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方法概述

2022-11-20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中学赵亚龙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生评价

□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中学 赵亚龙

学困生主要指的是拥有正常智力,但因为在主观意识中不够努力或者学习基础较差,而导致难以提升学习成绩、实现学习目标的学生群体。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知识内容不断扩充、深化,学生的成绩与学习能力也逐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学困生人数增多,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困生转化。本文在研究中针对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高中学困生的产生原因以及未来教育工作中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方式,以期提升高中阶段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高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高中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分析

相关数据研究证明,学困生出现落后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问题。其共同特征是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较为薄弱,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学习兴趣明显匮乏且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在日常学习中正确应用并掌握学习方式。高中阶段的知识会涉及非常全面且深奥的内容。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且因为瞌睡、走神等问题导致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迷茫状态,即便想要好好学习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与中上层能力的高中生相比,即便同样努力,但是依然会存在明显的学习差距。在意识到该问题时,学困生群体大多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产生消极情绪,不会探讨分析自我的问题,没有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作出改进,长此以往,会产生厌学心理,极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中生家庭原因分析

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很多高中生的家长会忙于工作,少有时间顾及高中生的教育,自然难以有效地监管孩子。而学困生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且在学习中受挫出现厌学心理,转而逃避学习,出现痴迷网络、逃课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恣意放纵、或过于严厉,不能及时跟进并监管孩子,也是致使高中学困生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教育的原因分析

即便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推崇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是阻碍教职工作人员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个人而言,学习成绩依然极为重要,且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更喜欢学习成绩、学习能力都较为突出的学生,学困生在备受冷落的状态下逐渐也会被边缘化。另外,教师在教育中也会无形中对部分学困生产生偏见,无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其未来成绩与能力的提升并不具备信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困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并且少与教师交流,教师鲜少对其进行鼓励与肯定。

(四)社会环境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社会整体环境多变且复杂,诸多信息良莠不齐,对尚未形成健全的思维意识的学生来说,十分容易受其影响。特别是部分学困生不具备强有力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极易被不良信息与思想观念侵入。而且,相对小学、初中教育来说,高中生很少有时间与父母直接接触、交流,与同学、朋友间的沟通更多,更容易被周边的“朋友”所影响。部分学生与自己所在小群体中的某个成员出现关系紧张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难以在后续发展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高中学困生转化方法分析

(一)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在教育心理学的理念中,兴趣是某个人在获取知识、了解知识之前所必需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便一定会拥有强大的驱动力量,促使其深入、专心地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困生从现有的不良状态中走出来,摆脱不良思想的影响。例如,在进行高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制作优质的课堂导入内容,在备课时细致分析并掌握所学单元内容中的中心话题,并充分应用多种不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趣味性的文字、多彩的图片、形象的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话题“Earthquake”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简短的地震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震的真实情境,迅速融入课堂学习中。而且,在课堂导入工作中播放视频更具趣味性,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与内容。故而,教师在课堂导入工作中播放视频,能够让很多学困生集中注意力,迅速融入课堂。总的来说,新课导入的方式不应该局限在“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language points”“Let ’s begin our class”等语言表达形式上,更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积极变换多种不同的导入模式。

(二)完善学习策略

学困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学习进程中因为屡次失败而开始质疑甚至否定自己,并在心理方面形成阴影,导致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敷衍。对此,教师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环境与真实想法,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引导学困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在现阶段学习中具备的潜能与优势。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彻底、全面地改变自身对学困生以往的态度与看法,不能一味地指责、挖苦、讽刺学生,而应该用发现的眼睛充分挖掘学困生拥有的闪光点,并给予适时、合理的鼓励与肯定,学困生一旦意识到自己所潜在的潜力,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卑心理,且在教师的带领与引导下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想要正确、有效地指导学困生优化自身学习方式,教师便要精准地掌握更多创新、合理的学习策略。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各个学生的特点、优势各有不同,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状态,辅助其掌握、总结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可以从日常教学活动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仔细做笔记。为了让学困生紧跟课堂节奏,还要指导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工作,让学困生逐步感受到成功与被关注的喜悦。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困生,使其明确良好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提升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快速达成的,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并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与坚持才能形成。也要告诉学困生面对不同学科需要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使学困生能够更具针对性地进行各个学科的学习。另外,在学困生改变自身现状的进程中,还要注重掌握并总结学习方式,使其能够结合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优化时间管理,排除环境为自身带来的障碍,充分应用一切可使用的资源。例如,在学习中可以应用课辅资料、工具书、信息技术等对知识进行探究与学习。

(三)优化教学环境

首先,创建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与体系,通过建设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来自学校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态,满怀信心地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在建设校园文化工作的进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励志教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作为高中生最为亲密的“朋友”、首选的“教师”,也应该积极融入高中教育工作中。学校也应该积极、主动通过微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配合度,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对高中学困生的教育。最后,家校合作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家庭与教师都应该拥有更加直观、针对性的了解,并结合具体问题以及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协商出最优的解决措施。

(四)实施分层教学与多元化评价策略

第一,贯彻落实分层教学。相比于其他学习成绩优良、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学困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则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实效。故而,在未来高中教育工作中,应该贯彻执行分层教育。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生本理念为基准,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对于学困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制订与其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促使学困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建立个人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对学习的信心。

第二,应用个别辅导策略。教师在高中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对学生的能力层级进行了划分与区别,但是一对多式的教育依然难以兼顾全部学困生,必然会有部分学困生得不到进步。面对此种状况,教师应该加大对学困生实际学习状况与情况进行观察与关注的力度,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的个别辅导策略。该部分策略在落实的过程中,主要应用课堂以外的空余时间,完成对学困生的一对一辅导。与传统的课堂教育不同,该种辅导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的控制,而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与计划性。教师要结合学困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心态,制订与之相对应的辅导方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与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了解自身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能力的超越。鉴于此,在未来教育工作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教师应更全面地了解并把握高中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与具体想法,并密切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与心灵方面的交流,让学生拥有更充沛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得以更快地转化,促使学困生能够不断强化心理学习的意志,提高学习能力和个人的学习成绩。

第三,落实多元化评价策略。多元化评价策略主要指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应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主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等多种方式。只有让学生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不仅如此,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还可以通过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以及表情评价、体态评价等,结合具体的教学、教育环境,促使学困生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对应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与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鼓励与肯定。教师还应全面落实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在学生学习进程中评价学习方法、态度以及情感等。

综上所述,造成高中学困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故而,在实际转化的进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特征。教师应该在未来教育中主动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引导其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下,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完善学习策略、优化教学环境、实施分层教学与多元化评价策略等多种优化策略,对于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中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具备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猜你喜欢

学困生高中生评价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