土地理知识匮乏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缺乏了解。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只是掌握了表层知识,没有深入学习,而且很少关注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融入乡土地理知识的课程时比较困难。

(二)教师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只浮于表面

地理教师在课堂上会重点讲解教材内的知识点,而对乡土地理的讲解很浅显。部分学校具有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但是教师在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时,没有把这部分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乡土地理资源的知识,而教师只运用文本资料进行教学,忽略了这些形式的资源。

二、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地理,就需要让地理课堂妙趣横生[2]。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探索的欲望,自主学习知识,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能够让大脑处在比较活跃的状态,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乡土地理具有别具一格的“乡土气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3]。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本地独有的地理现象,但对其中的很多现象不明白产生的原因。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以乡土地理资源为媒介,能使学生不再被动、懈怠地接受知识,而是自主、积极地去学习知识。

(二)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

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融入学生周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让学生先对真实的地理素材进行感性认识,再对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理性学习,便于学生对抽象的地理内容进行理解。这样,学生便能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逐渐深入探究的过程[4]。所以,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的融合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深刻学习。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看待某些事情仍旧不能全面思考与分析。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乡土地理为中心,开展一些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本地乡土资源,能够让学生得到感性的认知及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这种隐形的感受和批判性的思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

三、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进行野外观察,对乡土地理进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要为学生乡土地理的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对本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探究,并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探究方法[7]。

例如,部分农村污染严重,而且呈上升趋势。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此现象探究“如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的问题”。然后,学生就会对这一课题进行实践,展开调查,分析造成农村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地理教师在教学“土壤”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观察,让学生观看土壤的剖面,认识红壤和水稻土,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亲身调查,找出答案,能对知识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二)把由乡土地理加工成的案例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

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编成案例,以案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认知也会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深入地理解知识。

四、高中地理“乡土+”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融入乡土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期间,为了更好地融入乡土资源,可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农业的区位”这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大唐贡茶院”的视频,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茶叶拿出来,让学生现场冲泡并品尝。学生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茶叶的产地、种植方面的知识分享出来,互相交流学习。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再对教学的内容加以引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情景教学,引出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这能够给学生带来比较直观的学习体验。只有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贴合,学生才能够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多引入情境教学,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带到课堂,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有亲切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设置相关探究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问题,在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把乡土资源利用起来,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知地理知识,联系相关实际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与解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

(三)结合乡土地理资源,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高中地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需要改变以往的知识复习巩固模式,要布置与乡土地理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能够把乡土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对本地的乡土地理有深刻的认识,对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完“产业区位因素”这节课时,可以结合本单元所讲到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有关课程,为学生布置与乡土地理相关的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根据本省本市的实际情况,在工业、农业及服务业这三个方面探索怎样提高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或者实践调查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四)遵循原则,科学引导

教师在乡土地理的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乡情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乡情教育是国情教育体系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把乡情与国情教育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让乡土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结合在一起。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多种乡土材料,使高中地理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第二,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地理教学的实际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地理和应用地理。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呆在课堂上,需要偶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教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环境调查活动,利用户外考察、知识问答等活动,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结在一起,使课程的结构更加完善,丰富地理教学的教育意义[8]。

(五)因时因人制宜,提高教学效率

对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过程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乡土地理状况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也不同。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不断更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锋面与天气系统”的知识时,正值十一到十二月份,北方的冷空气多次向南方流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把冷空气南下前后当地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整理好数据做成表格。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明冷空气过境前、中、后的气温变化情况,以及降水、气压的变化情况等。如此,冷锋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地被体现出来,学生也能够清楚地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暖锋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通过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以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乡土地理知识。

五、高中地理“乡土+”融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乡土地理的引用要合理适量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一些乡土地理资源,可以补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但教师如果大量引用乡土地理资源,会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无法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效率下降。

例如,在讲“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如果让学生先自行看书学习,然后与同学相互讨论本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线布局,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因为很可能学生在下课时还没有讨论出结果,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二)免于“点缀”,避于形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过度引入乡土资源是不可取的,反之,只是穿插很少量乡土资源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时,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说说本地都有哪些自然灾害,以及防治的措施是什么。有的学生只是回答洪水、地震、台风等名词。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得再补充一些自然灾害类型,然后把防治的措施讲一遍,这才算完成了对这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对乡土资源的应用只是浮于表面,无法体现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三)典型真实,符合实际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时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滥用,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错误的认识。当然,地理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一定要运用到乡土地理资源,要酌情选取典型案例。

例如,有一位实习期的教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识并不深入,在讲“荒漠化的防治”时,让学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说说南方红漠化的分布特点和这样分布的原因,结果学生都回答不上来。这是由于红漠化现象在当地很难见到,学生对此一无所知。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典型,在授课过程中强行加入乡土地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需要把新成果、新变化、新技术融入教学中,在实际授课时要紧扣课本。在我们周围,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要把生活周围的地理知识融入课堂,使地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结语

高中时期的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乡土地理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加入乡土地理,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全面,并且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地理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探究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江澜新潮
设问引导探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乡土分外妖娆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