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议题式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11-20姚亚平

初中生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议题法治道德

■姚亚平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推陈出新,适应新时代发展规律的创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议题式教学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然而,部分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模式时,没有注意方式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本文将探讨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如何开展高质量的议题式教学。

一、深度挖掘教材,设定高质量的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为了开展高效高质的议题式教学,教师首先要确立优质的议题。深刻的道德法治理论是需要一定的表现形式去呈现给学生的。教师需要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以及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等信息来对理论内容进行转化,将其表现为议题的形式,并在挖掘教材内容的同时确立优质的议题,以此协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的理解。议题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路径和思考方向,倘若议题有所偏差,在设定上不够合理,那么学生的议论过程将基本趋于无效化,学生也难以通过议题式教学取得预设中的收获。如果教师不在议题上付出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和评判,而是围绕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随意设置一个主题,那么议题式教学很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进行深度挖掘,详细分析教材中适合被引申为议题的内容,将教材的教育意义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开展高质量的议题式教学。

以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为例。教师要想开展高质量的议题式教学,首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探究合适的议题。本课的核心思想是网络对世界的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本课知识后,能够客观地、辩证地去看待网络,将网络对世界的正面、负面影响统统分析出来,并由此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基于此,教师可以以“网络游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展开教学。这个主题既能激发出学生的议论兴趣,迎合学生的交流喜好,又可以使学生以小见大,通过网络游戏对生活的影响来学习本课的核心思想,深入探索网络对世界的影响。

二、创设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议论状态

为了开展高效高质的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的理解程度,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品格、道德等素养能够在学习了教材知识过后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在实际生活中切实践行,教师就应当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去为学生创设议题情境,帮助学生进入所设主题的氛围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辩论热情和专注度,使得议题式教学的质量显著提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讲故事以及引入生活元素等方式来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情境,并在学生的议论过程中适当地指引,避免学生脱离情境,从而保证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为例。其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如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以及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鲜活素材,并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与法治理论。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引人深思的要义。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挑选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接近的场景,如将“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设定为议题,并通过教学语言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勾起学生因公共场所嘈杂而烦躁的情绪,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并围绕此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如此一来,就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议题式教学氛围,并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划分小组,提高课堂议论的效率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的道德观、情感观以及价值观等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学生对法律和政治常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议论小组的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去进行讨论的,且议论小组是一个有机整体,成员之间是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化学作用”的。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并由此合理划分小组,进而提高议题式教学的成效,推动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为例。当教师要围绕本课核心思想开展议题式教学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科学合理地划分议论小组。教师可以将能言善辩的学生、法律常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思维缜密的学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端正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使得各小组内成员间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相互之间学习彼此的优势,通过对方来看到自身的不足,并使得小组在议论过程中能充分地分工合作,进而提高议题式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深远意义的学科。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应用议题式教学方式。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深度挖掘教材,选择优质的议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还需要科学划分小组,从而使议题式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

猜你喜欢

议题法治道德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