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11-20高爱娟

读与写 2022年31期
关键词:支架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高爱娟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广东 广州 511300)

针对上述的问题,需要当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利用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当前写作教学的动力,尤其是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流利性和语法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的写作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把握好具体的细节,比如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学习支架。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好支架式教学以读促进工作。本文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为例,进行以读促写教学的实践探究工作。

1.对支架式教学法在英语“以读促写”的分析

通过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发现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尤其是在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培养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范文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英语教师往往又会要求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刷题,希望能够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整体上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不仅如此,还会打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就要根据普通课程的教学标准,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当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支架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第一种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习过程中展现的实际水平,这更加看重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果以及发展时形成的实际心理水平,而另一种水平就是指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儿童在发展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靠自身力量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完成。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这个阶段建立应有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得到教师的广泛推荐,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论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以学生的发展区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了合理的学习支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效回顾,夯实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新知识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当前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在进行当前支架式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也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出发点,建设有效的英语教学支架,不断推动当前教学发展的深入。就“以读促写”任务来说,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阅读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以读促写工作。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为例,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如果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单词以及基本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学生无论是阅读效果还是写作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利用支架式英语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建立不同的发展支架,让学生在英语之下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推动教学发展的深入,满足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学习的实际需求,有效的推动当前课程发展的深入[1]。

2.支架式教学法在当前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对于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到了“以读促写”工作在当前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当前的英语教师来说,应该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学法开展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工作呢?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为例,来开展教学的讲解工作[2]。

2.1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个内容在整个支架式的教学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但要想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由于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在确定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时,教师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就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一段时间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也可以辅助开展一些理论性的练习,这样能够更快的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掌握情况。

比如说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相关知识,“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描述了一些标志性的动物,首先就介绍了一些基本动物,并询问学生“Do you know their names?”如果这时学生一点英语基础知识都没有,那么就很难进行进一步的练习。所以此时学生也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确定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好,在进行课堂表达时,能够流利的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进行简单的基础介绍。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无论是口语基础还是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基本的单词表达都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以及探究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发展需要。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到学生英语的薄弱区,也要考虑到英语学习的模糊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将英语学习的薄弱区和模糊区转化为英语学习的确定区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知识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随着近期学习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就要密切关注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在确定最近发展区时,也要尽可能的做到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3]。

2.2 确定最终的任务。对于支架是英语教学法来说,在确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就需要确定学生的最终英语学习任务。虽然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以读促写工作,但教师不能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利用阅读培养写作能力,这样只会让学生越做越反感,很难发挥出实际的教学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书本阅读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中,学生在对动物的基本习性以及基本特点进行阅读,出现一小段的问题回答。这一小段的问题回答部分其实就是在引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考察,当学生能够有效的回答出这一小段的问题,他们对于这一段阅读的结构以及阅读的分析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段的回答,来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阅读情况。如果学生在进行这一段的问题回答时,整体上的准确率比较高,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比较透彻。这时学生对于如何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在阅读中也积累了一些素材和一些基本的知识,比如说了解到了袋鼠的英语表达方式,了解到了袋鼠的生活习性等等,这些知识点学生就可以直接应用到英语的写作过程中。

而当学生完成所有的书本阅读任务后,最后也出现了“group work”,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澳大利亚有代表性的四种动物后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出这四种动物的特征,习性以及总结语篇结构和写作手法,以此来描述我国的一种有特色的动物。此时开展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有效的根据阅读的情况来完成写作任务,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4]。

以当前的阅读教学来说,在整体上其实是理解性技能,而对于写作教学来说,在整体上其实是表达性技能,这两种不同的技能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是互相推进、相辅相成的。而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不能将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分隔,否则就会导致阅读和写作出现分离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发展。而此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也可以从四个不同的部分来进行分析:

2.2.1 可以对学生的文章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看学生的文章结构是否与前文阅读的结构类似,如果学生的文章结构还是混乱不堪没有任何的条理,就证明学生的阅读并没有达到有效的作用,此时就可以要求学生重新进行阅读,重新按照课文中的阅读要求,了解阅读的基本结构。

2.2.2 从学生的主题词汇上来看,如果学生在对动物描绘的过程中没有用到阅读中的一些词汇,仍然使用了传统的词汇,这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阅读中的词汇进行重新回顾、重新记忆。但是在对学生的词汇进行探究前,教师也要对词汇进行有效的把握,比如说同一类词汇,学生是选择了阅读中的高级词汇,还是选择自己已知的低频词汇,如果是出现了这一类情况,那就证明学生对于阅读的把握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阅读中的词汇进行重新复习、重新探究。

2.2.3 主题句型的考察,如果学生在对动物的描绘过程中没有使用到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句型,而是仍然采取的是一些简单的短句,这些高级的句型主要来自于前文的阅读,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顾阅读中的一些长难句,并对长难句进行重新的摘抄分析,了解长难句中体现的一些基本语法,在对长难句进行深化认识。

2.2.4 在文章使用中的一些基本单词和语法。这些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注重细节问题,教师在进行作文的批改时,必须要着重把握学生书写中的一些细节,也要帮助学生对这些细节错误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5]。

2.3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对于支架式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种类。

第一类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支架,无论是阅读学习还是作文训练,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综合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作语言交流。就比如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与学生进行英语上的沟通,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后回答。比如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连续的发问,让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语言上的感知,满足当前学习的具体要求。

第二类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支架。对于整体的英语教学思路来说,无论是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工作,还是写作能力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路以及步骤层次都非常清晰,也就是需要按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单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才能对文章中的长难句进行分析,最后才需要对文章中的结构进行考究。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需要。

第三类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架。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Describe an iconic animal”为例,由于本堂课的落脚点是对动物进行描写,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个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对于动物的保护意识。比如说在进行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行发散,比如说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思路,或者是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介绍动物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优势。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情感支架,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升华。而学习支架的提供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动态化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支架提供时要做到灵活化,也就是说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支架,也不要使支架设置固化,这样英语教学才能够更加灵活,才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化。

3.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能够发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开展“以读促写”工作完全改变了传统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为当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更加新鲜的血液,使当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也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但我们也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高,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把握支架式教学的具体内涵,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支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写作与阅读放在一个整体的板块内进行学习,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学习状况的支架,并且做好情境引入,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工作,不断推动当前教学发展的深入。但在进行支架的设置上,英语教师也必须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设置支架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支架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满足整体的发展情况。

猜你喜欢

支架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