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2022-11-20陈磊
陈 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极为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中医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而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其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用户的语言习惯和背景文化等内容,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展开科学翻译工作,全面提高中医英译质量,推动我国传统优秀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发展。
二、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主要类型
文化负载词又被人们称作为词义空缺,也就是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在译语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的语言内容。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医的重要基础和精髓,其英译质量会直接关乎中医典籍的整体翻译水平。因此,在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中,众多翻译专家学者对中医四大经典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英译工作展开了深入研究。
许多学者对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进行了分类讨论。徐雪元将我国最早的一本综合性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分为了中医医学术语、基本哲学概念、器官类以及人名地名等;宋聪慧等将《伤寒论研究大辞典》中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分为了中医治法类、中医症状类、中医病因病机类、中医哲学基础类、中医病症类等;张璇将《素问》中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分为了中医哲学概念类、中医名词术语类以及人名类等[1]。
《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根据词性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名词类文化负载词。《黄帝内经》中的名词类文化负载词出现最为频繁,其中涵盖了人名类、中医常用解剖及生理病理术语以及其他等。人名类文化负载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较多的是“黄帝”“歧伯”等;中医常用解剖及生理病理术语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较多的是“天葵”“任脉”“阴阳”等;其他指的是一些容易造成文化误读的词汇,主要包括了“百岁”“春秋”等。以“百岁”为例,人们从字面上理解,通常会将错认为人的年纪一百岁,实际在文中是虚指,并不是真的指一百岁。②动宾类文化负载词。在《黄帝内经》中,动宾类文化负载词出现的次数会比较少,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理解不够科学准确而产生误译的现象。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登天”等动宾类文化负载词,翻译工作者不能从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需要深入掌握了解该类文化负载词的文化涵义。③形容词类文化负载词。在《黄帝内经》中,形容词类文化负载词是占比例最小的一类文化负载词。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的“神灵”词汇,其指的是聪明的含义。
三、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英译实践
(一)语言维度对《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阐释
在语言维度下,翻译工作者对《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译本之间在字音、字义、字形以及句式上等不同方面的科学转换,确保能够让目标语读者用户能够轻松了解译文想要传递的真实含义。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说过:“翻译工作者在进行原文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译入语的语言,促使能够让读者用户简单理解和认可接受。”他提出的“交际翻译”观点要求翻译工作者需要科学准确传递出原语言文化内容的含义,避免译文与原语言内容含义产生较大的差异,引起目标语读者用户的误解[2]。“交际翻译”观点与现代生态翻译学的观点存在相似性,两者都要求翻译工作者需要忠实于原文内容,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选择应用最为恰当的翻译方式,促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语言转换,方便广大目标语读者用户进行轻松阅读理解。
《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工作,翻译者需要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将目标语言翻译得更为简练与深刻,同时需要体现出原文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对《黄帝内经》中的“阳明脉衰,面始焦,发使堕”这句话进行英译时,首先要了解到该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人一旦到了三十五岁,人体内的阳明经脉气血就会呈现出慢慢衰弱的情况,并且面部会开始变得憔悴起来,头发也会逐渐脱落”。从语言维度进行英译,该句话中的文化负载词“阳明脉”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经脉,翻译者可以通过直接采用音译方式将其翻译成“Yangming Channel”,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特色,还可以有效加深读者用户的印象。而如果是采用意译方式将其翻译成“thesunlight deteriorates”,这样的翻译会给目标语读者用户带来一定的困扰,无法轻松了解到“sunlight”所指的真实含义。
又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到《黄帝内经》中的“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句话时,要正确了解到原文含义,并对句中的“肝气”“筋”等文化负载词进行科学翻译。在中文语言环境中,“肝气”通常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指的是病症名称,是患者自身肝气疏泄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病症;另一种含义指的是生理名词,即人体肝脏的精气与功能[3]。在该句话中“肝气”是第二种含义,因此为了很好保留住原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特色,可以综合利用音译+注释的方式,将其翻译成“Ganqi(Liver-Qi)”,该种翻译策略能够让目标语读者理解起来更为生动形象。而在文化负载词“筋”进行英译时,翻译工作者先要了解到其并不是现代解剖医学中的一类术语概念,还包括了人体韧带、肌肉以及肌腱等,翻译者需要科学结合上下文含义,将其合理翻译成“musculature”。
(二)文化维度对《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阐释
