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多元教育之理,达“减负增效”之旨
——减负增效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2-11-20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闾井镇中心小学年崇德

家长 2022年18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核心作业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闾井镇中心小学 年崇德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信号灯,指引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而教育又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大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开展教育评价的改革,匡扶教育方向和优化教育内容。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中,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被扭转,构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体制,消除了“五唯”的顽瘴痼疾。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得以改正,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以及学生的多元成长。“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主体中,丰富教育中人性启迪和思想启蒙的内容,通过培养具有独立意识、良好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来恢复教育生态,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关键。在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应该把握好教育风向标,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教育基础性,再加上教育内容较为抽象,难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但是,传统灌输和机械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教育,所以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转变教育理念与创新教育方式。在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的核心政策支持下,数学教师需要融合多元的教育理念,实现育人的根本目标,做好教育主体的核心转变,把握减负的根本任务。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的热血恢复教育生态,构建公平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减负增效的实践中让孩子拥有更快乐、充实的童年。

一、达“减负增效”之旨的教育原则

(一)把握育人的根本目标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改革导向下,我国的课程教育目标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更加注重育人的核心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校去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认知论的问题,从建设灵魂的角度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这一核心也恰恰是减负增效之旨的根本教育原则。

(二)实现多元成长的根本目的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坚持面向学生的,只有做好因势利导,并且构建一个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体系,才能切实地将学校育人的根本功能发挥出来,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落实减负增效的核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将教育的目标转移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使教育氛围更加和谐,也能切实地做到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目标的弹性化、层次化,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做好差异化教学的根本,也是落实减负增效理念的核心原则。

(三)教学理念不断地与时俱进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其教学的敏感性使教师更能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程能力作为支撑,而在提质增效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师给予了自己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定位,在迎接提质和减负的挑战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而教师的自我发展内驱力就会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为新课程的改革、教育评价的改革、提质增效核心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动力。由此分析,教师课程能力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与时俱进是减负增效理念落实的首要任务。

二、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一)课程建设没体现联系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也绝对不能故步自封。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闭门造车”却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由于现行评价体系还未能得到彻底的改变,片面追求分数仍然是现阶段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部分数学教师从分数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学实践,在工具性价值取向下,数学课程的建设极为单一,往往是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些满足学生需要且能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的知识,没能纳入考试系统中,导致其游离于数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外,致使数学教学不够灵活,传统教学方式未能转变。

(二)教学目标未体现多元性

因为现阶段的教育评价体系还没有得到及时完善,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指标。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并没有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没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创设更多元的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课程的建设也没能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相结合,教学功利化和片面化现象严重,使教学目标局限在了学生的成绩之上,导致教学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徒增。

(三)教学实践没体现引导性

因为部分教师受传统课程管理体制惯性的影响,在教育观念上较为保守,缺乏了师生之间主体转换的勇气与信心。教师往往是从自身出发进行教学的灌输,学生没能在自主分析中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所学内容的认知较为抽象。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制约了“双减”政策的落实,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减负增效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一)把握减负的核心

要想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的,首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减负的核心,从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实现心理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减负。

1.从趣味性课后作业出发实现心理减负。传统的作业设计是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往往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认识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大量的作业内容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较强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要想把握作业设计的核心目标,从课后作业的形式上出发,创设更具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实现学生心理上的减负。例如,教师可以转变传统书面上的作业形式,采用一些口头式作业来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课后作业与传统的作业形式不同,需要学生交换自己的思维,并在思维交流中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对所学内容的延伸。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多道课后习题,然后让学生先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习题错误,就要结合问题的具体情境来进行解释。例如,在小数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口头作业的形式来分析0.3与0.30哪一个更有意义。这就需要学生对小数的性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能用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来讲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既转变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也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实现了学生心理上的减负。

