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的初中生物学教学
——以生物学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例
2022-11-20赵国
赵国
教师授课,绝不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求解知识与组织知识。因此,概念不能直接给予,必须要在学生头脑中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本文以苏科版生物学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例,以教学设计为主线,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最终使知识内化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首尾呼应的导入情境
本节教学内容中,导入环节和课后检测环节都选用了“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的问题。在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笔者并没有立刻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了本节的学习。学完新课之后,笔者再次让学生思考“长颈鹿脖子为什么那么长”的原因。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长颈鹿的长脖子不是因为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而是通过不断地自然选择形成的,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本节内容通过前后同一个问题的设计,在形式上首尾呼应,在整体设计上也实现了教学的闭环。
二、学科融合的互动情境
“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和达尔文的一次环球旅行有关。那么,如何把这次旅行中的关键环节讲清楚,引导学生进入后续的教学环节?笔者想到,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借助地理学科教学工具中的地球模型,在三维的可旋转的地球模型上,带领学生沿着达尔文的环球旅行路线,进行了一次情景再现。例如,在本次旅行中,有一个孤悬于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通过观察岛上的地雀,作出了自然选择的推测。笔者通过地球模型更直观地展示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独特的地域特点,将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有效融合,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三、层层递进的认知情境
达尔文根据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喙的形态变化,推测它们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通过对家禽和农作物做大量的数据分析研究,又得出了人工选择的结论;接着在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又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科学的研究通常由假设到验证,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都是逐步推进,最后得出结论。那么,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的主体环节上,笔者根据达尔文发现自然选择的过程进行设计,由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的假说,然后到人工选择,最后到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整体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让学生跟着达尔文的脚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小组合作的探究情境
有效的小组合作,必须有好的问题进行引领,因此,问题的设计很重要。如果问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往往无法进行深入讨论和有效合作。对于简单问题、生活常识问题以及从课本上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要组织学生讨论,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但是问题设计也不能太难,如果班级里面只有个别学生会,那么也起不到讨论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选择难度适中或开放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有话说,这样组内讨论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达到预期的讨论效果。
在教授本节内容时,笔者共设计了三次小组讨论,第一次“优良品种鸡的形成过程”,第二次“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第三次“尝试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对于前两次的讨论,笔者已经作了材料分析的铺垫。因此,学生讨论起来都有话说,但是关键的地方,又不太确定,需要组内讨论才能决定。第三次讨论是在本节课的检测环节,学生通过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自然选择的过程“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进行一步一步的分析,最后,大多数同学能够得出原鹿进化成长颈鹿的过程。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认为短脖子的鹿被淘汰了,其实这正是本节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地方。笔者对学生的课堂展示汇报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让学生知道短脖子的鹿有可能进化成其他种类的鹿,当然也有部分鹿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了,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教学感悟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将迎来一系列的变化。以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学教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类学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标理念,依标定教,发现本节课还有很多环节可以进一步地完善。
1.活动设计要贴近生活。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越是贴近生活,就越能引起学生共鸣,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就越能充分落实。深入挖掘教材可以发现,以“原鸡”的驯养作为人工选择的案例,教师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动物园进行参观,并请饲养员讲解不同品种鸡之间的异同点,更深刻地理解人工选择促进原鸡的进化过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体验生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步骤。
2.小组合作中分层教学的完善。
当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通过组内学生的不断讨论,结果也就会越来越明了。当组内讨论遇到瓶颈时,教师要及时对有困难的小组作出一定的指导,让小组合作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3.评价是反馈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评价。有效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可以选择热点话题“抗生素的滥用”在课堂中重点讲解,把体现相同知识点的“害虫抗药性的形成”作为习题,放在课后的检测中,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