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会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不同语言势必也会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当翻译工作者在对《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转换,确保自己所翻译出来的内容能够被目标语读者用户所接受和认可。与西医相比较,中医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特性和人性化色彩,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实践英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注重保持翻译工作者的真实性,还需要重视还原、体现出中医文化独有特色。
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到《黄帝内经》中的“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胃,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句话时,要正确了解到文化负载词“痿厥”实质是指气血厥逆,主证会导致人们痿弱不收。为了向目标语读者正确阐释该中医文化负载词的内涵,翻译工作者可以综合采用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将其科学翻译成“Weijue(dysfunction weakness and coldness of the limbs)”。而不能只是通过字面意思将其错误翻译成“impotence”,也就是阳痿虚弱,而该含义并不符合原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4]。又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到《黄帝内经》中的“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时,该句话存在着多个文化负载词,分别是“消”“隔”“水”。其中“消”在原句中的含义是消渴,指的是人体糖尿病出现的一种症状。“隔”在原句中同样是一个症状名,指的是人体出现气塞阻隔的症状。“水”指的是水肿的情况。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时,需要站在文化维度进行科学有效分析,结合原文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英译。首先,在“消”这个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可以采用意译加注释的方式,将其翻译成“Xiao(thirst disease or diabetes)”,这样能够方便目标语读者用户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准确传递出原文内涵。而如果将其翻译成“digestion(消化的意思)”,则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用户的误解。在对“隔”这个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时,考虑到要符合原文含义,翻译工作者可以将其翻译成“Ge(difficulty in defecation and urination)”,这样的翻译比较到位。而在最后一个文化负载词“水”进行翻译时,翻译工作者不能只是通过字面意思将其翻译成“water”,这样会造成目标语读者用户的误解,将其当做成生活中喝的水。实际该文化负载词在原文指的是“水肿”的含义,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中医文化负载词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含义,从文化维度将其准确翻译成“edema”,这样才能够保证目标语读者理解到的意思是符合原文含义的。
(三)交际维度对《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阐释
在《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每个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到译文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有效转换,还必须关注到交际维的交换,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翻译的作用。因此,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与不同学习层次下的交际群体,需要做出合理正确的翻译行为,一方面要让目标语读者用户轻松掌握理解原文内容含义,一方面则要保持高度对等性[5]。交际维度下的翻译工作作为一种具有交际属性的过程,其往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发生的,翻译工作者需要将源文本看作信息,而不只是一种语言单位的简单组合。
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到《黄帝内经》中的“北方为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肺,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这句话时,该句话存在着三个文化负载词,分别是“肾”“肝”“肺”。通常情况下,对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产生阅读兴趣的读者往往是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的,他们热衷于去深入学习了解中医知识文化。因此,当翻译工作者站在交际维度层面进行翻译时,需要尽量在中西方国家医学文化之间科学找寻到对应语,这样有利于提高目标语读者用户的学习理解水平。翻译工作者可以科学参考西医的概念将其对等分别翻译成“kidney”“liver”“lung”,这些英语词汇是西医中常用的专业解剖术语,大致意思是能够与原文含义保持一致的,能够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作用[6]。又比如,当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到《黄帝内经》中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时,该句话出现了“鬼神”这个文化负载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鬼神”是作为一种信仰,该种传统信仰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民间社会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恶劣自然环境下,产生的风雨雷电、洪水猛兽,致使人们对鬼神产生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利,会借助虚无缥缈的鬼神思想对人民进行管理,从精神意志上控制民众。中国的“鬼神”就相当于西方文化体系中的“神灵恶魔”,因此站在交际维度下,翻译工作者可以将其翻译成“demons and the gods”,利用西方类似存在的事物去替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事物,这样能够方便目标语读者用户的阅读理解,同时在交际维领域得到良好的实现。而如果是为了凸显出中国“鬼神”传统思想的观点,让西方读者认识到“鬼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作为一种迷信的存在,翻译工作者可以将其翻译成“superstitions”,这样读者就能够理解到该词汇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迷信。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英译实践,不仅能够为《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拓宽思维视角,还可以从不同维度分析转换原文内容,方便广大目标语读者用户的理解记忆,极大程度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