2.从实践性课后作业出发实现内容减负。要想结合减负的核心理念来设计一些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就必须体现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以及手脑并用的核心理念。消除以往简单机械的作业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后作业的实践中,并且能在动脑思考中完成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的数量虽然减少,但是能切实地保障作业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动脑思考性的书面课后作业内容,从内容出发实现课后作业设计的减负。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通过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整合来进行具有联系性的课后作业设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立体的知识体系,在此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后作业的实践性和动脑特性来进行设计。例如,让学生通过对多边形学习的启发制作一个数学小报纸。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思维,通过图画的形式,结合已经学过的多边形来进行报纸的设计。在此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重点记录下来。因为此书面作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对美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整个课后作业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同的。教师就可以结合丰富的作业内容来进行点评,或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既使其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认知所学内容,也在不同内容的探讨中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二)紧握增效的关键

减负与增效是一个一体化的概念,教师不要只提减负,还要从自身的课程能力出发,实现课程的增效,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且更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1.从信息化课堂建设出发实现教育增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采用更具有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则很好地符合了这一概念并合理地继承了传统课堂的教育模式,尊重了学生主体性,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既能及时且准确地传达信息,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来进行资源的拓展。是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教育体系的根本方法。在信息化课堂建设中,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课堂导入出发实现知识点的整合。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弄清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且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着重分析并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配套习题等方式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在此之后,教师要利用电子白板教育工具来将所学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且利用电子白板来进行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例如,在电子白板上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用红色标注,对概念知识利用波浪线等形式画出来。也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通过拖动、放大的形式使其对核心概念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提高其融会贯通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教学灌输向自我感知转变。结合信息化的课堂建设来做好教学的引导,也通过更高效的教学引导来实现师生之间主体的转换,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2.从融合性教学体系出发实现教育增效。从上述问题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建设没能体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单一的课程内容,也没能构建一个更加多元的教学体系。而课程建设的多元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减负增效目标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沟通互联,实现在学习数学时能巩固其他内容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分析数学内容,实现其数学思维的成长,也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教材中“数学好玩”部分的“滴水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并计算出一年的漏水量。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围绕着怎样节约水资源来进行数学跨学科的教育引导。例如,针对水龙头滴水这一现象与学生共同设计节水器。因为需要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中,能结合节约水资源的核心,提高其节水意识。这样的教学引导实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为其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在落实高效课堂建设的同时,也实现了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的根本教育目标。

(三)落实体系建设根本

1.家校合作共建立体教育体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将减负增效的核心教育理念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校关系,并且能从自身出发更好地落实减负增效的核心政策,体现教学之间的互通性,以更好地辅助教学开展,以此来保障教学的效率,实现减负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发展性的课后作业,可以结合家庭教育来进行作业体系的构建。例如,引导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帮助学生养成仔细完成作业和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还要与学生家长共同探究生活中所存在着的一些数学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家长让学生实践数学知识。例如,让学生利用条形统计图来计算家中的平均用水或者用电量。最后,教师还要利用微信或者QQ等APP来进行及时的沟通,让学生家长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并消除家长以分数为纲的观念,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双减”和减负增效的教育改革中。

2.互联网教学实现即时性监督。现阶段的教学越来越关注于线上教育的开展,线上教学能消除传统教学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同时还能与线下教学构建起一个更加立体且具有资源延伸性的教育平台。在减负增效的核心概念下,教师也需要利用线上教育来实现线下的课后作业监督,构建起一个及时监督性、立体性的课后作业体系,既减轻学生课后作业压力,也保障课后作业质量。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对百分数的应用资料,并对生活中一些需要用到百分数知识点的问题进行解析。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上传到线上或者教学APP中,并对百分数的应用难点进行分析。此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对学生上传的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也可以针对其问题进行及时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构建起一个线上与线下且能进行教育平台延伸的课后作业体系,并在教师的及时监督与及时解答中引导学生实践和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结语

总之,新教育政策的提出和推进回归了教育初衷,让每一名学生接受到了更加公平的教育。而“双减”在于实现了素质教育培育完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一线出发,不断地深入“双减”核心,并在减负、提质、家校合作多个角度构建更加科学和立体的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在更广阔、更轻松的平台中自由飞翔。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核心作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作业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