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

2022-11-20长春财经学院韩井利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电气

长春财经学院 韩井利

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材料设备、施工技术及施工人员等相关维度上,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电气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安全可控性。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安装及测试配置等关键工序环节,是现场施工质量管控工作的实施重点和难点。本文将着重研究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策略。

1 建筑电气的施工特点

在众多建筑电气系统工程项目当中,普遍具有隐蔽性以及系统性等特点,因此也被较多施工单位划分到隐蔽工程项目类别之中,但是并不能够完全按照电力电气相关行业领域内的现行标准以及规定规范内容进行设备安装,以及线路敷设等基础施工作业[1]。

很多电气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比较隐蔽,不能够影响到建筑物内部各项功能空间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和协调性,因此需要对建筑物内部墙体和支撑梁柱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全面观测,以免影响到各类电气系统设备和线缆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此外,各类建筑电气设备的实际施工过程普遍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能根据指定功能模块中的具体业务处理流程进行可靠性评估和经济学分析,也能够为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和控制类参数。隐蔽性及系统性是进一步约束和限制建筑电气系统功能模块边界的关键,也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内部各类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2]。

2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

2.1 配电箱安装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中,配电箱是非常关键的电气系统装置之一,但也会存在安装标高数值不精准及内部杂质较多等质量通病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后续供配电线路的连接质量及通电测试结果[3]。在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进行配电箱安装作业的过程中,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很容易忽略安装位置的标高数据参数是否足够精准,对各类预留预埋孔洞的具体定位坐标系有一定影响,从而对配电箱内部电气元件及机械零部件的正常使用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部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人员会对配电箱的具体安装位置进行全面审核,但并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墙体对准和水平垂直找准等操作,因此对后续布线及电缆连接施工工序产生较多影响,也会引发较多安全事故问题。配电箱安装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与部分配电箱装置的灵敏度较低有关,很容易受到外部电磁场环境及人为灰尘扬尘等因素的影响。

2.2 管线铺设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作业现场,管线铺设问题主要源于供配电线路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以及后续施工工序不符合设计标准等影响因素,也会直接关联到不同入户和出户配电管线的集线处理以及绝缘保护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4]。尤其对于金属管材而言,在实际敷设以及焊接连接操作的过程中,部分接头处位置并不完全平整,因此会对后续焊接工序的热熔处理以及焊口处理措施造成一定影响。

在对建筑内部电气系统和外部电气系统中的不同规格管线进行集中铺设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管线具体功能以及性能指标参数,对管道支架的固定与连接质量也并不重视,很容易引发较多安全责任事故问题和技术风险问题。管线铺设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与当前较多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人员对材料设备等物资的正确处理顺序不明确有关,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也会直接关联到同组工作人员的协作能力。

2.3 防雷接地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电气系统的功能架构相对比较复杂,但防雷接地等电气系统设备装置是必备实施内容,也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安全性能指标。在建筑电气施工阶段,防雷接地问题主要体现在避雷设施安装位置不准确、钢筋网未进行镀锌处理、接地装置的地下埋入部分不完整等。若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以上质量通病问题,轻则影响建筑施工进度、重则影响施工现场以及建筑物的整体安全环保性能指标。

2.4 照明系统问题

在众多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照明系统质量问题也较普遍,能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中各类电力能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各类照明设备和供配电线路的安装和调试程序相对比较复杂,对不同工种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备和灯具进行集中安装配置以及通电测试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会重点排查通电插座及开关设备是否完整以及符合设计标准,还需要对三相四线制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部分三插孔插座普遍存在地线接触不良等问题,建筑物结构与面板之间存在较大空隙,供配电的开关柜并不能与预留安装标高等数值相匹配。

若照明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和安全性能参数不在规定范围内,则需全面重新检查各项施工工序的完整性及可靠性。照明系统中的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很容易引发较多安全责任事故,且能与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工序有较强的共通性,也会引发较多电气设备内部故障等问题。

