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策略实践

2022-11-20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虎岗中学林金娘

家长 2022年22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教师运动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虎岗中学 林金娘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训练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能,也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体能训练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就不利于在体育课堂上发挥出重要作用。而当下由于核心素养的推进和深化,初中学校的体能训练逐渐受到重视。所以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就要推动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进行,采取科学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让学生注意到锻炼带来的好处,才能让学生主动进行体能训练,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一、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课程较多,坐在教室里的时间比课后时间长,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多加锻炼以缓解身体上的疲劳。体能训练在这里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好处,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发挥良好,让学生充满活力。只有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才可以做好每一件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体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所以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除此以外,体能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等情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发育的时候,同时也是三观形成的阶段,所以体育体能训练有助于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更有助于他们好好学习。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能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心理也有积极影响,也可以营造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所以体能训练策略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魄,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二)有利于为初中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体能训练的加入让体育教师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质量,针对传统课堂,体能训练让体育课多了些许色彩,同时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了一些压力,但正是这些压力促使体育教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实力。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自己,这更有利于体育教师在课下研究体能训练的意义和正确方法,以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对体育的见解,这样一来相较于以前的体育课教学,教师会在这一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只有教师先接受和认可体能训练的意义,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并且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体能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实施,首先会对体育教师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教师获得更多体育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甚至借助其他设施辅助教学。如此一来教师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在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授课经验的同时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初中体育体能训练会长期存在,因此教师也会为了更好地教会学生而想出更好的教育办法,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使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成绩

体能训练的策略实施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在中考中占据了一部分成绩,学生通过体能测试可以明显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这就要求学生要重视体育素质的提升,实现全方面发展。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身体素质也不一样,进行体能训练对学生来讲是提高体育成绩最有效的方式。虽然有些学生缺少运动天分,但是靠后期的训练也能有一定的效果,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在训练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体能,掌握更多正确的运动方式,让自己在运动中有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体能训练主要针对那些耗时较长、消耗体能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上体能优势往往是胜利的关键,而体能训练就会帮助学生在这一方面得到良好锻炼,学生体能跟得上,体育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体育课上,体能训练的实施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水平选择适合的体能训练方式,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可见体能训练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锻炼,这样学生在运动时才能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一个良好状态,加上长期训练的效果使学生在运动时也能掌握正确的呼吸和运动姿势,从而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能提高自己的成绩。通过体能训练激发学生体内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各种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起体育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体育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四)有利于体能训练与技术手段有机结合

体能训练的实施有助于训练项目和技术水平相互结合,训练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运动量大的项目,而是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再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达到提高体能的效果,所以在初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更有利于两者有机结合。体能训练与技术水平是相互依赖的,所以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开展对二者有着积极作用,更何况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但所以在训练前让学生对技术有一个了解才能为之后的训练做准备,否则很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每一项运动都有独特的运动技巧和一套合适的运动方式,既然要进行体能训练就一定要掌握每项运动的正确方式和步骤,毫无疑问,体能训练与技术水平的结合使用在体育体能训练中效果更加突出。在体育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在运动前进行训练,学生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掌握各种技术要领。只有教会学生各项运动的技能,学生才可以在不同训练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在学习时也能无形中促进了两者的结合。初中体育是体能训练应用最频繁的时期,在体育课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对体能训练和技术水平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必然会促进二者结合。所以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实施有利于体能训练与技术水平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

二、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策略实践的措施

(一)采取多样化方式激发训练兴趣

兴趣是任何一种学科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活动,更是心理层面的活动,所以在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中,兴趣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下的初中生并不喜欢体育课,更不用提体能训练。因此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促使他们尝试。在采取多样化方式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因为游戏有着开放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再加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能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体能训练的教学,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全一册第六课“乒乓球”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分组开展团队竞赛,让学生用球拍颠球,用颠球的数量决定输赢,最先做完的一组获胜。教师对获胜的一组可以通过减少体能训练时间或奖励小物品等方式给予鼓励,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维持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作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将互动式教学应用其中,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内心紧张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是引领者,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参与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从而实现良好互动,也能让枯燥简单的体能训练变得更有新鲜感。除师生互动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具有重要作用。有些运动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才可以完成,这时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体能训练的有效开展。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当前阶段,许多初中生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通常会犯一些认知错误,他们认为在体能训练时如果身体感受到疲惫就一定会取得成果,实则不然,感到疲惫是因为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对身体造成了危害,因此在体能训练时采取科学的锻炼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将正确的运动方式教给学生,避免学生在训练时因动作不标准而受伤。在体能训练中,体育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慢慢过渡。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全一册第二课“田径”中的短跑时,有些学生就会认为短跑只要跑得快就可以赢。的确,在短跑中如果跑得快就可以获得第一名,但是这种单纯论“快”的方式容易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倘若没有采取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教师要教学生如何跑步,跑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跑步过程中怎样控制重心,手臂应该怎样摆动等。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先做示范,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慢慢学习。所以,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正确而且科学的训练姿势后才可以将每个动作高质量地完成。初中体育课的体能训练能顺利进行需要每个人的支持,只有学校和教师率先对体能训练引起重视,才能带领学生以正确的训练方式进行体能训练。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负责,采取正确的方法为学生讲解更详细的体育知识。

(三)健全体育基础设施

体能训练需要相对应的运动器材,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基础设施没有过多投入,而体育教师同样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器材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进而影响了体能训练的发展。所以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在训练时有相应的器材辅助锻炼,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才能顺利开展。如果器材充足,但是器材老化损坏严重,也会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学校要不定期地对这些器材进行检查和修整,以便满足学生在体能训练时的需求。如果体育训练器材不足,学生会很难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理想器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对相关器材进行维护、检查和修整,就会使很多器材遭到损坏,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倘若在训练器材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只让学生在空旷场地练习,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而且训练效果也不会很明显。所以学校要充分完善体育训练器材,满足学生在体能训练时的需求。

(四)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要想创新体能训练方式,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兴趣出发,制定整体与阶段性的目标,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遵循体能训练的原则,教给学生正确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训练中不会因为承受过重负担或不合理的训练造成损伤。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训练时间,让学生在训练前做好热身准备。热身环节也需要进行创新,传统的热身模式中抬腿等动作都十分单一,学生已经对这种模式感到疲劳,甚至会不放在心上,从而失去动力,只会懒散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根本起不到热身效果。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跳舞”,跳舞并不是指真正的跳舞,而是让学生全身心地运动起来。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健身器材,比如跳绳、哑铃等。针对体能训练,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跑步、俯卧撑等运动,加上一些学生喜欢的篮球、羽毛球等运动,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训练。况且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而体能测试中的项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教师在训练方式上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五)鼓励课下体能训练

课上的时间必然是有限的,而体能训练又是一项长期工程,单靠课堂的时间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课下训练。课下训练不仅是到操场上跑步,也可以是观看一些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对体能训练产生一定的向往,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运动员,了解他们的事迹,甚至学习他们一些代表性的技能,在课下时间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一些游戏,比如跳绳、跳远比赛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也可以在积极玩耍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能训练带来的效果。这些方式都可以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研究各种训练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课下,学生可以自己支配时间,控制训练量,还可以按照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项目。而教师需要在日常体育课程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状态,分析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爱好,并根据这些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提高训练对学生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能在目标的指引下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以此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训练方式,掌握正确的训练技能,增强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正确的训练观念,只有正确接受体能训练并且坚持去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教师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