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2022-11-20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张莉萍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语文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关小学 张莉萍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一个人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从小学开始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用好语文这个工具,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和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善于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各种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去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生活,并且能为社会生活做出贡献的人。教育离不开生活,也最终服务于生活。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始终秉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源泉,挖掘生活中一切利于实施教学的资源,把教学活动放置在生活的大背景下,让教育变得无痕,让知识变得亲切,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活力,让学生学到具有活性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再用知识更好地生活。

教育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解释更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小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6~12 岁的儿童,他们的身心正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生活是他们这一阶段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对生活的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但教材中也会有一些超出儿童生活体验的知识,以及一些人生的道理,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生活化教学可以拉近知识和学生的距离,让儿童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创造更多的生活体验,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和社会,实现与现实世界更多角度的对话。教师要好好挖掘生活素材,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带入课堂,使教学更生动、更高效。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人们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印象往往是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兢兢业业地讲,下面的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这的确一个合格课堂该有的形态,但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面对小学生讲课,如果一堂课全部都是教师灌输,学生的听课效率难以提升。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赋予课堂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带学生做各种活动、给学生展示图片,播音频、放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积极性。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学习起来也不容易感到疲劳,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打造一个学生都喜欢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二)拉近知识和学生的距离

知识是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不同体验后,总结提炼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学习语文知识从认识拼音,学习字、词,学着造句,到阅读文章,还要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有所感悟,成为一个能思考、会表达的人。对小学生来说,教材里有的内容和生活很贴近,比较容易理解,有的又显得深奥,不好理解。尤其是面对这种深涩的知识时,教师要运用生活化教学,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拉近知识和学生的距离,让看不见的知识,用图像或动画、甚至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来说,知识的难度有所降低,理解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所以教师在合适的时候采用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学习变得更有趣味。

(三)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注意力就是心思能集中在某件事上,也叫专注力,指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时投入的程度。注意力是人的宝贵资源,能专注持久地做一件事是意志力坚强的体现。通常来说,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水平高的学生往往表现更突出,学习更优异。但是小学生年龄小,让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太现实。儿童在爱玩耍的年纪,能持续一节课保持专注是有困难的。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让课堂内容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张弛有序的课堂节奏,在学生稍微懈怠的时候,注意力又能被有趣的内容吸引过来。生活化教学的课堂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对待学习的专注能力。

(四)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学习成果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是考试的成绩,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个人成长。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生活化教学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专注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已经处在一个努力上进,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自信心的提升。如果一个孩子能充满热情地、专注地进行学习,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教师要大胆地对教学进行革新,把生活化教学运用到语文课堂,一定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一)重视实践性

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注重实践,二是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实践性是指儿童在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思维创造的过程中,也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正确性,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就要创新出一些学生能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使用工具或者亲自参与的方式,亲身体验对知识的应用、实践的过程,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的体验空间,学生主导自己的行为,在活动中自己支配自己,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当乐见其成,进行适度指导就可以。如此进行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个性,体验学习的内容,通过反思带来成长。比如,学习儿歌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起编个舞蹈配合儿歌描述的内容,不论是小动物还是红绿灯,都让学生去模拟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

(二)体现趣味性

生活化教学要体现出趣味性,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一个充满魅力的语文教师必然是气质高雅、语言风趣的。课堂气氛的主导者依然是教师,教师热情而风趣的语言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也能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其次,表现在课堂互动的环节上,不论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是分组进行古诗词背诵的比赛等,都能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快乐中学习的氛围,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愿都有很大帮助。最后,趣味性也可以表现在作业上,由于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忽视对作业的设计,重复机械的作业尽量不要布置,而要设计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灵活性、自主性强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周末去公园进行观察,观察对象可以是游人,可以是花草树木,也可以是景观布局等,然后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在语文教学中,不论讲课还是作业都要体现出一种趣味性,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保持真实性

