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20黄静波
黄静波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国光中学 福建 泉州 362321)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不够是突出问题,听课不认真不自觉的情况时有出现。虽然教师通常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总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自然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总结或探究。这一现象的产生,往往与教师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关。又因为很多教师过多地突出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结果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主动和有效的学习也就不难理解了。基于此,对于广大地理教师来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和合理的实施好问题式教学策略,以便让我们能拥有充满生机活力而又高效的课堂。
1.高中地理课堂突出存在的老问题
1.1 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关键知识,而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状态:被动地在课堂上吸收教师的知识,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被动地解决地理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继续这样的教学,就会发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能在课堂内外积极创新,学习也处于低效状态。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不愿意或害怕向教师询问课堂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这样,长期的积累会降低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1.2 教师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在高中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进入他们理想的大学。因此,在这样一个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缺乏创新,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也不能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而且这样的地理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在这样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基本上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书本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追求一种理论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实际上地理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操作能力的地理课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
2.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若干应用
2.1 巧借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地理感兴趣,尤其是在课堂介绍方面。只有当学生在课初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我们才能使下一次地理学习顺利进行。在地理课堂的介绍中,我们的老师可以使用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这些问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进入我们的地理课堂。例如,在进行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中《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在导论环节,我首先关注了《台海使槎录》中台湾与福建早晚风向的差异,并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示意图,说明“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引导学生在上午和网上绘制海峡两岸风向的差异。老师问:(1)为什么海峡两岸的风向每天的变化是相反的?(2)这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通过教师设计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和思考海洋和陆地不同加热条件造成的气压差异。从认识气压的差异入手,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 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创设地理情境。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这样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地理的思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想学的知识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上探究地理知识的具体内涵。为了实现这一具体应用,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帮助我们的地理课堂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地理情境课堂就让学生不再感到枯燥,可以主动参与我们的地理学习。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一章时,老师可以创造这样的情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夜晚,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可以看到星星。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体。你还知道哪些天体?学生会将根据老师的问题给出一些答案,如牛郎星、织女星等。然后老师将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回答:视频中的天体是什么?学生将在多媒体的引导下打开自己知识的大门。他们会给出这样的答案:闪烁的星星、移动的行星、人造卫星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专注于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知识与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联系起来,然后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
2.3 教师要注重把握问题的层次性。采用在问题式教学法时,教师在设计中必须注意问题的巧妙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从浅到深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这个高效的地理课堂中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然而,由于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不同,这导致了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效率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必须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地理教学,为学生设置一些不同程度和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并受这些问题和发散思维的驱动,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理解和澄清自然增长与物质驱动的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决定的,然后老师问:从时间的角度看,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地理曲线统计的步骤和常用方法,并自行总结:世界人口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通过设置这些层次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激发学习地理的思维,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2.4 在问题式模式中,教师要主动给予指导。在我国地理课堂的在问题式题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反思地理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然而,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模糊的地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此时,我们的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疑问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而进行高效的地理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一章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高中知识,目前与初中知识没有联系。一些学生对天体系统的水平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存在疑问。鉴于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上的图片和视频来解决。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巡逻。对于一些理解力差的群体,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和示范。在学生合作讨论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老师可以及时补充学生的答案,并要求其他学生复述以加强认识。
3.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实践中体现的优势
3.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在我们以问题式为基础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我们教材的内容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水平,使学生在问题的刺激下能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而且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他们的地理学习思维一直是发散的,不受传统地理课堂的限制。
3.2 转变教师的思维,让高中地理课堂得到创新。基于问题式教学不同于我们以前的普通提问。它强调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水平和教师提问的时机。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改变教学观念后,教师可以对传统地理课堂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和相关创新,为学生创造相关的地理情境和相关的课堂活动。这样一个新的地理课堂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极大的兴趣。
4.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4.1 巧妙设疑,激发高中生地理思考兴趣。运用问题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核心问题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高中地理知识,由于其复杂性,教师直接提问,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并巧妙地设置疑问,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和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更加生动的问题情境,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充满活力。
