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辩论机器人创新能力

赵 伟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 浙江 温岭 317500)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的基础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重基础认知,轻能力培养的局面。大多学生认为掌握了文本中的一些词汇、句子、短语、结构等,阅读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其实这只是培养了他们的识记能力,教师还要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是就阅读而言能产生什么样的困惑,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能促进哪些方面的成长。创新能力的发展能推动阅读的深入,也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1.创设情境,让思维活跃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小学阶段相比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给他们创设具体的情境,他们就能直观地思考,这更容易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创造性的思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熟悉的情境中思维更活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可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考虑阅读的主题,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当这样的情境出现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也就更容易去创新。

以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师先是给学生展示学校机器人社团制作的一个小机器人,让他们用英语展开表达,就是说一说与机器人相关联的一些内容来。这其实就是借助具体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让他们表达出一些新的东西来。这些新的东西不是教材里面现成的,也不是教师规定的,而是他们自己的一些个性化思考。他们由眼前的机器人想到这样一些问题,What is the shape of this robot like? Can it look better? Who designed this? This designer is a hero for us to learn from. What abilities does this robot have? Can it walk? Can it dance? Can it talk?Can it help us with our homework? 有了具体的情境学生的思考自然就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就获得了发展。为了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深入的直观的体验,教师播放了有关《机器人总动员》的剪接视频,在视频中学生看到两个机器人相爱的场景时,他们这样描述:When Eve becomes resting state, Wall-E protects her even though she doesn’t know at all and when the spacecraft takes her away, Wall-E goes with her without hesitation.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示,学生对机器人的了解从表面的形象走向内容的情感,这样的认识能激发他们深度的思考。

2.角色换位,让思维多元

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就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换位,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看待阅读中的人或事,进而揭示文本的内核,发现其中的新意蕴。一百个读者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英语文本中的同样的人物,学生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来。他们不但可以文本中人物的身份进行思考,还可以作者的身份进行思考。

以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论机器人。因此教师先是问学生假如他们写一篇以机器人为话题的文章会从哪几个方面去写,会写些什么。教师的提问就是让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思考相同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潜能。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特点,可以看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更全面的认识学生,也为精准阅读做铺垫。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思考去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让他们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比如有学生就认为可从这些方面去描述机器人:Will robots think like humans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 What can robots do today?接着教师又换一个角度向学生提问,教师问学生假如机器人也有情感,他们在帮人类做事的时候会思考什么。教师的这一问题,就让学生将本无生命的事物也赋予情感,以让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认为机器人会愿意为人类服务,到那时候人与机器人就应该是平等的。

可见教师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思考问题其实就是给了他们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就着同样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来,要给他们设置不同的身份,要让他们进入丰富的语言阅读环境中。

3.开展合作,让思维聚焦

合作能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这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了更多创新的机会。合作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不会有任何顾忌,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同时他们的表达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别人上汲取到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这为他们创新能力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创新最大的难点就是要突破原先的自己,借助别人的智慧,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突破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更多的合作的机会,以让彼此的思维交织着上升,进而走向纵深。

还以这课为例,教师设置这样的任务,Draw a picture of what you think a city in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Then describe it to the class.显然地这是一个创新型任务,学生所画的与所说的,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同样可以看出来的,这也是一个合作性的任务,需要彼此的合作,才能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先是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画一幅画,然后他们选择求大同存小异,将别人没有想到的,但事实又可能存在的,在一幅画上展示出来。小组里绘画最好的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一幅画里将众多的意见都罗列进来。再接着他们就是对着这幅画进行表达,他们先是各自单独地表达,每个人将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然后他们将所有人的表达展示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吸纳别人的可取之处,进而丰富自己的表达。每个人也可指出别人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真正做到知无不言。学生最终完成的任务就是自己的创新作品,这是他们集体创造的结果。一学生起初是这样表达的:There will be more tall buildings, and there will be fewer cars and more buses.但在展示时,别的学生认为要在句首加上“I think”,这样的表达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思考。可以看出来,合作将创新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的内容,也要关注他们合作的方式与态度,要让合作成为促进创新能力生长的方式,而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泛泛而论。

