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2022-11-19王俊伟韩晓飞
王俊伟,韩晓飞
(1.汝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汝州 467500;2.平顶山学院)
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汝州市高度重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坚持“以种定养、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合理布局试点区域范围、种植作物、养殖场和第三方服务组织规模。以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以推进粪肥还田利用为重点,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以用促治,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一是坚持“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的原则,选择有粪肥施用习惯、种养结合有一定基础的基地作为试点示范区域。优先安排粮食大田作物,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二是坚持“种养配套、就近消纳”的原则,综合考量种植基地消纳能力、规模化养殖场分布以及粪肥到田运输距离等要素,因地制宜制定畜禽粪肥还田运行服务模式。三是坚持“择优遴选、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试点区域内畜禽粪污产生量以及粪肥处理能力、还田能力,择优遴选一批硬件设施齐、运营基础好,能够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等服务的主体开展粪肥还田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10 万亩,已全部进行沼液还田。试验、效果监测点也已按方案要求实施完成。
1 合理布局项目区域
在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地力水平、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小屯镇、庙下镇、纸坊镇、莽川镇、陵头镇、夏店镇、王寨乡等畜禽养殖规模较大且具备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能力的乡镇实施。实施面积10万亩,主要采用沼液浇灌还田技术模式。
2 严格工作落实推动
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豫农文[2021]265 号)精神,汝州市政府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及有关部门专家座谈研讨,制定了《汝州市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试点区域、补贴对象、技术措施、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村,明确试点面积、试点作物、试点田块。全市实施面积10万亩,主要在冬小麦作物上实施。公开发布实施主体遴选公告,遴选实施主体4个,分别是汝州市科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汝州市田农粪污处理有限公司、汝州市峙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汝州市丰农富硒有机肥有限公司。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领导小组,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成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为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有关乡镇和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3 创新技术路线模式
为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市域内粪肥基本还田,今年,全市重点推进“养殖企业+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农户”沼液还田、“有机肥生产企业收集处理还田+种植基地”粪肥还田、“有机肥企业+种植农户”商品有机肥还田三种运行模式,并由项目实施单位全程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按照区域和品种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重点推广“沼液+配方肥”“堆肥+配方肥”“商品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强化实施主体服务机制,签订三个协议,即遴选的实施主体分别与试点承担单位签订《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协议》、与养殖主体签订《粪污收集协议》、与种植主体签订《还田协议》,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合同化管理。同时,强化对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情况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处理质量可靠、还田效果明显。
4 严格工作台账管理
实施主体分别建立试点工作明细台账,标明粪肥来源、收集数量、处理方式、处理质量、应用作物、还田农户、施用数量,实现粪肥来源去向有据可查。对处理后的粪肥、有机肥、沼液等按批次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安全还田,不断培肥地力。要求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记录文本、图表、照片、音像等资料,以备验收有迹可循。
5 开展试验示范与监测
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开展试验示范与监测工作。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1 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豫农文[2021]265 号),分别制定了《2021 年汝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试验方案》和《2021 年汝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效果监测方案》。依据试验方案分别在高肥力(纸坊镇赵南村,土壤类型为潮土)、中肥力(小屯镇吴营村,土壤类型为潮土)、低肥力(王寨乡大剌湾村,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上进行冬小麦沼液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CK)、常规优化施肥(CF)、替代30%N 有机无机配施(BS 30%N+CF 70%N)、替代50%N 有机无机配施(BS 50%N+CF 50%N)、沼液全替代(BS 100%N)5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 个重复。依据效果监测方案,在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地力水平、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在小屯镇的季营村、吴营村、周庄村、长营村、牛庄村、张庄村、丁堂村、宗庄村;庙下镇的下鲁村、乐寨村、于庄村、姚庄村、胡庄村;蟒川镇的任庄村;陵头镇的寇寨村;王寨乡大剌湾村和纸坊镇的赵东、赵南、赵西和长西村设置了20 个效果监测点,每个效果监测点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和施肥模式,设置常规施肥与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2 个处理,监测周期为小麦整个生育期。同时建立了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10 个,并与平顶山学院签订《技术委托协议》。树立了示范区标牌和试验监测标牌,明确示范区域、实施规模、试点目标、技术模式和工作责任人、技术指导人员,明确试验监测目的、试验设计、监测范围等内容。
下一步,汝州市将继续推广粪肥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支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企业等主体承担试点任务,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粪肥施用服务,力争通过5 年试点,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引导农户不断增强用地养地意识,鼓励农户有效利用畜禽养殖粪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服务组织、种植主体三方有机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变废为宝,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