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行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优化思路的探析

2022-11-19周舒雯杨树芃

广西电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电力行业供应链

●周舒雯 杨树芃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2022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与重大部署,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指出“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同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着力保市场主体。关于如何纾困帮扶中小微企业,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国内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是诸多方案中的一项良策。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系统包含数量庞大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健康发展相辅相成。在“互联网+”与新经济形势背景下,我国电力行业也开始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尝试,此举具有重大意义与广阔前景。近年来,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在盘活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解决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亦取得了成效。但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仍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困境,发展也遭遇“瓶颈”,另一方面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较晚,各方面监管政策及风险防控机制配备并不完善,如何更好发挥核心企业优势,运用好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自身发展,都是当前电力行业开展此项创新业务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电力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分析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受制因素,尝试提出进一步优化电力行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措施与建议。

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供应链管理。在80年代,全球制造业为寻求成本最小化,开始致力于追求制造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提升,扩大外包业务规模并衍生出供应链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多集中于物流、信息流层面,资金流层面的缺陷与短板逐渐暴露。为解决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融资难题,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开始尝试创新优化,20世纪末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运而生。

尽管社会各界对供应链金融有着丰富的文献参考与探索,但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达成一致。可知的是,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银行机构、上下游中小企业相关,与它们的资金流通、融资授信等相关。

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司法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指出“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第一次明确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简单而言是“供应链”与“金融”的创新融合,供应链金融凭借与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系、授信灵活、响应及时、信息透明度高等特点,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认为是纾困帮扶中小微企业的良策之一。

三、电力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至电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形成。2002年12月,在国家电力公司分拆重组的基础上,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及四家辅助企业的格局,各企业独立运营并逐渐形成各自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电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形成,是电力供应链金融的开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电力行业中各企业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发电、配电、售电等环节中逐年加大基础工程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等资金投入。在行业规模扩张的背景下,电力供应链中经营现金流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核心企业出于自身现金流与成本的考虑,在市场作用下,资金压力将会不断地向供应链中的中小供应商传递。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中供应商的数量远超5万家,出于竞争、发展等因素考虑,数量庞大的中小供应商们为获取核心企业青睐不断压缩自身利润空间,先行垫付资金供应产品等,自身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经营现金流十分紧张,对资金的需求亦显得十分迫切。

为保障电力供应链整体的平稳健康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难题。那么,可供选择的良策之一是开展电力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具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条件

电力行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系,具有真实交易背景,具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

(二)电力行业供应链急需开展新型融资计划

电力行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需投入较大资本,且建设时间较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较为严峻的现金流流转问题,现金流的收支时间不匹配,进而也易造成过高的负债率与财务费用负担。其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电力行业供应链急需开展新型融资计划,以保证自身现金流健康平稳流转。

(三)需借助核心企业的雄厚资信获得融资便利

上下游中小企业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施工建设、采购物资等阶段中多采用预付款形式结算,在供应设备材料方面多采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形式结算等等,往往在供应产品时需垫资施工,其对融资的需求迫切。由于自身资信较弱、业务规模较小等,供应商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面临门槛过高、融资成本较高的困境。但开展供应链金融后,上下游企业能够借助核心企业的雄厚资信获得融资便利,而电力核心企业亦能够通过供应链金融提升整体竞争力,并重塑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是一项双赢选择。

四、电力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现状与受制因素

(一)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现状

在考虑上述必要性、国家政策支持、“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电力行业于近几年开始对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处于新兴发展阶段。

1.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日益丰富

南方电网于2021年4月上线发布“南网融e”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首次以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对外开放。该平台在短时间内相继开发电费融资、订单融资、“南网e链”、各类保证保险等36款供应链金融产品。据公开数据显示,南方电网于2021年底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超350亿元,截至2022年2月,累计服务客户数超2.5万户(截至2022年4月,累计服务客户数超3.73万户),累计节约客户融资成本超3.6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2.融资模式多元结合以适应个性化场景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应收账款融资(主要包括保理、保理池融资、票据池授信等)、库存融资(主要依赖于存货的控制权)、预付款融资(主要包括先票或款后货授信、国内信用证等)。

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并不限定于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结合多种个性化场景,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维度更多、覆盖面更广的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更多呈现出“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的特点。

