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膀胱结石病例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2022-11-20陆则基吴军江苏省昆山市第四动物防疫站
文│陆则基 吴军(江苏省昆山市第四动物防疫站)
膀胱结石又被称为尿结石,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动物机体内各类矿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导致患病动物尿液饱和度过高,出现盐类结晶。以脱落的上皮组织等异物为核心,形成矿物质凝结小体,这些小体大小不一,肉眼似石头。此结晶体产生后会长期刺激尿道,导致动物泌尿系统出血、发炎、阻塞等一系列病症。
猫膀胱结石在宠物临床病例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公猫多于母猫,公猫以膀胱结石伴发尿道结石为多见,母猫则主要是单纯性膀胱结石为主。笔者就诊疗中一例较为典型的病例进行介绍,针对膀胱结石形成的原因、发病特点等,结合个人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进行阐述,以期得到对该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全面认识。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患病猫介绍:患病猫品种为新加坡猫,年龄2岁半,体重1.6千克。主诉症状:早上吐黄水,近两天都没精神,尿频、量少。诊断器械:医用X光胶片、PLXl00型高频移动式X射线摄影机、兽医专用便携式B超检查机、腹腔常规手术器械、纱布、羊肠线、无菌手术缝合丝线、勺子、导尿管等。
2.方法。
(1)临床检查。体温测定:体温计沾点润滑剂后插入直肠。视诊:观察动物精神状态及体表状态。触诊:抚摸腹部观察患病猫反应。
(2)X光检查。患病猫以右侧体位进行保定,使用透射线的衬垫物垫高胸骨,保持与腰椎等高,同时将后肢向后牵拉,保持和脊柱成100度。曝光条件主要根据患病猫腹部体厚,通过检查设定参数:管电压70千伏,曝光量4毫安秒。
(3)B超检查。患病猫以仰卧位进行保定。将患病猫腹部耻骨前缘的毛剪除干净,目标位置涂抹耦合剂,以促使探头与皮肤间不留空隙,用7兆赫兹的线形探头移动检查,在进行横向B超扫描的时候,以腹中线为轴前后移动。在进行纵向B超扫描时,探头在耻骨前缘的位置,与腹中线平行,左右移动,以此来检查膀胱超声的回声情况。
二、结果
1.临床检查结果。患病猫体温38.5℃。视诊:被毛干涩,消瘦,精神沉郁。触诊:腹部胀满而不坚实,膀胱敏感性增高。
2.B超检查结果。从患病猫腹侧B超声像图来看,患病猫的膀胱壁总体较为均匀,但存在局部增粗的回声。在膀胱腔体内,存在无回声的暗区,在液性暗区的中间的位置出现较强的回声区,而且比较明亮,呈现明显的带状结构,同时具有明显声影,其周边有3个较小的强回声点。通过使用探头适当的力度给予膀胱一定的压力,同时改变患病猫的保定姿势,这时候能发现结石块也随之发生位置的变化,即结石回声均因为随患畜体位改变而出现移动。
3.X光检查结果。经X光检查表明膀胱及尿道有结石样阴影,确诊为膀胱结石。
三、治疗
1.腹腔手术。患病猫麻醉与保定:使用阿托品0.2毫升进行皮下注射,使用舒泰0.2毫升进行全身麻醉,以及止血敏1毫升、维生素K10.5毫升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待患病猫进入麻醉期后,将患病猫以仰卧位进行保定,四肢用绷带向四个方向进行固定,充分暴露患病猫胸部以及腹股沟整个手术区域。以手术部位为中心,剪剃掉毛,使用5%碘酊由内到外消毒,之后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同样是由内到外擦拭。
2.手术治疗过程。在完成上述所有手术准备后,即可进行手术。首先施行腹壁切开,手术部位选择在腹壁耻骨前,切口选择在包皮一侧,距离耻骨约4厘米,整个手术切口长度大约为7.5厘米。皮肤切开后,将创口的包皮牵引到另外一侧,同时钝性剥离,使得两层组织分离。暴露腹壁中线,此时同样适用手术刀柄钝性分离腹壁肌肉,从而有效避免切割造成机体大量的出血,造成手术失败。
腹壁切开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膀胱内充盈尿液,要先将体内的尿液导出,之后小心地切开膀胱组织,具体方法是通过食指和中指捏紧膀胱的基部,小心地将整个膀胱组织翻转,从体内移出,使膀胱背侧向上。然后用多层的纱布进行隔离,防止切开膀胱时尿液流入机体腹腔,这一步非常重要,要非常小心。在背侧没有血管的地方纵向切开,这时候可以肉眼观察到大小不一的结石颗粒,为了彻底清理干净,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将尿道多次冲洗,直至没有新的结石流出。
处理好上述步骤,手术转入缝合阶段,选用可吸收聚乙醇酸缝线,应用圆针进行缝合,在彻底缝合后,向膀胱内注射适量的温生理盐水,以检查膀胱缝合状况,是否漏液。在完成腹壁缝合前,使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冲洗干净后将膀胱还纳回腹腔。之后使用圆针进行腹膜缝合、腹壁肌肉均采用连续缝合。结节缝合皮肤,包扎伤口,用浓度5%碘酊对创口进行消毒,使用纱布覆盖,固定好。连接尿袋,固定好保留5天。
四、讨论
