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言拾粹

2022-11-19

光明中医 2022年21期
关键词:谓之月经

气单。郁结,靠舌根横起红紫色筋,先用大针蘸桐油烧红,向舌横筋上针七处,次将三小针扎品字样,每大针孔上各针二次,连大针,共四十九针。如舌根肿,要灸外边喉下横三穴,口内出烟为止,如不出烟,七壮止,内服三黄凉膈及二陈。

——清·包三述《包氏喉证家宝·咽喉七十二证考》

喉证初起,一寒战而生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不要认作热证,皆由阳虚寒冷而发也。其痰不可提尽,此痰即身内之精神所化,与牙关紧乳蛾HT 舌之痰,毒种一气。必流尽毒而愈者不同,若一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死。

——清·包三述《包氏喉证家宝·辨喉证》

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夫五脉者,天之真,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五色者,气之华,应五行,合四时,以彰于面。惟其察色按脉而不偏废,然后察病之机,断之以寒热,归之以脏腑,随证而疗之,而获全济之效者,本于能合色脉而已。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一男子遍身患小疮,或时作痒,口干作渴。服消风散,起赤痒益甚;服遇风丹,脓水淋漓,丸,其渴渐止;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肌肉渐生;佐以八珍汤加牡丹皮、麦门冬,百余剂而痊。二年后不节房劳,其疮复作,惑于人言,又服消风散之类,其疮复患。余仍用前药,调治而痊。

——明·薛己《疠疡机要·续治诸症》

女子阴逆自上生下,故极上之地,左手之寸为受命之根本,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左手寸下之关之脾,脾土生金,故关下之尺为肺,肺金生水,故左手之尺越右手之寸为肾,肾水生木,故右手寸下之关为肝,肝木生火,故关下之尺为心。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平脉》

肝病传脾,则面青唇黄,舌强喉哽,吐涎体瘦,饮食无味,法当伐木补土以益火;心病传肺,则面赤鼻白,吐痰咯血,咳嗽毛枯,法当泻火补土以益水。脾病传肾,则面黄耳枯,胸满 痛,遗精白浊,法当泻土补金以益水;此五脏亢害承制之证治也。

——明·龚居中 《痰火点雪·痰火证论》

一妇人肢体瘾疹疙瘩,搔破成疮,脓水淋漓,热渴眩晕,日晡益甚者,用四物汤加柴胡、山药。若自汗盗汗,月水不调,肚腹作痛,用八珍汤、六味丸。若食少体倦,心忪盗汗,经闭寒热,用八珍汤,佐以加味逍遥散。若病久元气怯弱,用十全大补汤,佐以归脾汤。

——明·薛己《疠疡机要·疠疡类症》

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经三旬一下与之相符,故又谓之月水、月信也,女子月经一月一行者,其常也。或先或后,乃其病也。然亦有两月一行,谓之并月者;有三月一行,谓之居经者;有一年一行,谓之避年;有一生不行而依然能孕育,谓之暗经者。

——清·吴谦《妇科心法要诀·月经之常》

余每年见中风之症,不下数十人,遵古治法,十愈八九,服温补药者,百无一愈,未甚服补药者,尚可挽回;其不能全愈,或真不治者,不过十之一二耳!奈何一患此症,遂甘心永为废人,旁人亦视为必不起之症,医者亦惟令多服重价之药,使之直得一死而可无遗憾,岂不怪哉!愿天下之中风者,断勿以可愈之身,自投于必死之地也。

——清·徐大椿《慎疾刍言·中风》

猜你喜欢

谓之月经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木鹊和车辖
《尔雅·释宫》“谓之”用法初探
月经量少怎么办?试试调节情绪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