4.2 分组探讨,带动高中生深入探究地理。与让学生独立思考相比,小组讨论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表扬和奖励准确分析问题和答案的学习小组,以便更有效地促进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并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当然,教师还应注意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小组探究问题的设置,从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其在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和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开展《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解了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和开发条件等地理知识后,分组讨论:“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地形特征是什么?‘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是什么?建设绿色东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什么?”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让他们先分组讨论。然后,老师要求每个研究小组分别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答案。此外,学生可以通过投票选择最佳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在投票过程中,老师应该解释投票规则:“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投一票,但他们不能为自己的小组投票。”之后,教师将奖励和表扬得票最多的小组。同时,让获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形成过程,这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并对相关地理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探究欲得到同步有效的激发,将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效。
4.3 组织实践,知识内化。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实施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应尽量避免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面向生活的实践。这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实际教学效果。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的学习,学生们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不难理解,水资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完成本节的教学后,我立即安排了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在线数据访问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情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更加辩证地分析水资源的利用方式,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观。
4.4 教师点拨,综合地理评价。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指导学生完成自主知识探索活动时,教师应及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综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炼关键点,并用简单的术语进行解释,这通常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到终点的作用。同样,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为例,在学生们根据教材内容初步分析出事故沉船的原因与洋流有关后,我带领学生们做了更深入的分析:拉布拉多冷流向南,冰山有时会在洋流中移动。此外,这股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交汇处会形成海雾,因此增加了船舶行驶的难度。最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艘船沉没了。最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更加紧凑,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知识内容上。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系统的理解,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5.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实践总结
5.1 情境式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地理教学,属于延伸教学。因此,在高中阶段,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的持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领域建立长期的学习基础。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情境应用路径主要体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帮助学生思维发散。这一点描述如下: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致力于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互联网下载2005年1月8日印尼海域地震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地震、海啸视频、灾前灾后对比图片等,形成教学课件,并在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学生观看和学习教学课件的基础上,地理教师可以提问:“灾害前后地表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效地回答教师提出的答案,为现实生活与学科知识的联系奠定思想基础。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平原、丘陵、高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地表形态的营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学科领域建立长期的学习基础。
5.2 合作式应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相对分散,注重延伸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运用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交流氛围。下面举例说明:
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分组学习和回答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举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尝试识别外力形成的不同地貌,并用图形资料解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及其物质基础。教师可以提问:“是什么力量推动表面形状不断变化?”,“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内力表现形式的差异是什么?对表面形状的不同影响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将地图知识与教科书知识相结合,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逐步提高地图阅读能力、图片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在学生分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研究观念,消除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收获感。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式教学策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充分深化教育目的。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帮助学生在协同合作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深度,形成地理空间研究思维。
5.3 延伸式应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科教育的启发作用,教师应将地理教学课堂作为地理思想传播的主阵地,并通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的延伸应用,使学生建立长期的学习基础。现介绍如下:
在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过程中,能力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交流能力。通过提供各种地理图表和地理示例,学生可以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并与他人交流和表达分析和归纳的结果。教学重点是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以及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考虑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各个模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外力对表面形态的影响”的研究,让学生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总结“内力对表面形态的影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不同表面形态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的优良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方法、地图阅读指导和实践方法与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有效结合,提出问题,如:新月形沙丘、河口三角洲、冰积湖,它们中哪些是由水堆积形成的?哪些是由风堆积形成的?哪些是波浪堆积形成的?告诉我你的判断理由。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领域的兴趣。
结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长期的学习兴趣。情境应用、合作应用和扩展应用是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的三种主要应用路径。教师应结合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调整教学设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因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地理课堂上正确运用它,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我们的地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这些地理问题的指引下掌握好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我们的地理教师反复去学习、实践和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