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绿色种植活动

2022-11-20■屠

初中生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蒜瓣大蒜种子

■屠 敏

通过学习苏教版七(上)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内容,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体系,通过栽培一种植物,观察到了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但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大蒜,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蒜叶和蒜瓣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经常见到;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蒜叶和蒜瓣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知道的学生也大多错误地认为蒜瓣是大蒜的种子。因为“植物的无性生殖”这一重要概念对于该学段的学生来说是断层的,所以笔者选择蒜瓣作为种植对象,旨在让学生亲身实践,在质疑中发展科学思维,展开科学探究,构建生命观念,形成重要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情境激趣,感受生命之美

在大蒜种植活动之前,笔者事先收集了生活中一些常见植物的开花图片和视频。学生在图片和视频中感受到花开的神奇和美丽,也激发了日后对生活中常见植物生命现象的关注。笔者顺势展示蒜花的图片,其美丽的形态得到了学生的赞叹。接着笔者询问学生这是哪种植物的花,教室里鸦雀无声。笔者拿出了一个蒜头,在一片感叹声和惊讶声中,引出大蒜种植活动。在种植过程中,笔者还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种植的大蒜的发育状况进行评奖。

学生对于大蒜最直观的体验是其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因此,大蒜被大多数学生嫌弃。笔者巧妙地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了大蒜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美丽的蒜花,以此激发学生感叹生命之美;接着又以竞赛的方式展开大蒜种植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种植的兴趣,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思维探导,构建重要概念

因为学生已体验过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整个种植过程,所以在大蒜种植过程中,笔者建议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种植的指导。

教师应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对比差异,发现问题。比如:蒜瓣的头尾正反,蒜瓣在泥土中的深浅,蒜瓣外面的皮是否要剥掉等。教师应允许学生多样化地种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种植经验。

教师只需做学生的引导者,如在蒜瓣冒出小绿芽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浇灌牛奶的照片并抛出问题:蒜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哪里?大多数学生回答泥土。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泥土这个变量展开探究。学生设置对照实验,将一组蒜瓣种在泥土里,将另一组蒜瓣种在水里,每天跟踪观察这两组蒜瓣的发育状况。还有些学生回答种子,教师继续追问:蒜瓣是大蒜的种子吗?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解剖观察蒜瓣的内部结构。结果,学生发现蒜瓣不是种子,而是鳞芽。接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蒜瓣被称为鳞茎,是由变态枝条发育而来,蒜瓣是大蒜的营养贮藏器官和繁殖器官。学生基于自主实验探究结果得出蒜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蒜瓣,并根据大蒜的营养器官——茎繁育新个体的方式,进而得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三、学以养德,塑造优秀品格

在大蒜种植过程中,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始于观察发现。学生将持续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不同方式记录、呈现,有助于在种植过程中及时分析、判断。然而,很多学生在种植初期表现出浓烈的观察兴趣,但随着大蒜缓慢的生长发育而造成积极性下降。笔者建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并对优秀的日记进行展示和课堂交流,以此增强学生对观察的坚持力。

在蒜叶逐渐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蒜叶生长得最快,偷偷把其他学生的蒜叶掐头变短,此行为给生物学的德育渗透提供了情景剧的原型。教师巧借情景剧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在大蒜种植后期,学生发现有些蒜瓣的中下部纵向裂开,里面还有着一个小蒜瓣,但经过持续观察发现,这种小蒜瓣缺乏持续生长的生命力,很快枯死。活动结束后,笔者不止于活动的评奖,更关注活动带给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有感而发,写下了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文字。在学生品格养成的过程中,教师更应给予学生生命的指引,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生物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应当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并及时给予有效指导,使观察记录贯穿始终,最终让学生在收获发现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猜你喜欢

蒜瓣大蒜种子
桃种子
大蒜养生法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防病抑咳话大蒜
大蒜生长日记
An Affair to Remember
可怜的种子
蒜宝宝不好惹
砸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