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奏”响奥尔夫乐器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30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课乐器

杨 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1155)

引言

相较于传统的音乐课,现代音乐课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再是以前那样老师一遍遍教,学生一遍遍学,一节课下来,老师疲劳,学生也会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当代音乐课应该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演唱表现音乐,更可以使用声势律动,乐器等来表现音乐。本文就奥尔夫乐器相关知识及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的重要性做简单介绍。

1.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及分类

1.1 奥尔夫乐器的产生。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中使用的乐器,称之为“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的产生是基于ー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奥尔夫认为学生通过自己奏乐,通过即兴演奏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音乐可以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来表现。

1.2 奥尔夫乐器的分类。奥尔夫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木质类:双响筒,木鱼、蛙鸣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长音。

散响类:沙锤、串铃等,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有共鸣声,音量较大。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碰钟等,有延长音,清脆。

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音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音铝板琴,声音清脆的小钟琴等。

2.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2.1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国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之一就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理念,可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想与所感,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和发展的空间。而音乐教育更应如此。音乐课对学生而言,它的发展空间更大,更广。小学生的想象力总是出奇的丰富,他们总是能够给老师带来自己一些独特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见解,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大胆对音乐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音乐。也要充分保证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比如在学习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歌曲《铃铛舞》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就是教师直接弹琴或者播放音乐让学生进行演唱,而学生学完之后除了会演唱歌曲,他们根本不知道铃铛舞对于少数民族-苗族的重要意义,也感受不到铃铛舞带来的乐趣。如果能在教学中首先加入奥尔夫乐器中的串铃来为歌曲伴奏,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苗族儿童边歌边舞的快乐心情,学生自身也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在这一刻仿佛也成为了苗族的儿童。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营造的氛围,这也为他们学习歌曲的演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使用奥尔夫乐器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理解音乐,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一遍遍的带学生演唱。这样的音乐课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带来的魅力,对音乐也能够更加喜爱了,不会在音乐课上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了。这样的音乐课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落实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2.2 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表现欲望。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上,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把心思,把注意力放到音乐的学习上。如果每一个学生对音乐学习都能有自己的想法,才会使音乐课堂丰富起来,不至于枯燥无味。我想那样的音乐课堂才会是精彩的,才是创新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所以他们总是有好多莫名奇妙的想法,想在课堂上表达。奥尔夫乐器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奥尔夫乐器类型丰富,每种乐器类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且都比较的简单易学。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通过使用这些乐器,学生们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演唱歌曲了,他们可以进行音乐活动,进行音乐游戏了。对于那些平时音乐课上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或者是对唱歌不太擅长的学生也能起到一个很好吸引他们学习音乐的作用。每次使用奥尔夫乐器,学生们都非常的开心,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他们强烈的想表现自己,他们对这些乐器充满了新鲜感,充满了好奇,每当我问谁想使用乐器时,他们都迫不及待的举手。所以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不能让这些乐器成为摆设,要充分发挥乐器的使用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每次都是单纯的教唱歌曲,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的,这样无疑会影响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2.3 亲身实践,增强学生音乐体验能力。音乐是一门对体验性有很高要求的学科。音乐课上学生只有真正的体验到了音乐,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映像,而通过使用乐器尤其是奥尔夫打击乐器,学生在音乐课上体验能力能够得到很好地锻炼,再也不是只动嘴,不动身体的学习音乐了。现在小学音乐课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注重知识讲授,忽略对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老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演唱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如果学生有唱不准的地方教师就带领他们反复地演唱,直到唱准为止。从不重视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深入体验,从而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其实,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都是在一次次的音乐实践中慢慢提升的,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音乐,可以用奥尔夫乐器搭起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增强体验音乐能力的桥梁。比如在学习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夏夜》这首歌曲时,可以通过使用响板,双响筒,三角铁等乐器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如果仅仅是教师口头上告知学生歌曲的节拍,学生是无法真正体会三拍子律动的。音乐课讲究的不仅仅是聆听,更重要的还有感受,教师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再比如一些不方便表现的声音,如雨声,除了下雨天我们能亲耳听到雨声以外,我们还可以用沙锤的摇晃来表现小雨沙沙的声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歌曲的意境,这无疑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进而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

2.4 促进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与别人合作,我们可以完成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合作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学习方法,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体验音乐知识。如果音乐课只是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模式,学生在音乐课上就会逐渐丧失与人合作的能力。奥尔夫音乐很注重打击乐的练习,学生在玩打击乐器时就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玩,而需要分小组或多人参与合作,共同合作互动表现一首乐曲,大家合作互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音乐课涉及打击,律动,表演,歌唱,创编等多方面内容。这些环节的安排都离不开学生的密切合作。比如打击和歌唱两个环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学生用奥尔夫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歌曲。在歌曲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采莲谣》的教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会演唱歌曲之后给乐曲加入打击乐器,比如串铃来表现三拍子的律动,让学生体会伴奏和歌唱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分组,一组演唱,一组伴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商量、讨论,如何更好的合作表现这首歌曲,长此以往的锻炼之后,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得到大大增强,同时也能够清楚地了解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地提升,真可谓是一举两得。除了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增强师生的合作意识,师生用不同的乐器,用相同的节拍或者不同的节拍来为相同的歌曲伴奏,彻底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教学模式,新型音乐教学模式对他们的生活,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够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2.5 解除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这教育理念不断变化,社会对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就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创新。作为教师首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音乐课更是如此,因为音乐课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能固步自封,非常需要创新思维的支撑。音乐课需要鼓励学生能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音乐进行自主创新。而在音乐课堂使用奥尔夫乐器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让课堂变得即兴性,能够实现创新性,从而让音乐课变得不再那么的死板。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的思维束缚在自己提前预设的教学框架内,要鼓励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音乐,对音乐作品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和研究。不仅如此,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贬低学生的音乐创作。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传授者,师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他们有表现的欲望,有创新的想法,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学生的合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发挥其非凡的才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并且宽容学生的创造,要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创作。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形式都不是固定单一的。尤其是音乐课,歌曲我们可以演唱,也可以用舞蹈,用乐器来表现音乐。作为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用歌唱以外的其他形式来表现音乐。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演唱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利用奥尔夫乐器可以把我们想要表现的音乐呈现出来,比如用串铃可以表现闹铃的声音,用双响筒可以表现马蹄的声音,用蛙鸣筒可以表现青蛙的声音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那些对乐器使用擅长的学生,充分利用还利用好乐器,对音乐进行创编,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学生除了可以聆听一切事物真实的声音,也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身边的乐器表现,模仿这些声音。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大胆创新,这也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更加喜爱上音乐课。

3.总结

在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从当今的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采用奥尔夫音乐尤其是奥尔夫乐器变革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对于小学生现阶段乃至以后的音乐学习和成长都非常有利,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值得持续应用。使用奥尔夫乐器贯穿于整节音乐课,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虽然我们的乐器资源有所限制,不能做到人手一件相同的乐器,同时奥尔夫乐器的运用可能不是太过成熟,但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在小学音乐课上进行实践,奥尔夫乐器的使用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因此,我相信奥尔夫乐器教学一定会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越来越普及,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在音乐课上轻松“奏”响奥尔夫乐器。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课乐器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学乐器
喜欢的课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乐器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众生相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