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安全运行技术应用

2022-11-20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中方县供电分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输配电杆塔雷电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中方县供电分公司 李 云

1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所存在的问题

1.1 线路环境气候问题

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以气候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具有较大差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输配电线路需穿越恶劣的气候区域,会伴有大风、雨、雪、雷电等自然现象,这些气候的差异性给线路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当地震、泥石流等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现象发生时,很可能会就导致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进而导致线路原器件发生短路或者跳闸,严重地影响了供电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而且还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对于深山地区,气候环境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影响较大,当发生火灾时会出现大面积的瘫痪、线路受损等情况,用电用户的供电安全得不到保证。输配电工程所在区域如果出现长期暴雨现象,会出现漏电、线路电压污染等现象,甚至会出现杆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不利于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此外,在高温或高寒情况下,电压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线路组件的耐用性大大降低,在电源输送过程中,电能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发挥,可能会发生线路故障,对用电工程线路带来较大安全隐患,难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1]。

1.2 线路材料质量问题

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材料质量问题是常见问题之一。输配电经常出现短路及接地故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线路的材料不良所引起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电力的安全与稳定输送,防止由于线路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而产生巨大的后果。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节约成本,会使用质量较低的材料来制造线路,这些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达不到相应的规范、标准,用电输送效率也大大降低,影响了用电工程的耐用性,引发了安全隐患,而且这些材料安全性能较弱,不符合技术标准,在质量方面没有进行检测,电力运行无法得到保障,对于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经常会发生电路老化、破损等现象,因此要特别注重线路的材料质量问题,相关企业要严格控制生产流程,使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满足供电安全需求。

1.3 线路管理维护问题

输配电安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管理维护。当线路穿越地质、气候复杂的区域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查该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质等内容,采取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保障电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部分区域对于输配电的用电需求较高,杆塔的高度在不断扩大,用电工程线路与配电塔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须选用塔架的基础来防止滑坡,这样增加了基础杆塔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当塔架遭到损坏时,由于维护不及时会进一步影响输配电配件与用户工程的线路质量,给后续的维护工作带来不便的麻烦[2]。

1.4 安全问题

输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引起的安全问题包括多个方面。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没有进行线路监控,一些人会对线路进行破坏,切断线路或光缆用来换取钱财,影响了用电线路的安全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输配电线路自身的零部件遭到破坏,使用寿命不断降低,在一些特殊的温度及天气情况下会缩短寿命,加剧了输配电线路的老化,导致安全问题不断发生。

1.5 防火能力低下

在输配电线路安全事故中火灾是常见的现场。相关电力企业在火灾防控方面工作不到位,企业没有对线路周边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没有建立流畅的沟通渠道,当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控制火灾。此外,由于输配电线路对火灾的抵抗能力不足,相关人员没有全面了解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经过和现象,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相关人员还不能对火灾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与处理。

1.6 防雷能力不足

在输配电线路的安全事故中,经常由于雷电而引发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一部分是由于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如随着人们对输配电线路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线路的跨度及高度不断扩大,线路的电力运输网络越来越复杂,当输配电线路工程建立在室外时极易引发雷电攻击,从而影响安全运行。此外,电力企业在输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雷施工技术、防雷能力不足,相关人员的防雷意识薄弱,当雷电发生时线路的抵抗能力较弱,极大引发了设备线路的安全问题[3]。

1.7 巡视工作不够规范且人力不足

输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巡检工作,为了节省人力的消耗没有对线路进行巡检检查,导致线路的安全隐患存在问题。有些企业设置了巡视人员,但在巡检过程中不能覆盖所有输配电线路的节点,存在主观的行为,没有制定良好的线路巡视计划,只对某些线路重复进行检查,而一些线路从未进行检查,导致一些线路存在问题而不被发现。此外,没有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当线路遭到破坏或故障发生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电路巡检工作效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电能的质量和频率得不到保证,因此相关企业必须要完善巡检系统。

2 输配电线路安全技术应用

2.1 建立信息化输配电线路系统

在新时代背景下,输配电线路运行中要利用科学技术建立信息化的安全线路系统。在输配电线路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分析电量预测,充分考虑附和指标以及多指标的关联性,对地区往年同期用电情况进行分析解读,掌握用电量变化、用电结构以及详细的用电情况等内容,并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建立相应的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建设的针对性,做好对本地区用电情况的合理预测。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对输配电线路故障快速的进行仿真、决策,提升系统陷入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效率。

电力企业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反馈系统及时进行技术判断与处理,自动对用电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响应,对于预处理线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馈系统给故障人员留下有效的时间,对故障类型及措施进行识别和判断,从而提高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和效率。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系统建设人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块,应用自动化技术及时有效地分析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预测、分析,系统在自动收集线路运行状态后能针对其状态断面整合进行处理[4]。

2.2 防雷技术

输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防雷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进行布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雷电保护。防雷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雷击发生时的跳闸率以及线路耐雷水平两个指标要点,可从以下方面提高雷电保护能力。

要及时对杆塔进行接地电阻控制,将其控制在10Ω 以下,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使线路运行的抗雷电能力得到提高,并起到预防雷电的作用,减少雷电反击现象的出现;在输配电线路设置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防止雷击的材料,针对实际情况使材料能满足相应的防雷等级,可有效的防止被击中的风险,减少雷击发生的可能性;在架设输配电线路时可选用雷击较少的线路走廊,要做好分流与耦合处理,提高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不断降低线路被击中的概率;在线路系统运用过程中,可架设手拉手多电源线路及网环线路,充分运用自动重合设备,进一步保证输配电供电的可持续性,提高线路的转供能力。

2.3 采用绝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线路重要的设备,对于输配电工程具有重大意义。输配电线路经常处在室外环境,容易受到露天气候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污染的概率,在线路表面会容易覆盖大量的污渍及沙土,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当遭遇雷电气候时会引发漏电现象的发生,绝缘子设备能出现电流泄漏及短路等现象,严重威胁用电的安全。采用绝缘子防污技术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可通过安装视频设施来起到预警,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污渍清理。此外还可将硅油、蜡等物料涂抹到绝缘子表面[5]。

2.4 线路防风技术

输配电线路在进行铺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大风天气,因此须做好防风处理,增加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线路可选择较硬的材料;要提高架设基础的牢靠性,对杆塔数量以及牢固性进行加强,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密度以及拉线力度不断降低风力对线路运行的影响,有效避免由于风大而出现大面积杆塔倒塌问题。

2.5 定时检测和维修输配电线路,利用电网新技术实现大运行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认真做好相关安全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企业要加强对检修者的培养工作,使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有效地排除输配电线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电网新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设备数据质量分析可实现对系统间设备状态的互检比对;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未来时刻断面预测,实现智能化演算。

猜你喜欢

输配电杆塔雷电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输电杆塔塔材实际强度精确计算
浅谈输配电体制与管理模式
浅析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