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0杨乐
杨 乐
(山西省阳泉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 阳泉 045000)
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不管是授课模式还是授课内容都会使初中生产生一定的厌倦感,而且很多学生都反映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提不起兴趣。毕竟,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其他的娱乐性体育项目。对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使课程更具新颖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活动,可以使体育教学模式获得创新,并使学生在体育活动时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真正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有效的锻炼,进而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1.体育游戏的特点
首先,体育游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难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其实有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讲究一定的体育技巧,这对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它需要学生反复训练才能够掌握。比如,基础的投篮动作、运球动作、颠球走动作等,这种基础训练不仅会耗费较长的时间,还会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这会让他们感到十分无趣。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从自身的疲劳感转移到兴趣上,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愉悦感来消除自身的疲惫感,确保学生在游戏中有效提升自身的体育技巧。
2.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
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学到相关知识,掌握必备的技能。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当前教育教学中非常突出,可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在当前背景下,教育教学体系都发生了变化。为了帮助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游戏教学法引入其中,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对学生产生吸引。这种方法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有效地做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发展、锻炼身体,进而提升国内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2.1 培养学生情操,养成良好的品质。在展开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集体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和其他同学之间配合,在其间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借助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体育课,可以丰富中学体育课堂的形式,让整体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学生也容易对这样的体育课产生兴趣,积极有效地参与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信念都能得到提升。同时体育运动本身蕴含着公平性、竞争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群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地开展,能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更加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2 提升学生体能,启迪智慧发展。在展开体育游戏项目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的体能和忍耐力,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够帮助游戏在体育运动中更好地开展。中学阶段学生会涉及的体育项目包括短跑接力,这个时候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速度和耐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趣味游戏增加难度,如在跑步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障碍、设置跨栏、设置运输篮球、设置击鼓传话等,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反应力和观察力的提升,循序渐进地掌握运动技巧。
3.开展体育游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确保游戏的合理性与健康性。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必须注重体育游戏的合理性与健康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开展体育游戏是为了整体教学而服务,其目的就是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同时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技巧,在今后体育锻炼中避免由于技巧不足而导致自身受到伤害。对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游戏要与教学的内容相关,还要注重游戏的合理性与健康性,这样才能确保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3.2 确保游戏的程序性。由于体育教师需要确保教学的多样性,所以在应用游戏模式时,往往一节课需要穿插多个游戏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游戏的全面性,并真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这就需要教师对一节课进行全面的排布,并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这样才能够通过一定的程序性模式应用来按时、按量地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从而真正做到在保证教学氛围的同时,使学生的发展更具合理性。
3.3 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也要注重游戏的安全性,因为初中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竞争越大,游戏的趣味性也会越高,所以很多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往往会存在急于求胜的心理,这就会导致其忽略自身的安全,不使用标准动作来参与游戏。对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的安全性,并根据游戏中所存在的危险性来制定相应的规则,以此降低学生由于操作不足而导致受伤的概率。
4.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4.1 利用游戏巩固体育动作。体育游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采用游戏手段开展教学,而是结合游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游戏时忘掉一切杂念尽情享受,进而减轻学习的负担,实现在学习和游戏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使两者相互帮助而又不相互冲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还能使其将学习的苦恼消散于游戏中。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帮助学生巩固体育动作。比如,在掷铅球的运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利用重量较轻的铅球进行有关铅球的游戏,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算作总成绩,成绩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动作,错误的动作要扣分。这一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还在游戏中加强和巩固了关键动作,有利于其体育素养的形成。