4.推断假设,让思维拓深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增长,只有他们的思维不断地走向深入,创新才有可能。教师可在阅读中设置推断假设的环节,给他们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也让阅读走向纵深。所谓推断假设就是从原文本的某个环境出发,让学生思考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学生就需要与文本的人物对话,给出自己认为可行的答案。让学生推断与假设不是看他们的最后答案,而是看他们的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的阅读经历不一样、语言积累不一样,给出的推断与假设也不一样。

还以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师举出这样的例子,Today 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就由学生来假想。他们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机器人会在工厂里做什么样的活;工厂里的工人要不要上班了;机器人一天需要工作几个小时;机器人会不会累;因为有了机器人,工人会不会失业;机器人对工人而言是好处多一些,还是弊端多一些。显然地这个假想的过程就是他们创新的过程,就是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深入阅读的过程。Some can help to build cars, and they 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教材中这样描写机器人。学生的假想中机器人做的却是这样的工作,Robots will do some dirty work, such as taking out the garbage. Robots will do some dangerous jobs, such as working at heights. Robots will do some boring work, such as putting products in order one by one。从推断与假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推动着阅读的深入。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推断与假设的机会,让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更多的锻炼。教师可让学生就着阅读的题目,让他们猜一猜作者可能的表达;也可让他们就着相关的人物,让他们想一想可能发生的故事;还可以让他们就着文本的结尾,去想想另外一个结局。总之,教师可让他们在不断联想与发散中提升创新能力。

5.组织辩论,让思维深刻

辩论其实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学生就阅读文本的某一个话题展开辩论时,首先他们要充分分析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而得出有利于自己立场的观点。这个观点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直接从书上摘录过来的,这个观点是辩论上共同归纳出来的,展现的是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在其中呈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要表扬他们在其中的可取之处,而不是最后的输赢。教师在辩论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的空间,从收集资料、组织语言、挑选人员、到组织反击等都有学生自己准备。

还以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师先是给出与文本相关的辩题,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robots in the future can do everything, so they will take place of us,but some peopl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robots can never replace humans。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再由他们抽签确定正方与反方,正方的观点认为机器人将来可以代替人类做任何事情,反方的则认为不可能。再接着,他们抽签确定那两个小组互为正反方。当准备工作就绪,正、反两方都需要收集与他们立场相关信息,因此他们需要给每个组员明确的任务,以保证能够获胜。就正方而言,他们先是展示现在机器人可以做的一写事情,比如Nowadays, robots can help humans with daily housework, exploration, and so on;接着他们又说道:Robots in the future can help humans explore more distant space; Go into the deeper seabed; Discover more secrets; Find more lost things, etc.最后他们总结说,Robots can do what we can think of, the future will be more beautiful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robots。就反方而言,他们也是先呈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对正方的观点进行反驳。他们是这样陈述的,If robots can do anything, humans can only be slaves to robots, which is not a good thing. Robots are used to help humans do what they can, not to replace humans.可以看出来,在这样的辩论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首先他们要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出创新;其次他们要能反驳别人的观点,这同样需要创新;最后他们还要发现并借用别人的思维优势,从而再找到辩论的突破口,这更需要创新。教师在这个辩论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点评,主要以鼓励为主,以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呈现。

6.逆向思考,让思维独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让他们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一种矛盾,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逆向阅读分析,进而触发他们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逆向其实就是一个思维上的创新,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思考,给他们新的思维的体验,也让他们获得不一样的见解。

还以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教材中介绍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普及了,学生在身边也能感受到机器人带来的便捷。因此教师就可让学生畅想10年以后,人类会怎样,机器人会怎样。但教师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让他们想一想自己五年前的生活,有学生就这样写道:5 years ago, I was in a primary school, I played football with classmates after class, and I never thought about having a robot.教师问学生假如五年前拥有一个机器人,他会让机器人做什么。同时教师再问:假如现在拥有一个机器人,会让他做什么。学生说,五年前的机器人可能只会帮他们洗碗,现在的机器人会陪他们聊天。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学生对机器人相关的知识了解更透彻了。同时他们也能在逆向思维中获得更多启发并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他们的创新火苗就自然汩汩而来。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得到迸发;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让他们的观点得到展现;需要教师有循循善诱的教学技巧,让他们的思维发展获得提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让他们展示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就是让他们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而发现阅读的本真。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更关注教学设计的巧妙,让创新的火苗迸发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创新就意味着“一百个读者心中要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换言之,在阅读中要能彰显自我。

猜你喜欢

辩论机器人创新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同影子辩论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