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在校际合作中的实践
2022-11-20福建省邵武市托幼中心杨霓虹
□福建省邵武市托幼中心 杨霓虹
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考察人才的关键标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育,以此落实“五育并举”的理念,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本文针对幼儿劳动教育,提出幼小衔接视角的背景和在校际合作模式中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旨在推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幼小衔接的背景分析
实施幼小衔接是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理念和举措,这要求幼儿教师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认知,从而做好心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准备,以便很快地适应小学教育。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幼小衔接背景的分析。首先是社会方面,当下的社会环境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幼儿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将面对更大的压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使其满足未来的社会的需要。其次,在家庭方面,部分家长在育儿方面缺少先进的思路和方式,眼界不够开阔,尚未预料到幼儿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幼儿教育中缺少对孩子的关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辅助教学。最后,在学校方面,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很多小学教育已经开始执行“减负增效”的理念,在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也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小学的学习模式相比幼儿园有阶梯式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做好幼小衔接,提升幼儿的核心实力,让他们在面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挑战时,能有所准备,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
二、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实施原则
幼儿劳动教育中蕴藏着德育,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劳动意识,端正幼儿的劳动态度,从思想、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引导幼儿认识劳动、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除此之外,幼儿劳动教育还包括让幼儿锻炼劳动能力,通过劳动实践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同时增强自身的自信,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人。
在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环节,教师应该注重趣味性、目标性和层次性三方面的原则。首先,在幼儿阶段,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对劳动的认知和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容易在学习中出现厌烦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的趣味性,通过有趣的活动或者游戏,引导幼儿对劳动产生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劳动能力。其次,在幼儿劳动教育中,教师进行的任何一项教学环节或者教学过程都需要从目标出发,如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独立收拾内务的能力等,然后围绕目标开展一系列教学,从而发挥劳动教育的优势,实现幼小衔接的多元化教学。最后,在幼儿集体中,虽然幼儿的年龄相差不大,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因此劳动水平和对劳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水平和能力划分多层次的教学过程,让幼小衔接能发挥针对性的优势,从而推进幼儿整体劳动素养的提升。
三、校际合作新模式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
在当下社会中,家长对孩子劳动意识方面的引导不足,不注重幼儿劳动教育,这就造成很多幼儿在生活中缺乏劳动认知,因此心理上容易出现惰性,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心也比较强。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校际合作新模式,做好幼儿的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性格,从而推进幼小衔接地进一步落实。校际合作新模式对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幼儿劳动认识
校际合作新模式的重点是让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产生联合,让幼儿感受小学文化、体会小学氛围,从而增长幼儿的见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小学生活,在实现幼小衔接的同时落实幼儿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认识,因为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会组织学生完成一些劳动任务,也会进行一些劳动实践,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当幼儿进入这样的氛围中就会不自觉地参与,通过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劳动的过程或者完成课堂任务的形式,引导幼儿对劳动产生更新的认识,逐步培养幼儿的劳动认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增强幼儿心理素质
热爱劳动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我国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才有了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在劳动教育中还包括了很多关于幼儿性格、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在校际合作新模式中,教师会让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完成劳动任务,当幼儿遇到困难或者感觉劳累的时候,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克服阻碍,完成劳动任务。这样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幼儿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逐步增强幼儿心理素质,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能积极地面对,为幼儿进入小学生活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熟悉小学生活规则
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后会发现自己很不适应,这不仅是在学习方式上,还包括生活等各个方面。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在思想方面更需要转变。所以,教师实施校际合作新模式,可以很好地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的规则,尤其在劳动方面,让幼儿发现在小学中,劳动是一件很快乐且光荣的事情,从而转变幼儿对劳动的态度,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且积极参与劳动,以此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四、幼儿劳动教育在校际合作模式中的实践策略
(一)组织讨论,培养幼儿劳动认知
劳动认知是开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幼儿自小没有形成劳动意识,在家庭生活中也缺乏劳动实践,所以对劳动的认识不深刻。在校际合作新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会组织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完成劳动任务,体会劳动的快乐和辛苦,从而在幼儿的内心深处种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认知。为此,在校际合作模式中,教师首先让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参与话题讨论,对劳动任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劳动任务。
例如,在校际合作的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和小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在活动开始前,首先将幼儿集中到小学教室中,然后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幼儿的关注,具体情景如下。
教师: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未来将要学习的教室,大家看好不好?
