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探究
2022-11-19周俊飞
周俊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体育舞蹈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高校,即使历史车轮滚到21世纪初,体育舞蹈进入普通高校体育课堂也是人满为患,一位难求。但随着普通高校交谊舞厅逐渐缩减、消亡,校园体育舞蹈活动的缺少,体育舞蹈课程已经从曾经的热门项目变成当下的冷门项目。如何提升育舞蹈课程原有魅力,重新焕发体育舞蹈的活力,推动“课内外一体化”也许是大学体育舞蹈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课外锻炼意愿分析
1.1 请问你一周愿意参与课外体育舞蹈练习多少次 [单选题]
依据表1数据分析,在230名学生中,有63.04%的学生愿意一周参加一次课外体育舞蹈锻炼,只有30%的学生愿意参加2次,仅有6.96%的学生愿意参加2次以上。从中说明,同学们基本都愿意参加课外体育舞蹈练习,同时说明多数同学选修体育舞蹈的目的多数为兴趣而来,有较好的课外锻炼的意愿。
表1
1.2 请问你需要参加舞会检验自己的舞艺水平吗[单选题]
依据表2数据可知,在参与舞会意愿方面,只有6.09%强烈需要,24.78%表示需要,有69.13%表示无所谓。从中可见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目的多数不明确,同时也折射当下体育舞蹈文化氛围极其冷淡,这与当下娱乐方式多元化有关,同时也与高校交谊舞厅基本消失,导致学生对舞厅文化认知不足有关。因此,搭建以舞会友的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交谊舞氛围显得很必要。
表2
1.3 如果举办舞会,你觉得一个学期举办几次舞会比较合适[单选题]
从表3数据反映,在参与舞会的需求方面,有65.22%的同学要求一学期参加一次,有27.39%的同学要求2次,只有7.39%的同学要求2次以上。从中可见,学校按照一学期举办一场舞会是同学们的基本需求,能适当增加1-2场是期望。
表3
1.4 体育舞蹈协会组织一周一练活动,参与人数上限100人,先到先得,满人即止,请问你接受吗[单选题]
从表4数据看,愿意参加一周一次体育舞蹈课外锻炼的同学达到56.09%,属于积极派;有34.78%无所谓,处于中间派;仅有9.13%不愿意,属于消极派。从此可知,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在统一组织下进行体育舞蹈课外练习。体育舞蹈与其他运动项目不一样,多数学生都是零基础起步,技术不成熟,对自己技术缺乏信心,所以需要有人引带。需要课外锻炼的组织性,非随意性。
表4
1.5 体育舞蹈协会每周组织课外训练课1次,每次奖励专项成绩0.3分,请问你愿意参加吗[单选题]
通过表5数据反映,在奖励机制下,有59.57%的同学愿意参加一周一次有组织锻炼,但还有 13.91%不愿意,26.52%处于无所谓状态。从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奖励制度表示欢迎,说明多数同学对训练兴趣、时间、方式等方面都愿意接受。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奖励制度有抵触态度,这里估计与训练时间与个人时间有冲突有关系。
表5
2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的举措探究
2.1 营造校内体育舞蹈运动专属区
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当前体育课堂里,虽然普遍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但课后练习往往缺少固定的体育舞蹈练习场地,导致课内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在课后处于无序练习状态,这是典型的课内外脱节状况。因此,学校开辟一个固定体育舞蹈练习专属区、营造体育舞蹈文化氛围,就像足篮排三大球、乒羽网三小球等项目一样拥有专属的运动场地,为学生参与体育舞蹈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定期举办校内交谊舞会,为学生提供实践与交友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练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再由兴趣转变为主动参与体育舞蹈锻炼的习惯。避免体育舞蹈课内外练习脱节,有利于学生把体育舞蹈课内外练习无缝融合。
2.2 发挥体育舞蹈协会的组织作用
故人言: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走。体育运动的特点在于群体性,组织性,所以,体育舞蹈运动也不能例外。要想推动学生有强烈的内动力自觉参与课外体育舞蹈锻炼,就要满足学生被组织活动的需求,这一点在表4中可以体现。体育舞蹈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骨干,培养学生骨干的体育组织能力,发挥体育舞蹈协会自成体系的功能。这一举措既减轻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锻炼中人力不足的状况,又为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又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因此,发挥学校体育舞蹈协会的组织作用是推动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一环。
2.3 完善考核体系,实行奖励机制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并将课外体育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1]。在国家日益重视大学生体质的环境下,许多普通高校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开始严抓学生课外锻炼,甚至把课外锻炼纳入课内成绩的一部分,把体质测试内容转为期末考试成绩,体育专项变为平时成绩考核。因此,建议在体育舞蹈专项成绩中提取一部分分数奖励学生课外锻炼,这也是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锻炼的一种动力之一。
2.4 举办校内体育舞蹈比赛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体育舞蹈?除了健身、交友、审美外,有一些技术相对比较好的同学还希望参加校内或校际举办的体育舞蹈比赛。这种比赛不但给同学们提供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还给他们带来自信、交流、综合测评加分等福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从2005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广外杯”体育舞蹈公开赛,并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校内比赛不但发挥学校体育舞蹈队运动员的知名度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力,而且能吸引更多同学加入体育舞蹈运动行列,对于校园文化来说也是宣传体育舞蹈,扩大其影响力、营造体育舞蹈文化的浓厚氛围。
3 结语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是体育课的补充,同时是体育课程拓展深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体育舞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课内与课外贯通,打通横亘在两者间的障碍,使得学校体育舞蹈教育效果与课外大学生体育舞蹈活动实现完美对接。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骨干的组织领导能力,而且方便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舞蹈运动习惯的养成,为其养成终身体育舞蹈运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