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30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师

胡 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智慧课堂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借助现代技术来搭建一个合适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课堂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的新方向。智慧课堂的智能化、灵活化、交互化的课堂特点也为教学环境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课堂的中心始终是学生本人,而新课改的发展也以学生为中心,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也以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为目标,实现着智慧学习。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环境作为智能课堂的核心,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学习和能力评价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这一套自上而下的数字化管理,也有利于解放教师的双手,不用做重复性的数据收集及数据统筹工作,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精进自己的教育知识,巩固自身的教学心态。教师依靠智能化的管理,有利于进行实时的过程评价管理,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进度来调整教学策略,实时的跟进课堂,分析好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通过智慧课堂的分析,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个人化指导来改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对自己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打磨教学的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的教学水平。

1.2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价。智慧课堂的平台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来提供客观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能有力的避免因教师的主观性而做出的片面性评价。在传统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所依据的数据都来自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数据视而不见,这样不利于对学生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也不能及时的发现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问题。通过智慧课堂的平台,可以追踪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动向,能根据全方位的数据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智能化的评价技术,可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并且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也为教师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偏科的情况,而智慧课堂的平台所提供的数据可以更直观的展现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教师依据数据所提供的情况,也可以直接的对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解决偏科的问题。长此以往,智慧课堂将有利于对学生的成绩数据、作业数据以及在线学习数据进行全面化的客观分析,不断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

1.3 有利于为学习者构建深度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通过持续性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总体反思,这有利于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网络的完善,促使学习者最大程度的提升自我的认知与情感投入,建立稳固的知识概念网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者,智慧课堂也为学生脑海中的情景提供了再现的技术支撑,为解决应用类与实用类的逻辑问题提供了多维度的情景再现,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完善逻辑思维能力,达到对知识的深层认知。再者,智慧课堂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直观性与先进性的特点,为初中生物的课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初中生物需要认识动植物的器官、内细胞再生等问题,这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深层次的教学,而智慧课堂的技术支持则最大限度的为初中生物的教学提供直观的数据呈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初中生物的知识点,促使学习者的自发概念系统向科学概念系统进行转变,帮助学习者快速的进入深度的学习状态,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概念的转变及情感的升华。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2.1 加重教师的负担。智慧课堂在一方面为教师减损了数据收集、统筹的时间,却在另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有些教师认为课堂要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视频,还要分析学生的课前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学反馈,甚至课后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反馈,数量多且操作起来复杂的教学工序拉长了教师的准备时间,也不利于教师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再者,有些教师并不擅长于数字化的教学课堂构建,会更加愿意呆在舒适圈里继续以传统型的课堂进行教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没有深入人心,那么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会逐渐的变成形式化的空壳,白白的增大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不利于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2.2 学生的积极性不足。智慧课堂注重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合作探究、案例分析与互助学习都是智慧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但事实上,有些学生对于合作环节的积极性不足,参与度不够,对于合作型的教学课堂适应度也不足,继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下降,不积极的参与讨论,而还是依靠自己的传统方式进行学习,大大的阻碍了课堂的推进。对于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而言,主动的与他人交流、答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很好的扩大合作型所带来的优势,甚至对学生本人也产生了不少的阻碍。这样的阻碍如果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会严重的影响到课堂氛围的构建,影响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从被动学习改进到主动学习,教师如果不加以重视,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也会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前途上来。

2.3 智慧课堂平台的功能不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智慧课堂中所承载的教学资源海量,但大部分是冗余的资源,教师难以从中挑选出自己适合的课堂资源,也不能有利的将智慧课堂的平台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也没有结合学校教学的需要。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深化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久而久之便会放任一边不闻不问,智慧课堂的平台资源也慢慢的被放置,继续成为冗余资源。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师而言也没有可利用的余地。除此以外,智慧课堂的设备功能繁杂,对教师的操作能力较高,大多数教师的接受程度不一,继而对于新引进的智慧课堂设备的使用率整体偏低。智慧课堂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功能,长此以往逐渐变成被放置的资源,也白白的浪费了学校的投入成本,也没能改进学校的教学。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综合教学能力。智慧课堂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操作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学会以数字化的教学方式来优化教学课堂,构筑数字化的课堂网络。因此,学校可以专门开设基本的智慧课堂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提高教师对于智慧课堂的操作能力,学会从海量的数据中挑选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资源来辅助、完善个性化的课堂建设,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灵活化与交互性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学校所举办的教学研习与相关的座谈会活动等等,自觉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力,学会基本的智慧课堂操作,能通过智慧课堂的平台来完成数据的收集、统筹以及后续的分析,利用海量数据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性客观评价,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与过程,建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结果导向,采取现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互动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再者,智慧课堂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学习、能力评价等活动阶段,教师同样也要学会相应的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操作,完成以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与知识目标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互动情况、课后学习状况与基本能力进行学情分析,掌握好学生上课的总体进度,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来对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精准的改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定,通过智慧课堂所提供的技术与手段来优化教学课堂,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后学习方面,课后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扩展,也是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设置对课堂知识点扩展应用的练习,通过智慧课堂搭建可以进行课后答疑的平台,依靠线上答疑来有效的利用时间,帮助更多的学生答疑解惑,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资源的回顾、练习来由浅入深的解决在课堂上未消化完全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上的知识,掌握知识目标。

3.2 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活动。要有效的提升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就需要设计以学生为核心、依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的教学活动,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突出“智慧课堂”的“深度体验型”模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没有参与意愿的学生,通过指导、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参与进小组讨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小组所分工的任务来自主的收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为小组制定可操作的计划、策略提供重要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构筑自信心,不止于小组合作,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设计一些有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的情境活动,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譬如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动植物观察记录,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在最后进行资料的整合,完成动植物的观察记录与行为研究。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都能从自己的任务中感受到知识探究的乐趣。这样的深度学习探究模式也能依靠智慧课堂发挥最大的优势,教师通过收集每位同学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成果进行学情分析,更全面、直观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小组活动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3.3 创新教学技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以黑板为主,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也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智慧课堂为教师突破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崭新的方向,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探究出更有效、更崭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现有的学习限制,提升学生的学下效率。譬如,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新形式来进行教学,微课以短小、信息量密集、通俗易懂的特点在各大教学平台流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寻找、或者制作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微课,将微课有效的导入课堂中,有利于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寻找简单概况本节课所教内容的微课作为课前导入;在课程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寻找能够高效总结本课课堂的总结性微课,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熟悉、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另外,在知识巩固阶段,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微课放进智慧课堂的平台上进行资源分享,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体系,有效的为学生梳理好基本知识,为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梳理。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任务的发布,采取更为立体的方式进行互动,进一步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教师端为学生发送相应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空余对学习任务进行时间分配。在线上平台上,教师可以发放检测卷、复习卷或自我反思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及时的根据学生的总体状况来调整教学策略。再者,线上平台还可以提供讨论的区域,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讨论区进行问询、答疑与解惑,及时的解决好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的问题。学生也能通过讨论区来更好的掌握知识,补充课堂上的学习进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建立线上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咨询、解答渠道,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公众号中进行课堂的知识延申,为智慧课堂积累更多的素材,补充课堂的不足,提升课后阶段的教学时效性,进一步的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进行探讨。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成果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快捷、便利的功能,为构建数字化、智慧化的校园教学活动提供着重要的科技支撑。教育与教学上呈现新的变化,也突破了许多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弊端,让教与学的关系更为的和谐、统一。教师应充分的认识到智慧课堂的重要性,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掌握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互动性,构建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环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美育教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有智慧的羊
圆我教师梦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