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四位一体”+“三个融合”实践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硬核实力
2022-11-19赵荣王刚
赵荣 王刚
一、案例背景
韩城市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县市。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发展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服务品质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活动载体单一,服务效能不高,文化现代价值挖掘不够,资源转化率较低,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服务供给与群众游客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研究论证和多方探索,搭建“四位一体”框架,明确韩城市文旅局、景区管委会、龙门国际控股集团公司、行业协会四方责任,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工作思路,从理念、机制、资源“三个融合”进行实践,形成了机制顺畅、参与广泛、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从而内外联动、精准发力,盘活资源,发展增量,推动文化旅游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二、主要做法
(一)机制融合先行,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机制改革破除文旅融合瓶颈。搭建“政府+景区+企业+协会”运行机制,行政机关管规划、事业单位抓管理、市属国企主运营、行业协会做服务。加强七大景区统一管理,整合优质资源,开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策划、文创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加大城市文化IP宣传力度。成立新龙门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形成基金投资+孵化器运营服务的模式,激发文旅市场创新活力。重组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协会,搭建为政府和企业服务桥梁纽带。利用文化艺术类社团、图书馆学会、旅游交通协会、旅行社、导游分会等组织机构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破除原有管理体制条状分割形成的“鸿沟”,实现经营性文旅产业和公益性文旅公共服务相融合,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大公约数。第二,成立“韩城市文旅融合推进会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提出政策方案,解决重大问题,形成“有组织、有政策、有制度、有考核”的保障机制,推动文化旅游工作常态化发展。第三,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每年投入520万,在古城景区、党家村景区、司马迁祠景区镇(办)、村(社区)免费送民俗、戏曲、器乐等精品文艺节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特色文化活动。
(二)理念融合提升,激发内生动力
第一,通过政策融合促进观念融合。制定《“十四五”韩城市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关于2022旅游质量管理年的方案》《韩城市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市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确定好目标、贯彻好理念、设计好项目,凝心聚智合力攻坚,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韩城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第二,通过干部培训促进理念融合。机构改革后,韩城文化和旅游局人员由原文广局、文物局、旅发委、体育局300余名干部职工构成。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思政课学习活动,举办“文旅大课堂”,进行业务大比拼。组织局党委书记走基层讲理论、中层以上干部带头讲业务、全体干部展示学习心得体会和感悟、业务骨干参与薛峰水库展示馆布展设计、韩城市体育馆建设、古城史记文化街区设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建一提升”项目以及指导制定芝川镇杏花村乡村文化振兴方案等。通过理论学习+工作实践的方式,推进文旅融合理念入脑入心见行动,使干部队伍更具有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做好韩城旅游解说人、韩城文化传播者、文旅融合发展带头人。
(三)资源融合发展,优化服务供给
第一,公共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依托古城旅游景区,吸引入驻店铺,韩城行鼓、秧歌、秦腔、剪纸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常态化展演展示,年均表演3 0 0余场,成为古城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4A级景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工业主题司马迁图书馆分馆,投资200万元,室内面积400平方米,具有18000余册图书,设有智能门禁系统、馆员工作站、自动借还书机、智能检测系统等,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4A级景区司马迁祠嵌入史记文化展示馆,开展司马迁大讲堂活动,党家村景区婚俗展演、古城街区状元情景剧巡演,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传播韩城特色文化;新提升改造完成的司马迁图书馆,文旅元素兼具,“文旅地图”数字系统发布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提供旅游咨询、交通导示、景区信息等,增设文创展示厅,满足游客需求;以“龙门书苑”为统一命名、统一标识,在景区、民宿、酒店分别建立4个分馆和11个馆外服务点,布局立体,独具匠心,打造城区“15分钟阅读圈”;提升改造3个镇(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集文化培训、非遗展示、教育宣传、体育健身、旅游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旅小驿站;五星村、露沉村等一批村史馆示范点建成,充分展示了新农村的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历史沿革和时代变迁,承载乡愁乡情;“欢乐送基层”“书香韩城”公共文化品牌活动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进民宿、进酒店,优质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3200余人,受益群众20万人次以上,群众满意度90%以上。第二,用旅游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在“四位一体”框架下,龙门孵化公司、陕文投研发“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景区”为核心的研学游产品,“走进溥彼韩城,体验黄河文化”三日研学旅行主打路线和司马迁祠、古城三庙一日研学旅行等6条精品线路,依托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采用校地共建模式,挂牌成立研学基地,充分发挥博物馆、老城景区、非遗工坊的文化传承阵地、旅游发展载体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三,持续深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达成共识,推出司马迁祠元素文化抱枕、状元文化撞色生活水杯、国潮插画风版芮博T恤文化衫、党家村门楣家训卡通手机壳,龙门孵化公司和梁带村博物馆合作,以文物里的生僻字為内容设计T恤衫,带领年轻人认识复杂汉字,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第四,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文化品牌。面对疫情常态化形势,坚持“小切口、大带动,小投入、大影响,小创新、大转换”的工作思路。市委宣传部、文旅局、龙门国际公司、景区管委会与龙门孵化公司策划组织开办了“龙门访谈”“我在韩城讲史记”栏目,举办“全民讲《史记》”创意短视频大赛,累计网络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2400万次;文化馆、图书馆实施的“有艺微课”、“云上幸福年”2021韩城市首届网络春晚、非遗线上展播、司图有声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全社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工作成效
在“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下,韩城市积极探讨文旅融合的机制、理念、资源三方面的融合,取得了叠加效应,不断扩大公共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内容和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文化服务能力聚势而强,活力持续迸发。2021年“欢乐送基层”入选国家级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韩城市入选2021—2023年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最佳赛区。市文化馆2021年被评为国家县(市)级二级馆,2020年舞蹈《行鼓行》获得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2021年司马迁图书馆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文旅融合试点推广典型案例,2020年韩城市板桥镇王村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韩城市龙门镇入选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道,党家村入选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节点和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韩城古城研学基地成为第三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和陕西省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21—2022年“全民讲《史记》”创意短视频大赛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的学习热潮,吸引了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人群广泛参与,持续发酵于各大网络平台,辐射范围之广、动员能力之强、参与热情之高、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展示了“文史之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民众文化素养,活动得到人民日报、群众新闻、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司马迁图书馆“当好文史之乡代言人”被中国文化报深度报道,2021年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组两次到我市拍摄黄河流域美食特别节目。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多措并举,提升我市公共文化硬核实力,绽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魅力。
(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