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感”视域下小学音乐社团工作创新策略*
2022-11-20张媛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张媛媛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新建小学)
我们对当下生活的幸福指数,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感等都是一种正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认同感”的具体表现。对于小学生而言,强化其“国家认同感”,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还是对社会和国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每一首歌曲、每一个乐器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1]就音乐内容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而言,要将一般音乐和爱国音乐结合起来,让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互相依存,就不能忽视音乐背景和音乐情感的合理融入。如此,学生才能在音乐载体(诸如微课、动漫翻唱、网络直播、微信美篇等)的助力下,受到艺术的感染、滋养和醇厚,从而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新力,促进学生价值观的正确走向,让这种美好品质上升到“国家认同感”这个层面上。
一、创新音乐内容,渗透情感因子
(一)一般音乐与爱国音乐结合
教师在甄选音乐内容时,既要关注到一般音乐的“择优录取”,也要关注到爱国音乐的“优中遴选”,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在这些优秀因子的浸润下变得丰富、宽广而精彩。例如,《歌声与微笑》表达的是一种以心换心、以心交心的大爱,欢快的音符把人带入一种超越个人、国界和种族的博爱“之境”,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天籁之境”,内心始终保持对幸福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之美。《大中国》这首歌曲则用朴实的语言“唱出”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用激扬的音符“谱出”亿万民众对祖国真诚而热烈的情感和祝福。如此,音乐内容的甄选,其实就是对情感因子的汲取,而学生对这些歌曲的演唱则是对其最直接的渗透过程。在此期间,学生的心智得以开悟,情感得以洞开,对生活的幸福感持续上升,对祖国的自豪感更是“与曲同升”。
(二)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
尽管不同的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子有所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趋向:或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之情,或表达对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意,或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抑或是对理想信念的向往和追求。鉴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音乐也有自己的“流行”趋势和时代特征,我们称之为“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其表现形式与风格的不同。比如,有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晚唱》以及《太阳出来喜洋洋》《浏阳河》《茉莉花》等都是传统音乐中的代表作品,以其简单、明快、独特的形式表达爽朗质朴的情感,意境深远、深入人心,一直处于音乐“流行榜首”。其次,以“流行性、新奇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元素为主的流行音乐也不可或缺,因为其题材多取自于生活,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参与度和情感共鸣,所以在资源选取时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助于小学生正向情感因子的情感渗透。
(三)音乐背景与时代特征结合
音乐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所具有的时代文化特征也不能忽视。只有深入了解了创作者的创作经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元素,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并“传递”给欣赏者。比如,《国歌》的学唱,不妨结合曲作者聂耳和词作者田汉的创作经历以及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情感因子,感受旋律激昂、高亢、明亮的节奏感,也就不难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如此,“国家认同感”自会油然而生。
二、创新音乐形式,强化认同理念
(一)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不可或缺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和艺术性均不可或缺的学科。因此,强化学生“国家认同感”,需要教师在开展音乐社团活动时,既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又要教给他们基本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要引领学生深入音乐“腹地”,根据音乐的旋律和意境自主汲取音乐情感因子,使得个体自我品性得以滋养,人格品质得以醇厚。如此,学生才能在音乐中产生“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大家较为熟悉的《长城谣》,这是一首极具民族风格的歌曲,创作于特殊年代,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其旋律淳朴自然而又苍凉悲壮,既类似于民歌,又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歌曲旋律、节奏及结构特点,掌握演唱技巧,既要缓慢平稳,又要声情并茂,融入音乐意境,用深刻的感受表达出音乐中所蕴含的悲愤、力量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器乐演奏和有声演唱不可或缺
对于小学音乐社团而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技能优势和表演差异性进行分组指导。无论是学生的独唱表演,还是团体的合唱形式,或者是各类乐器的合奏,都不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理解和表达。因此,需要教师借助器乐的演奏,或弦乐、管乐、键盘等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音乐“内心世界”,或以有声的演唱,独唱、合唱、二部轮唱等形式触摸音乐的“灵魂”,表达自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进而提升音乐素养,强化学生“认同感”。比如,手风琴演奏的河南民歌《编花篮》,高胡演奏的广东民乐《步步高》以及二胡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等民族音乐。有的旋律活泼流畅,有的节奏轻松明快,有的蕴含了自然美,有的表达了哲理美,都以不同的器乐演奏形式来表达对音乐情感因子的传递。这样,既彰显了民族音乐特色,又滋养了个体品性,增强了民族归属感。
三、创新音乐载体,醇厚学生品质
音乐演唱和演奏也需要载体和抓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2]如果创作者的谱写背景、歌曲时代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特别遥远,无法感受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因子,就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载体来辅助,从而化“远”为“近”,化“枯燥”为“生动”,化“晦涩”为“活泼”。如此,才能助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力、增强鉴别力、醇厚认同感。
(一)情境创设,助力提升认同感
审美力的提升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个体的独唱,也可以是集体的合唱,还可以是乐器的演奏和音频的播放。如此,不仅仅挖掘音乐“自身”育人因子,更重要的是助力提升学生审美力,进而滋生出浓浓的家国情感。比如,在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之前,不妨鼓励学生独自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合唱《爱我中华》、二胡演奏《大中国》等这些饱含浓浓爱国之情的歌曲,不仅营造了浓郁的“家国”氛围,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审美因子,歌曲中蕴含对祖国的深情赞颂、真挚祝福、以及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微课介入,助力增强认同感
音乐微课的介入,以其新颖、灵动、丰富的呈现方式优化音乐的“出场”方式,助力增强学生鉴别力,能够更好地渗透“情感”因子,让美好的音乐元素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如此,不仅仅是创新音乐社团教学样态,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强烈的家国情怀。比如,《长城谣》和《松花江上》这两首歌曲的赏析,因为歌曲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都距离学生实际较远,所以学生感受和理解乐曲情感实属不易。此时可以介入微课,以此了解“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的时代背景,了解创作者潘子农、刘雪庵以及张寒晖的创作经历,引领学生感受歌曲从“萌芽到诞生”的不易,从而理解它所蕴含的情感因子,理解音乐在那个特殊时代所发挥的巨大力量。不必言说,强烈的认同感自然、无痕地渗透于学生心中,并滋养其品质。
(三)媒体参与,助力醇厚认同感
频频“亮相”的动漫翻唱、网络直播、美篇宣传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助力和高效呈现方式,都必将助力音乐更好地渗透“国家认同感”,以此更好地滋养学生、锻造学生进而成长学生。比如,音乐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除了常规的个人演唱、集体合唱以及器乐演奏之外,不妨将传播力、影响力、审美力都较强的优秀歌曲,如《一根竹竿容易弯》《彩色的中国》等制作成音乐美篇分享在班级群以及微信群进行宣传;也可以用小学生喜欢的动漫音乐翻唱这些歌曲,激发他们的演唱热情,加深对歌词“背后”意境的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班级群或音乐社团圈子内进行直播。这样,促进了优秀歌曲和时代发展的“接轨”,更好地传承了音乐文化优秀因子,进一步醇厚了学生的“家国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