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20邓生火
邓生火
(福建省连城县第二中学 福建 连城 36640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学校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时,将生活中的片段以及内容合理的运用到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其中教学内容选取缺乏合理性、缺少生活化的评价体系。因此,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并不突出。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程度,因地制宜选择教学方式,并检验教学体系的完善程度,提高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我们从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的价值角度为出发点,指出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时出现的不同问题,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氛围中,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
1.1 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表明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可以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探索与发现。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挥成熟度不高,不能正确的对外部环境进行评价。基于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根据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解决问题出谋划策,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教师应该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并优化和改进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比较大,通过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教学素材的运用,改变以往课堂枯燥乏味的状态,以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活动存在较强的好奇心,而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故事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3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各种不同的故事引入到课程内容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内容。在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将学生带入到故事中,确保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同时,故事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与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可以说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合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确保自身道德素质水平有所提升。生活化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应用不同的生活实例,确保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活中的场景或者片段,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进行讲解,通过生动的教学素材理解课程内容,掌握课程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总体质量。
2.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生活化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看,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对新鲜事物的结构能力较差,没有正确的认识生活化教学模式。再加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无法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最大应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此外,有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力度不足,这就导致教师没有正确把握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出现很多的问题。
2.2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和教育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甚至采取打击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下降,并且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厌恶心理,学生的创造意识无法被激发。
2.3 理论与实践脱节。生活化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以认识到了生活实例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将部分生活实例运用其中,但是教师并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实践教学工作把握的力度不足,这也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突出表现。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际内容,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未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提高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的重要举措
3.1 提高重视力度,并组建高素养的教师团队。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的总体效果和质量,学校方面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并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优秀的品格与道德素养,并且具有基本的法治观念。学校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招聘条件,对教师进行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才可以别录用。同时,制定专项教师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业务水平,真正使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的开展。
3.2 以学生为主,优化教学过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发言的机会,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结合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情境进行优化和创新。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生活素材,并且将生活素材应用到课程中,设置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教学目标制定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因地制宜,提高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生活化教学目标制定时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对生活化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实际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体质量。
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做好课程内容的分析,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和改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内容进行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跟随教师的教学进步。同时,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特点分析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情境的生活化程度,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加大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力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备课,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要求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规范引入生活化情境,结合学生特点,不断提高教学情境的真实程度。第二、以教材为基础,对生活情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生活情境应用的总体效果。第三、教师应该把握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总结,为后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提高帮助。第四、加大对生活情境的探究力度,发挥生活情景创造的最大作用。
3.3 以教材为本,合理选择教学素材。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时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提高对教学素材选择的重视力度。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是为了将抽象的课程内容进行简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基础教材的特点,然后对教学素材进行选择,不断提高教学素材与实际教学的贴切程度。借助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相比于其他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教学素材,提高课程内容的生动化程度,推动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结合学生思维变化的特点,教师应该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找出符合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素材。例如,学生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时,教师可以将新奇的教学素材引入到课程内容中,并且对教学内容的指导性进行分析,避免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不断提高课程内容和教学素材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素材的选择都应该以教材为依据,避免出现实际教学与教材脱离的问题。
3.4 用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用实践检验整体教学效果,并且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主要实践理论知识,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从而促进知行合一。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在大家的生活中,除了父母亲人之外,与大家交往最多的还有哪些人?”学生回答:“有老师、同学和朋友。”此后,教师可先从和朋友的交往这一方面入手,让学生能联系个人的交友情况完成“人际关系树形图”。在学生绘制好人际关系树形图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朋友的数量与你个人心理品质有关吗?为什么喜欢你的朋友?他有什么人格魅力?”在听完教师的提问之后,学生能回想起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发现朋友的闪光点,体会交友的乐趣。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能扩大人际圈,大家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要有开朗乐观的性格,要真诚对待他人,如此一来才能收获友谊的果实。”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谈论朋友对自己生活、学习的帮助,有的学生说:“我的好朋友在我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耐心指导我,让我的学习获得长足进步。”有的学生说:“我的好朋友能跟我一起分享快乐,我们都很喜欢打篮球、玩游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表演情景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朋友之间的正常相处模式。同时,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联系实际生活经历,总结出交友的技巧,学会谨慎交友、宽容他人、相互理解尊重这些交友原则。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总结成一句话写下来,记在心中,时刻警醒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理解友情的真正含义,也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3.5 运用生活化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活化语言的应用,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课程的整体开展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语言应用的重视力度。相比于专业术语,学生更容易理解生活化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将更多生活化的语言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将生活化语言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亲切感,减少学生抵触情绪出现的可能性,为课程内容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生活化的语言具有生动性和亲和性,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语言,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抽象的课程内容。此外,生活化语言的规范应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不断总结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且根据当前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活化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全面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且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并且规范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素材进行分析,并且选择与教材一致的教学素材,正确引导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