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19刘建忠谭玮王金林

百花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路子社火宝鸡市

刘建忠 谭玮 王金林

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距离宝鸡市区13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85户1580人,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近年来,翟家坡村紧紧围绕社火、脸谱、西府民俗等传统文化资源,注重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探索创新出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将翟家坡村打造成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让游客在“看社火表演、观自然风光、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品农家美食,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把一个西山小村变成省市乃至全国有名的先进模范。翟家坡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化村、第十二届中国民间社火大赛金奖、陕西省文明村、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美丽乡村建设20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2020年翟家坡村原党支部书记翟银课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

一、以社火文化为抓手,高标准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规划

在按照“5+X”要求做好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翟家坡村大力挖掘原生态民俗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翟家坡村,装扮社火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重要习俗,多年来社火表演队参加了多次对外交流演出活动,先后参加了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西北分会场节目录制、宝鸡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非遗传承展演,在西安大唐芙蓉园、西安曲江、四川绵阳等地展演,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 015年,在中国民协文联组织的第三届社火游演中,翟家坡村装扮的“祥天福地大社火”喜获金奖。2020年以来,共组织演出100余场次,年收入达数十万元。社火主题公园的建设带动了农家乐收入达50万元,乡村游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社火游演收入累计达70多万元。乡村在规划建设中,突出社火元素,把高標准、全覆盖的乡村振兴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城郊乡村旅游观光区,聘请宝鸡园林规划局对全村旅游规划区进行整体设计,提出“社火艺术体验区、生态园林宜居区、关中老村休闲区和文明家园涵养区”三年发展规划,在做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的同时,以建设民间社火艺术馆、社火主题文化广场为重点,形成了“整体布局、因地制宜、挖掘亮点、彰显内涵”的发展思路和乡村振兴目标。

二、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2016年翟家坡村争取资金350万元,利用3年时间,建成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社火文化广场。同时以突出社火非遗文化为抓手,带动实施了社火渊源、社火脸谱、社火服饰、社火把杖/木偶、皮影等6个展馆和树脂模具浇注、木工打磨、填彩绘画等3个马勺脸谱加工作坊建设,建成了宝鸡民间社火展览馆。以社火文化为核心,加快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荷花池、休闲广场以及公益扶贫基地(亲子农场),使翟家坡村入选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序列。突出社火主题文化广场效应,建成了反映社火演出习俗的大型浮雕1座,反映社火门类的大型单体雕塑3尊,同时积极实施村容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制作文化墙1000平方米,新建荷花池60 0 0平方米,加固美化亮化河堤路500米,建起绿色蔬菜采摘园6000平方米,处处呈现“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的意蕴,为旅游观光、民俗体验、回望乡愁奠定了基础。

三、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翟家坡村非常注重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村上遗留保护的原第四村民小组(车家山)旧村落,先后搜集、征收废弃农户旧家具、劳动工具、生活日用品、石磨、石碾共60余件,为创办展览、建造景观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丰富了建设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注重传承和弘扬,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社火脸谱大师李继友以及市、区文化艺术工作者和本村文化艺人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面指导,使项目从构思到实施处处呈现原生态艺术。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已将翟家坡村作为全市民间社火保护与传承培训基地。同时村上还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在省内外开展社火游演活动,吸引宝鸡及周边地区群众参观游览、装扮体验等。通过互联网销售脸谱、皮影、布艺手工品以及地方土特产,初步探索出依托文旅融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宝鸡市陈仓区文化和旅游局)

猜你喜欢

新路子社火宝鸡市
“农医结合”走出产业新路子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引领大项目 探索新路子
王双亮:蹚出槐蕾茶致富新路子
闹社火
宝鸡市人民医院简介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董小龙赴宝鸡市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