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的思考

2022-11-20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刘芝彤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育人英语教师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刘芝彤

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广泛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英语教育一直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点,英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立足于教学大纲,引入故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从文化角度认识英语、应用英语,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整体英语教学的突破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开发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的路径。

当下,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单一的重复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学科思维,并跳出学科思维,确立育人导向和素质教育导向,从而创造出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不断实践、分析、探究,我们得知故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的概述

相对而言,小学英语较为简单,基础性强。小学阶段的英语主要承担着启蒙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有限,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英语故事教学法能有效改善以上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故事具有包容性,包容了认知、人格、生活常识、社会、经济等不同方面,贯穿古今,既保留了古时故事的传承性,又融合了现实故事的真实性以及科普性,能使学生亲身经历古今故事并反思故事。不仅如此,在故事中,学生还能突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在一节英语课上就能掌握中外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能保证学生自觉地发展“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产生深刻的思考。英语故事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为后续开展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奠定基础。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故事教学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丰富教学途径,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增强整体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故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性教学,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采取故事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与探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合理选择故事,实现对故事内涵的深入挖掘,激发学生广泛的思考,不断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

英语本身人文性及故事性较强,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故事并运用故事,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英语学业水平,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各种各样的故事,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的沟通技巧。相对母语汉语,英语在语法、拼写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而通过故事性的教学,学生能够在故事语篇中,揣测单词在文章中的大义,深刻理解单词语法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搭建真实的教学情景

小学的英语故事以绘本为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包含多种多样的图片。英语故事将词汇与图片内容融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讲课内容,创设出多样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单词,从书本走向生活,不自觉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可以借助故事,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英语思维,延展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和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思维模式。而故事教学的方法通过搭建真实的教学情景,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以知识和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与故事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滚动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应用能力。

三、开发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的路径分析

(一)注重故事教学的人文性

相对而言,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整体故事教学中,教师要以故事中的插图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给学生抛出一定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推测未知,以此在整个预测的过程中展示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借助故事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使学生整体的语言表达更具有着力点和创新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筛选故事,确保整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符,基于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与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协助学生在故事中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情智交融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英语知识与英语情感交织相融,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育人模式,避免机械性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英语之美,充分发挥故事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例如,教师在讲解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6“At the snack bar”的“cartoon time”时,可以提前归纳前两课时学到的点餐用语,并整合运用于实际,鼓励学生借助“Can I help you?I'd like...”等新句型进行点餐交流;也可引导学生相互提问,提前预设Bobby 和Sam 在森林中遇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地与周围人进行良好交流,激发学生对快餐店的选择和评价,促进学生多维度的学习,重视对学生品格思想的锻炼。故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机制不同,故事教学具有特定的情景、人物、时间等要点。在故事教学中,学生更能身临其境,每一个故事都有自身特定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丰富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进行聆听和阅读。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故事情节。此外,故事教学还具有一定的角色性,人物作为故事中的灵魂,不同人物有不同的个性,一般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有限,具象能力较强,因此对故事中的人物印象较为深刻。丰富的人物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确保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故事还具有一定的寓意性,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定的寓意,在简单故事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英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母语教学,教师要以最近发展区的区域理论为主,在此观点上创造最近发展区域,引导学生分析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搭建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重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构建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拉近学生与英语之间的距离。并要在故事讲解时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突出英语故事的思辨性和开放性;合理选择绘本内容,确保情节足够完整和流畅。同时,教师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拆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真正发挥出英语故事的育人价值,勾勒出故事中的不同人物特色,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人物的对话。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现,在不断重复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故事教学的本质就是借助故事培养学生的思维,在基础的故事讲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想象,自主描绘一个小故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给出学生几个基础的人物,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故事的大纲内容进行描绘和演绎式,确保整体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但也要注意整体的故事内容贴合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想象时,可以给出学生几个固定的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相关的词汇,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知识。例如,译林版的四年级上册Unit8“Dolls”中,主要涉及了身边的一些物品。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story time”为例展开教学。在“story time”中涉及了几幅不同的图画,几个重点的语句包括“She is beautiful.Her hair is long.Her eyes are big.”。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she与her 的区别,鼓励学生区别主格与宾格的区别。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同桌对话的形式展开练习,以故事为基础进行展开,以练习结束。利用简单的英语小故事,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确保整体课堂教学的顺序性和发展性,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构建闭环的教学模式

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教师要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微课呈现故事,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初步欣赏。可以为学生呈现本节课中所涉及的重点,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综合利用PPT、flash 等多种教学软件,合理排布插图和文本,吸引学生的眼球。在首次阅读后,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故事,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前几个问题可以设置是否性问题,后几个问题可以尽量以开放型问题为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故事,待全班学生阅读完毕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作答。经过前两个基本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和重要信息,但是对陌生单词和关键句型的掌握程度还不够,因此教师要结合故事中的语境,对关键单词进行系统教学,重点解释不同单词的发音和含义。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对故事的挖掘,向学生介绍整个故事的深刻含义,确保整体的故事教学有效推进。此外,教师要加强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作为整体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综合采取问卷、评估、抽样调查、简单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后续教学指明方向。例如,在讲解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时,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读出football、tennis 等单词,正确运用“I can...、I can't...”等语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所给的信息进行对话,带领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上台表演。在小组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评价机制,分别为“I can act it correctly、I can act it frequently、I can act it vividly”,三个等级分别是我能正确表演、我能流利表演、我能生动表演。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综合评价了学生对故事和单词的理解水平。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同时指出学生在表演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作为英语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师的评价,定期安排外语教师到其他地区做交流,帮助英语教师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确保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四)延长教材故事的育人价值

译林版教材具有单元整体性,基于单元整体乃至于教材整体,教师要梳理单元各板块内容,确定单元大观念和各课时小观念,厘清各板块教学的侧重点和难易点、关联性以及层次性。再探索单元之间的关联性,保证学生在课上能够听懂并融情于故事,在课后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深化单元育人效果,确保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教师可以就故事教学开展相应的主题英语活动,延长教材故事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学习完三年级上册Unit3“My friends”后,学生在放学的故事中认识了Mike 和Yang Ling,Mike 是个外国金发男孩,Yang Ling 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国女孩,并且学会了用核心句型She's...He's...来介绍自己的朋友。故而课后教师可以开展“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朋友是另一个我”主题活动,让朋友跃然纸上。学生可以书本为范例,和书本中的每个人物交朋友。在绘制书本人物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再次认真观察书本人物特点,加速认知书本人物,并可以观察并临摹自己的朋友,最后加上简单的形容词cool、lovely、tall 等用英语小语段进行输出。这样的英语主题活动充分落实了“双减”政策,让“双减”走向高效化、多元化,也使多元化考核不断深入,避免机械性的书面作业检测,增强考核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学生在这样的主题英语活动中调动听、说、读、写、玩、演的能力,触类旁通,促进各种能力均衡发展。

在小学故事教学中育人价值尤为重要。通过讲故事激活课堂,并由故事本身渗透出的教育价值,以及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内在世界,能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并能将故事运用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并运用。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富含的大量的故事题材,科学地学习教材,挖掘教材,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效果,促进育人价值的发挥。

猜你喜欢

育人英语教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美育教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