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打造“兴城”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2022-11-19王楠王一为
王楠 王一为
新城区是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常住人口64.47万人。近年来,面对辖区群众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新城区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方针,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结合新城区“十四五”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任务,积极构建“兴城空间”城市书房群众服务品牌。新城区曾属于隋开皇二年(582)大兴城一部分,隋开皇三年(583)改为大兴县,且“兴”与“新”谐音,故“兴城书房”有“以文兴(新)城”之意。
“兴城书房”按照“一体三翼六统”规划设计,以区图书馆为主体,积极调动辖区街道、企业、学校三方力量,达到标识、管理、采购、编目、配送、服务六个标准统一,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将“兴城书房”打造成“新城文化灯塔、企业文化名片、群众文化空间”,实现城市书房建设观念、体系、方法的新突破。截至目前,已建成综合性城市书房9家,服务辖区居民、企业、学校等多种群体,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为推进老城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优化顶层设计,保证城市书房有序发展
一是优化政策保障。我区探索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长效保障机制,出台《城市书房物业管理规定》《城市书房借阅设备管理》等相关文件,从文献资源建设、服务提供等多方面规范城市书房管理服务标准,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为确保城市书房的公益属性,其建设及运营经费坚持以我区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已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其中对每个书房关键设备投入补助10万元,并按照书房运营模式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给予5万至15万元不等的运营补贴,给予图书更新经费5万元。
三是构建激励机制。我们设立了图书馆志愿者荣誉榜、评选十佳志愿者等板块,增强市民朋友们参与书房建设的积极性与荣誉感,鼓励他们参与城市书房的建设管理。
四是完善绩效评价。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等模式,提升社会参与以及政府投入有效性,从城市书房日常管理、文献资源借阅、读者活动开展、评价反馈等各方面对城市书房实施综合考评,促进城市书房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
一是打破传统,焕发新貌。我区结合区域规划、人口分布等因素,均衡布局城市书房建设,将城市书房服务延伸到辖区每一个角落。目前,我区共有9座高质量城市书房,每座城市书房都精准把脉,打破传统书房的藩篱,不局限于面积多大、座位多少等要求,精准对接服务人群,充分释放内在活力。譬如:尚善书院采用“城市书房+咖啡店”“城市书房+4点半课堂”等方式,辐射周边学校、社区,构建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双轴联动模式,结合阅读推广活动及志愿者服務等活动的开展,建设成为极具新城特色的文化地标;华清学府城社区亲子书房位于小区内,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后,书房的建设以少儿亲子阅读为主,在智能设备的选择上力求操作简单,富于科技性、多样性,书房定期开展“妈妈沙龙”“亲子课堂”“妇女微家”“悄悄话”等活动,致力于建设“亲子阅读空间”主题书房。
二是多方参与,互利互赢。为保障城市书房的公共属性和建设标准,满足公众的多样性需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我区倡导“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民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在保证政府投入力度的前提下,加强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其一,要政府主导。
我区所有城市书房由区文旅体局统一标识,以便宣传与识别;所有文献由区图书馆统一购置、加工并调配,并与市图书馆、各县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图书更换交由物流公司统一配送,每周定期更新,保证服务体系内各馆藏图书及时更新。其二,要企业协同。联合辖区企业,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共建以企业命名,展现企业文化、宣传企业产品,同时又为市民提供公共阅读空间的城市书房。其三,要民众志愿。采取社会认领方式,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团体和个人参与管理,维护书房阅读秩序与环境卫生,做好书房借阅设备和安防系统的日常检查,并配合临时任务的调度,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譬如我区Home+企业书房,位于圣远广场写字楼,在前期的规划中,为了保证书房长久的活跃度和生命力,我们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投入资金25万元用于更新场地、购买设备等。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圣远广场企业单位免费提供场地,从装修设计、志愿服务等方面引导更多的企业人参与到书房日常的管理维护中,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服务于企业用户、周边医院、大明宫休闲娱乐的读者,致力于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是适度盈利,积蓄活力。在坚持公益原则基础上,我们允许城市书房设立自动售货机、茶水饮品吧台、广告招租等盈利渠道,通过多管齐下,真正降低城市书房的服务成本。譬如我区碧翠锦华社区城市书房增设吧台,提供茶水、咖啡等服务,进一步探索“书房+咖啡+餐饮”阅读管理服务模式,在满足全天公益服务时间后,有偿为各团体提供场地,实现适度盈利,为城市书房的常态化运转积蓄力量。
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区域专属名片
我区城市书房建设以品质化、个性化、专属化为品牌目标,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城市书房赋予更为全面创新的发展意义,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添砖增瓦。
一是以专属化营造温度。我区的城市书房建设以服务群体、服务范畴、服务标准为切入点,进一步让城市书房的服务更具温度。在书房的整体布局、设计架构上下功夫。西一路党建书房重点突出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党群活动的设计元素,通过自助借还设备、党建朗读亭、瀑布流等智能化设备,让群众在排队办理的同时可以享受阅读的氛围,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效能。城市书房要在馆藏资源、特色服务上下功夫。向阳社区的养老书房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还与喜马拉雅合作,推出“沉浸阅读体验区”,读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体验“有声图书馆”。阅读者在书房里既可获得以养老为主题的别具匠心的服务体验,又能“声临其境”融入现场教学,同时书房还设有滚动播放的健身宣传片,真正实现了“城市书房+养老”的纵向延伸。
二是以精细化突出品质。我区城市书房建设致力于精细化打造服务内容,如印制《城市书房使用手册》,设立“读者点书台”,布置温馨的文明行为提示标语;定期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阅读需求调研分析,召开读者座谈会,放置意见箱,征集“金点子”,通过以上环节,提升服务读者质量,打造高品质城市书房。
三是以互动化突出多元化。我区城市书房建设着重通过多方互动、多点合作进一步延伸城市书房的内涵。在跨界融合、联动辐射上下功夫。腾悦广场音乐城市书房积极与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联动,将影视、动漫、音乐等形式纳入公共阅读范围,打造多元化、品牌化的文化活动;尚善书院与周边的中小学校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漂流书屋”“抱团共读”“照片展览”等活动,与学校一起构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双向联动模式。城市书房要在配置互通、多点推进上下功夫。我区城市书房的数字阅读量目前已突破302万,所有城市书房资源配置定期更新流转,常换常新,同时与各级图书馆之间资源融通共享,加大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和服务下移。
综上所述,我区城市书房建设从制度保障、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三个维度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前期的夯基垒台到现阶段的遍地开花,形成了以政府牵头,中小学校、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各界力量联动的“家门口的城市书房”新格局、新模式。我们将继续大胆创新,一往无前,把握好城市书房在新时代社会经济转型和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文化影响力。
(西安市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