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秦腔文化 铭刻西安印象
2022-11-19赵嘉钰
赵嘉钰
一、基本情况
易俗社文化街区位于古城西安核心区域,东起案板街、西至北大街、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总占地约87亩,是省、市两级重点改造项目,也是西安市迎十四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改造后的易俗社文化街区作为新型公共文化街区,增加了街区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等多重功能,并于2021年9月14日对外开放。
二、主要做法
(一)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按照“讲好陕西故事、弘扬秦腔文化,城市功能修补、保护文化遗存,记忆西安味道、铭刻西安印象”的项目定位,以秦腔文化为特色,以城市更新和文化保护协调为重点,以文化产业为延伸,延续老街风格,以民国建筑立面为基底,穿插现代建筑元素,打造以易俗社为中心,融博物馆展示、秦腔艺术展演、中外戏剧交流、戏曲教育传承、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活力文化街区。新建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秦腔演艺广场等配套文化空间,打造现象级网红打卡地——东邦哥情景式体验文化区。
(二)多元融合,拓展文化空间功能
易俗社文化街区作为占位钟楼的重要文旅街区,以传承和振兴秦腔文化为己任,拥有博物馆、戏台、街巷、广场等多层次的活动空间,是以秦腔文化和秦腔艺术为核心的陕西戏曲集结地,再现万人齐吼秦腔的文化大场景,重塑千年古城的文化新高地。在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中,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感受到易俗社百年的风雨历程、精神传承,学习先辈们的宝贵精神。秦腔艺术博物馆通过实物的展出,见证秦腔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成就。
东邦哥作为易俗文化公司打造的重点项目,充分利用7300多平方米的地下创意空间,以“怀旧”为主题,通过彩色霓虹灯、老缝纫机、老电视机等老物件,展现老西安繁华街道的最初记忆,打造体现复古、怀旧、美学生活、人文风情、休闲娱乐等特性的圈层聚集地,并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202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累计有25.7万名市民游客通过视频、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媒介与家人、朋友分享东邦哥的所见所闻。
(三)盘活文化街区业态,丰富公共文化服务
易俗社文化街区以弘扬秦腔文化为主旨,以文化惠民为主线,自开业以来,与易俗社、三意社、青年传习剧团、西安演艺集团相互配合,举办易俗社文化街区特色秦腔演出,把著名秦腔选段、武打片段、秦腔绝活三类主题相结合,将秦腔戏曲搬上室外戏台。同时,为盘活易俗社文化街区业态,大力扶持西安本土音乐人。基于“浪走”开街主题活动,衍生出“易俗歌会”现场live活动,结合舞台声光电效果、乐迷互动、抖音直播等手段,让数十万名游客市民共同见证秦文化与现代技术共同装扮下所散发的独特艺术魅力。
此外,易俗社文化街区还打造了面向大众、全民参与的秦腔大舞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易俗小舞台,群众大舞台”。易俗社邀请西安本地民间秦腔自乐班、合唱自乐班及艺术团与专业演员共同演出。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演出150余场,并与80余家自乐班达成演出协议,给广大民间秦腔爱好者、声乐爱好者一个展示的舞台,通过专业艺术团体与民间团体的结合,打造属于西安人的特色常态化惠民演出,力求为西安各地、各行各业的市民提供一个放声高歌、展现自我的舞台,真正起到“移风易俗、弘扬正气、全民寓乐”的作用。
易俗社文化街区自开业至今已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百余场惠民演出,包括秦腔、巡游、歌唱等众多演出形式,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三、建设目标
易俗社文化街区将以创建公共文化街区为契机,以秦腔方言广场为核心,中华老字号美食聚集区和东邦哥特色文化为轴,青曲社相声社团、胡桃里音乐酒馆等为辐射点,有序引导现有商户延长经营时间,增加特色公益文化演出和活动,打造特色秦腔品牌,提高街区经济活跃度和便利度,最終形成立足易俗、辐射钟鼓楼、带动皇城里的文化新空间。
(西安曲江易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