2.5 电位联结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作业现场,电位联结问题不仅限于零序电流以及防雷接地控制网之中,也会存在于较多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通电测试环节之中。等电位联结状态与配电开关柜等电气系统设备的灵敏度较低有关,不能与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主体结构进行精准适配,因此很容易引发较多安全事故问题及火灾隐患因素,对施工作业现场中的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电气管道外部都有保湿层和防腐层,在具体的掩埋过程中对于埋层的深度和土质也有严格的要求。

3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3.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需从各类工程资料文件入手,并对图纸会审环节及技术交底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才能充分保障各类施工技术方案的可执行性及安全性。对于建筑电气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在完成土建部分质量检查工作后,需对设计图纸中标定的预留预埋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放样,运用全站仪等专业仪器设备测量各类电气系统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和标高等数据参数。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阶段中,电气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对从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和分析,并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及技术培训工作,将需进场清点的物资和仪器设备种类及数量进行全面解析,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基本安装程序及质量验收标准。此外,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需对合同文本等工程资料内容进行严格对比,保障电气施工管控节点的一致性和顺序性。

3.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能力

在众多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能力,需涵盖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保等不同维度,并根据管理对象及实施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及汇总分析,充分运用全过程跟踪管理模型及信息技术工具,有效提升各类电气系统设备的安装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能力,可从现场签证管理、施工界面划分及组织协调工作等相关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并保障各类电气系统设备及零部件线路的整体安装配置参数合理性及准确性,还需深入现场进行安全和质量检查工作。施工单位需在监理单位的协同下,对各项电气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及专业统计分析,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电气部门内部工作人员能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因素和质量通病问题。

3.3 严格监管施工物资质量

在建筑电气施工作业现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需严格监管各类施工材料及电气设备等关键物资的采购运输质量及应用质量,但各个项目参与方所需负责的质量检查内容存在一定差异,需在不同施工环节中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对建筑电气施工单位而言,对各类电气系统设备及金属导向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抽查,并将关键数据指标准确录入到工程项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

很多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及强电弱电工程建设项目,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等关键物资的进场及施工质量评估结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在理解国家相关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动态协调各项施工现场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严格监管施工物资质量等工作方式,相关部门能及时获取电气施工作业现场中的关键数据指标和质量检测数据结果,并确保基础工程与装修阶段的有效衔接。

3.4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整体出发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协调工作,还能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矛盾和冲突。尤其在建筑电气部门进场后,提升本部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并能直接关联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及环保性,直接关系到各个施工工序的实施水准。尤其在电气系统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阶段,部分施工技术人员不能按照规定操作程序进行质量检查,也会埋下较多安全隐患因素和质量通病问题。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可从不同视角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建立健全岗位奖惩机制、安全教育考核机制及目标责任制度等,并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和统计分析,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提升施工作业现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及组织协调效率。

3.5 高效运用信息化施工监管模式

在对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现场进行质量管控工作的过程中,高效运用信息化施工监管模式,能协助不同部门的管理班组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还能对建筑电气部门中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考核以专业技术考核工作。在半封闭及全封闭建筑电气施工现场中,在完成土建施工内容后,电气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会进场进行交接及质量检查工作,才能根据预留预埋位置及设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及时部署和应用高清音视频监控装置及计算机系统设备,并将传感器设备分布在施工现场各个角落,将保护监控区域进行详细划分。

在运用信息化施工监管模式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会根据计算机系统设备中采集到的各项异常数据信息和质量安全评估指标,对发生预警事件的具体监控区域和施工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将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将现场处理信息同步到计算机监控终端设备之中。

3.6 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稳定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电气施工阶段,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间接体现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成效。建筑施工企业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动态平衡状态,需根据价值工程及专业施工技术方案等基本应用原理将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划分,并保障施工界面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部分工程监理人员会重点排查建筑电气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的稳定性,如供配电状态量、配电箱完整性、开关柜完整性等,也会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进行客观评估及统计分析。

为充分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的电气部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在合理分配质量监督检查任务目标的基础之上,定期巡查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各项安全隐患因素及质量通病问题,并将各类电气系统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状态进行重点监测和数据分析。

综上,为保证建筑物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工程单位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工程人员专业能力,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这样才能为电力设备的安装带来更大的保障支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的行业标准。要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角度出发,严格管控每一道施工程序,不断地提升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电气
保变电气五十六国畅游记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