幼儿:好,很大、很亮。
教师:是的,等我们以后进入小学学习的时候,就会坐在这里学习了。那么,现在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打扫一下教室,让它更干净、更整洁,大家说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接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下,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幼儿:我们可以擦黑板、扫地、整理桌子、擦玻璃……
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展开的讨论环节,让幼儿对小学教室进行了参观和评价,然后借助该契机,引导幼儿动手打扫教室。在劳动中,教师发现很多幼儿都比较卖力,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很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而且幼儿在完成劳动后,虽然身上出了很多汗,也很劳累,但是都很快乐,尤其是在和其他幼儿一起合作劳动的时候,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借助课前的讨论鼓舞幼儿的士气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小学生活的氛围,很好地实现幼小衔接。
(二)劳动实践,感受小学劳动氛围
在校际合作的模式中,教师会引导幼儿参考小学教室、小学校园、小学宿舍等,让幼儿对进入小学后的生活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鼓励幼儿做好准备,迎接未来小学生活的挑战。为了实施幼儿劳动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小学环境中开展一些劳动实践,让幼儿进入小学校园的各种场地体验劳动活动,感受小学劳动的氛围。同时,教师可以联合小学生,让幼儿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在实践中共同培其劳动能力。
例如,在很多小学中都会开展小学活动课,它主要让小学生完成一些劳动任务或者完成由教师组织的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这时,幼儿教师可以联合小学班级,让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劳动任务。在劳动实践前,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小学课堂中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名字、来自的幼儿园,然后让幼儿、选择想要合作的小学生,以此组建成劳动小组。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劳动任务,例如,一起打扫校园卫生,一起收拾宿舍卫生以及让幼儿体验小学生活里的趣味。同时幼儿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小学生一起完成劳动任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表现情况给予幼儿奖励。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作为幼儿劳动的考察官,让小学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幼儿更深层次地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实现良好的劳动教育效果。
(三)小组比赛,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在劳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一方面缺乏教师的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在家庭中也很少让幼儿动手完成一些事情,这对幼儿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利用校际合作的新模式,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劳动,并且亲自动手体验劳动的乐趣。为此,幼儿园可以开展幼儿和小学生合作劳动的小型比赛,结合教学目标,通过比赛的过程,引导幼儿感受劳动的乐趣,使其对劳动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强化。
例如,在校际合作新模式中,教师将幼儿和小学生聚集在一起,通过两人自由组合的形式将他们分为多个小组,进而开展一系列的劳动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比赛,教师为幼儿和小学生播放折纸飞机、心形等手工视频,然后让他们跟着视频完成折纸的任务,取前十名最快速度完成的小组,颁发本环节的奖励。通过手工比赛,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幼儿自主劳动的意识。其次,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开展叠被子的比赛,让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叠被子,然后教师根据小组的表现给他们打分,并且颁发奖励。通过叠被子比赛,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也热爱劳动,帮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后,教师还组织各小组开展叠衣服的比赛,每个小组拿到十件衣服,通过小组之间的配合,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小组的表现打分并且给予评价。通过比赛,教师很好地调动起幼儿的劳动兴趣,在比赛过程中也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提供帮助或进行评价,让幼儿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以及正确的劳动操作,从而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在生活中养成劳动的习惯,从而实现有效的幼小衔接。
(四)家园共育,发挥劳动教育价值
在幼小衔接推进的过程中,家园共育是值得教尝试的途径。这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幼儿园的教育予以支持和配合。但是在现在的家长观念中,教师发现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一定的劳动意识,并且家长也没有认识到幼小衔接的落实意义。为此,幼儿教师需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向家长明确衔接的意义以及方式,并且让家长知道在校际合作新模式中教师会调动小学资源,让幼儿进入小学环境中体验生活、体验学习,从而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开展相应的指导,形成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
为此,在组织校际合作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在家长群中将活动的形式以及活动的内容公布出来,让家长在家里对幼儿做好鼓励,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活动中,让家长跟随幼儿一起体会小学教育的特点,从而鼓励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也要做好准备。另外,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调动家长力量,当幼儿回到家中的时候,家长可以向幼儿询问活动的感受和收获,再次予以幼儿正向的引导,从而发挥家长的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校际合作后,通过对幼儿成长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地向家长汇总教学效果,同时,可以邀请幼儿的家长到幼儿园参加家长会,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幼儿在经过校际合作活动后发生的改变,同时对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共同推进幼儿衔接的进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的落实过程中,结合校际合作新模式实施幼儿劳动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举措。教师应该明确当下社会发展的情势,深刻体会到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校际合作新模式的优势,从而在幼儿教育中多多组织幼儿融入小学教育中,让幼儿提前感受小学生活氛围,了解小学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导学培养幼儿劳动认知,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幼儿感受小学劳动氛围,通过小组比赛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幼儿热爱劳动,通过家园共育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由此,幼儿教师就能充分发挥校际合作新模式的价值,在做好幼小衔接的同时推进幼儿劳动教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