4.2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加入一些具有团队协作的游戏,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其团队意识。体育游戏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并积极改正。此外,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时,还用高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比如,在篮球运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为其选择合适的位置,使其协作完成篮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也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再比如,教师可以在操场进行拔河比赛的游戏,由于拔河比赛是小组成员之间力量之间的竞争,合适的节奏非常重要,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一组学生都会齐心协力,这种游戏不仅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其良性竞争的精神。
4.3 利用游戏培养学生情感和品格素养。在体育教学中,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在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和品格的培养。首先,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该以学生的认知为和爱好倾向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真正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去。比如,在训练学生体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跑步设计成接力赛的形式,使学生在接力比赛中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充分锻炼其拼搏意识,促进其团结合作、不畏艰险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也可以将跳大绳这一游戏设计成团体跳,使其明白步伐一致、齐心协力对赢得比赛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体育精神的形成。
4.4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设计游戏形式,确保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多元化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认识到,体育游戏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应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并结合教学情况适当调整。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并按照固定方向传球,并且,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传球。对于未能正确传球的学生,要在圆圈中心表演节目。教师采用新颖的游戏活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4.5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想要实现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刀切式的体育游戏不仅达不到高效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帮互助,明确每个学生在游戏中的分工。比如,在进行拔河比赛游戏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能力弱的学生和能力突出的学生分一组,实现互帮互助,顺利完成游戏。此外,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增强其对体育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热情。
4.6 巩固提升,在体育课放松中的应用。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包括了前期的准备,中期的教学和后期的放松环节。很多老师对放松环节不以为意,只是让学生随意展开活动练习。面对这样的情况,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处在疲惫状态。放松环节老师可以积极的应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帮助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通常情况下,这一个阶段就可以进行一些较为平缓的游戏活动,如拍手传球在,选出一名学生拍手,另外的学生排成长方形或圆形等队伍来进行传球。当学生拍手结束那一刻,球传到了哪个学生手上,哪位学生就要为大家表演这节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动作。如果表演得标准就可以赢得学生的掌声鼓励,如果表演得不标准,就需要后期再接再厉。
在体育课放松以及课后都能够应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不仅停留在课堂游戏的环节,还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形成趣味闯关的游戏模式。在中学体育课堂上,老师除了给学生传递相关的体能练习动作,还会告诉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学生掌握度非常不好。面对这种情况,在当前借助线上教学的模式成立线上平台,将相关的理论形成找不同的选择题。让学生根据图片中错误的动作来发现问题,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借助趣味答题闯关的模式来达到了解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理论的目的。
4.7 围绕课堂,准备阶段应用体育游戏。在一节体育课程,准备活动是重要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在过去中学体育课堂上,老师们在上课时会进行的就是准备活动,让学生活动自己的手腕、脚腕。但传统统一的准备活动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内心也不重视。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利用趣味的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活动中的兴趣,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例如,在这一时期,通过游戏接力赛、木头人、捕鱼、贴膏药和喊数抱团等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在游戏中让学生的身体得到舒展,将学生的记忆力吸引到体育游戏中,就能够让学生自愿参与准备活动,不知不觉完成了游戏,也准备好了体育热身,为即将进行的体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喊数抱团中对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就极高,喊数抱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升难度。在中学课堂上,喊数抱团可以让学生喊出三的倍数,二的倍数。这样有难度的喊数抱团可以帮助学生在快速反应中提高身体的灵活度,达到热身效果。
4.8 结合重难点,有针对性地使用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上会存在一定的重难点,强调动作重难点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过去对重难点的练习大多是重复某一动作,这样也会降低整个中学体育课堂的效率。围绕动作要领,动作设计可以融入体育游戏,这样就达到特殊效果。例如,在投掷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灰太狼的游戏,让学生拍打悬挂在空中的灰太狼气球,来练习投掷沙包的力度和投掷角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投得要准,而且还要投得远。透过这样的趣味投掷方法,就能够解决该动作中的难点。分别在五米、八米、十米的场地上用竹竿悬挂不同的灰太狼、气球、灰太狼沙包,让学生来进行击中,连续击中后难度也会逐渐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体育练习的过程中,体育游戏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中学阶段篮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初级区域、中级区域和高级区域,让学生以晋级闯关的游戏模式来进行初期的拍球、后期的传球和最后的投掷。这样也能够实现学生综合动作的发展进步,掌握体育基础动作,再到提高整体之间形成密切联系。
结语
体育游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但在引用游戏的时候,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认识到开展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体育教学服务,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此外,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