1.病因。膀胱结石的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根据当前的研究表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关联,比如与尿路的感染、组织病变有关,患病动物体内的矿物质代谢紊乱相关,以及因为患病动物长期日粮的影响,尿液酸碱度的改变也有一定的关联。同时尿液酸碱度若偏碱性,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形成膀胱结石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饲喂钙磷不平衡的食粮,二是膀胱内核心异物的存在,两者缺一不可。
(1)日粮配合不当。在临床中,畜主因认定一个食粮品牌或因日常习惯性,或认知上以为没有问题,长期的给患病猫饲喂单一日粮,而这些日粮因为配方的问题,蛋白质含量较高,钙磷比值也非常高,长期饲喂必然引起血清以及尿中磷升高,从而导致尿石的形成。另外,因为饲喂含镁高和高蛋白的食物,其中的含氮化合物,最后降解为铵离子,同时伴随着尿中的磷酸根离子、镁离子、铵离子的增加,很容易就形成磷酸铵镁,从而出现晶体析出产生结石。但也有研究表明,与机体矿物质代谢障碍有关,特别是因为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严重不平衡。
(2)饮水不足。 临床中患病动物因为水的摄入没有达到一定的量,引起尿液矿物质等浓度过高,或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过高的硬水,动物机体不能很够很好的代谢,均使尿液中的饱和度处于过饱和状态,为结晶沉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长期尿潴留。由于尿液中的尿素成分,体液潴留时间长,尿素不稳定,可以发生分解成氨。氨为碱性,使尿液的PH值发生改变,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矿物质盐发生层析,从而在膀胱体内出现物质沉淀,形成结石。此外,尿潴留时,尿中有机物至增多,也有助于尿结石的形成。
2.尿结石的发展过程。尿结石形成的原始部位主要在肾,可发生在肾小管、肾盂、肾盏中的任意位置或是全部位置。随着结石的增加,结石影响到至膀胱组织,并在膀胱中不断地增多、增大。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尿石症的发生不是一种单纯的泌尿系统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伴随着矿物质代谢紊乱,泌尿器官病理变化导致的。结石产生后不断地刺激膀胱内膜,导致上皮组织发生增生变厚,随着结石的增多、增大,结石阻塞了尿道口,导致机体出现排尿困难、积尿等临床症状,同时由于长期的压迫膀胱壁,必然造成组织充血。当症状进一步加剧,出现出血症状,导致膀胱组织弹性消失、组织变性、坏死,以及因为上述影响致使尿液存留,严重的可导致膀胱破裂,机体发生尿毒症而死亡。
3.结石的形成及其种类特点。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动物机体代谢出现问题,是结节产生的基础。尿液中的盐类出现结晶,同时以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异物为核心,经过复杂的过程,最后形成矿物质凝结小体。此结晶体不断的刺激尿路黏膜,以及膀胱黏膜,造成黏膜脱落,局部出现炎症、出血等现象,随着结晶体的增多、增大,最终导致泌尿系统阻塞。
从结构来看结石分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次层为核心层,主要由黏液、血凝块、坏死的上皮组织、尿圆柱、凝血块、炎症分泌物、纤维蛋白等,我们称之为基质部分;第二层主要为盐类结晶,比如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等矿物质,以及胶体物质,如黏蛋白、核酸和黏多糖等,我们称之为实体部分。其中盐类结晶约占96%,胶体物质约占2.5%。
猫膀胱结石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结石直径较大,比较完整,通常在膀胱结石中比较常见,临床中也常见不规则的颗粒较小的结石,偶见患病猫膀胱和尿道有0.05~0.35厘米之间的细碎的结石颗粒,此外还有的结石呈鹅卵石样、圆盘状等。在颜色方面,临床中结石常见的为淡黄色,也有乳白色、灰色等。在质地方面,猫的尿结石通常质地比较脆,比较容易被碾碎 。
4.鉴别诊断。在临床检查中,膀胱结石临床影像与其他病变较为相似,若不进行充分的论证辨别,容易发生误诊,所以必须进行鉴别诊断,比如前列腺炎、膀胱肿瘤等。
对于结石病例,特别是输尿管出口或膀胱内的结石,在临床中常见同侧肾以及输尿管存在的积液症状,通过改变动物的体位,可以发现尿道结石不会随之移动,这主要是因为结石被一层低回声的黏膜所包被,位置比较固定。对于泌尿系统中的尿道结石,临床上通常发生在尿道出口的位置,而在尿道弯曲部不多见,在临床实践中一般使用尿管进行最后探察确诊。区别于前列腺炎,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患病动物的前列腺肿大,影像检查发现内部回声呈点状分布,不均匀。
此外,前列腺增生、神经麻痹,膀胱肿瘤等病症在临床诊断中也应该加以注意,区别诊断。前者通过腹部探查,可见前列腺区明显肿大后者则比较复杂,可以发现膀胱体积增大,内部充满尿液。而后者一般来说影像回声均匀,无声影,体位变化时不移动,在形态上可能则可能是不规则的,也可能是规则的。上述病症会有相同的临床影像图,但疾病的机理及后续的治疗可谓千差万别,在临床中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