教育就是求真的过程,生活化教学也要力图保持真实性。首先,教师必须情感真实。真情实感最打动人,也最具影响力。儿童的心灵单纯,很容易感受到教师的真情流露,所以教师要保证自己情感真实,且尊重学生。其次,真实性表现在教师选择的生活化场景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夸张造作的,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生活,也能在生活中去验证所学。最后,真实性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表达上,一堂充满互动的课堂,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感想说出来,不论学生表达得如何,教师都要接纳,并且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把语言组织得更好。得到鼓励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信心,敢于下一次发言。这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求真务实的精神,也同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公众表达的胆量。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真实生活,是那些发生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真事情。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一分钟》讲的是小主人公因为早上贪睡了一分钟,结果上学路上错失机会没赶上公交车,导致到学校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课文中的场景是每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学生非常熟悉这种被父母催促,但依然做事拖拉的情境。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先让学生一起站起来,让学生做单腿站立的动作,保持这个姿势一分钟,其中一定有学生坚持不住。学生通过小游戏环节,对一分钟会有深刻的体会,原来一分钟说短也不短,对生活来说就应该争分夺秒,珍惜时间。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讲了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母亲慈爱而父亲严厉。学生每天和父母在一起,类似的情境会有许多,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学生的感受也一定不一样。那么这节课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真实的体会,比如,考试没有考好,父亲是什么反应,母亲又会怎么做;再如,自己画了一幅画,想得到父母的欣赏,这时父亲说了什么,母亲又说了什么。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还原,学生会对文中的父亲有所理解,那是父亲希望孩子严格要求自己、鞭策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结合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是基于大自然的运作而呈现出的一种有规律的景象,人们生活在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现自然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用好自然现象这个教育资源,是学生增加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习《四季》,教师可以先用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典型景物,让学生体会不同季节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季节,并说出最能形容这个季节的词语,比赛哪个小组说出的形容词最多。在比赛中学生对四个季节的美都有了充分的认识,教师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教学目标也在无形中达成了。还有一种自然现象,虽然很常见,但不一定留心观察过,课文《要下雨了》从小动物的眼中看见了下雨之前的变化。教师讲解这篇课文就要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音频:轰隆隆的打雷声,问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呢?”,再给学生展示下雨之前小燕子低飞捕食、小蚂蚁急着搬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在真实的打雷声和生动的画面中去感受天气。然后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给小演员戴上小鱼、小兔子、小燕子等的面具,让“小动物”们说出感受来预报天气。这个小剧场,能让学生对下雨前的自然现象牢记在心。

(三)结合点滴感受

语文教育不仅要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人生的道理。正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给了学生各种感悟,才逐渐教会学生认识生活,学会处事和交际。生活化教学离不开对生活的点滴感悟,课文《画杨桃》就很有教育意义,上课时教师也不妨拿一个杨桃,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同一个杨桃,每个学生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画出来的也不会是同样的形状。通过几分钟的绘画,学生验证了同一个事物在不同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结论的道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正确的观点要敢于去坚持。学习《小马过河》一文,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再组织学生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和松鼠,学生先把角色内化到心里,再把他们生动地诠释出来,整个过程学生对“人物”理解力增强,表演能力提升,还同时悟到了一个道理:凡事要自己去勇敢尝试,不能一味地听别人说。

(四)结合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是人们都比较关心的话题,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快捷,热点话题很容易也会涌入学生的生活,同时热点话题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适合小学生语文课堂的社会热点话题。结合2022年冬奥会的热点,可以帮助学生对《升国旗》一文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取得了参加冬奥会以来最好的成绩,当我们的体育健儿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内心充满自豪和骄傲。教师把这个热点话题和学生讨论,问问学生看见国旗升起在奥运颁奖台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再如,我国近几年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1年10 月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个热点新闻可以和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航天英雄是怎么生活的:睡觉要绑在睡袋里;走路需要穿专门的带钩的鞋,得“抓”住网格地板;喝水必须靠吸管;洗澡要用特殊的沐浴器等,在视频上还能看到宇航员总是飘浮在空中,非常有趣,太空这么多趣事都是因为失重所致。如此激发学生对祖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方式。生活化教学所采用的教育资源均来自真实的生活,能给学生带来非常真切的感受。教师的课堂设计包括游戏、扮演、比赛、讨论等多种形式,学生充满了参与感。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既学到了基础的语文知识,又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