如南方电网的“南网融e”平台,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内接企业内部现有金融产品,外接外部金融机构特色化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涵盖资金融通、保险保障、电费金融、个人金融等多领域产品。其中“南网e链”为应收账款多级流转平台,主要借鉴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订单融资”是南方电网为客户提供用于履行南方电网采购合同的融资款,以未来应收款作为还款来源;“信用证缴费”产品,类似于预付款融资模式,该产品集合了“企业缴费+信用证融资”两种功能,用电企业只需利用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就能完成大额电费的融资支付;而“电费融资”是基于电力数据联合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信用融资产品。“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模式充分结合、发展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适应了行业多种个性化场景的需求,是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特点之一。

(二)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受制因素

目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已经较为完善,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等科技力量,在缓解各环节融资困境,减轻现金流压力,降低经营风险与运营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中仍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从电力核心企业看

(1)受电力行业的外部风险制约。外部风险往往指宏观经济周期、金融环境、政策因素等。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当外部环境发生风险或不利于电力行业发展时,电力核心企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如2008年之前我国煤电价格实行联动政策,而在2008年之后煤价执行放开政策,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市场煤、计划电”的状态,火力发电企业在购买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受燃煤价格的上涨和电价的稳定影响开始出现政策性亏损;受2020年疫情影响,电力行业投资总额下跌等。

(2)以核心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存在风险快速传染的可能性。核心企业的信用在供应链中得到充分延伸,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发生信用风险或道德风险,风险可能会在供应链条中快速扩散,进而造成整个链条瘫痪。

(3)电力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扮演者隐性背书者与反担保者的角色。开展此项业务,需辨别交易的真实性,防范各级供应商发生虚假串通骗取融资款等道德风险,而日益丰富的产品体系、个性需求多样以及错综复杂的产业链为电力核心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带来难度。

2.从上下游中小企业看

(1)电力供应链中上下游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中标供应商为提高竞争力压缩自身利润空间后,在实际交付中易发生以次充好、伪造交易等道德风险,不利于整个供应链良性竞争的发展。

(2)电力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发展良莠不齐,一些持续经营能力较弱或自身资信状况较差的企业获取融资款受阻,又或者给予发放融资款后,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供应链金融的“普惠”与“精准”产生矛盾,给整体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阻力与困扰。

(3)供应链金融过度依赖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与其主体经营能力紧密相关,一旦核心企业发生经营风险,信用等级下调,上下游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3.从金融机构看

(1)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尚不完整。当前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未能设立单独的评估体系,审批流程依照传统信贷模式,未能开展进一步的专业化操作,不利于发挥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核心价值。

(2)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运用技术等水平相对薄弱。很多金融机构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仍需要较多人工确认,严重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效率,也加大了操作风险。

(3)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对电力核心企业的评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但电力行业机构数量庞大,涉及业务范围广,金融机构无法把握交易的真实性,一旦发生电力核心企业拒绝回款等违约情况,将造成自身巨大损失。

4.从监管机构看

(1)当前供应链金融服务中频繁发生虚假交易,骗贷事件,与监管失调有关。在供应链金融中未设立独立监督部门,监管职能部门的选择与模式尚未有明确定论。

(2)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信用评级体系或信息交互体系尚未关联共享,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隐患是供应链金融规模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五、优化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措施与建议

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和受制因素。基于上文分析,笔者尝试给出优化措施与建议。

(一)电力核心企业夯实业务基础,加大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把控力度

核心企业应夯实自身业务基础,对外部风险的识别具前瞻性,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出台业务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提前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加大对上下游企业的把控力度,可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选择优质企业,从交易源头开始把控质量;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前尽责调查,在审批中认真审核等;同时,积极参与上下游企业的日常监督,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数据库加大对企业的把控,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建设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

风控体系的缺失往往不利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不利于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发展。电力核心企业可通过规范供应链企业财务制度,保证财务指标规范性与完整性等方式选取合适的风控指标,从多维度精准刻画行业企业特征,实施全流程风险监控,完备风险预警等建设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以规避、转移、防范在供应链金融中易发生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等内部风险,稳定供应链金融业务。

(三)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深入融合,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金融机构虽具备丰富的金融风险识别与控制经验,但由于对电力行业的不熟悉,在审核时易发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无法发挥其风控体系的价值。电力核心企业在完善企业信息数据库后,与金融机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与金融机构的深入融合能够帮助核心企业更专业化建设自身风控体系。

(四)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用科技为业务赋能

数字技术有助于解决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各类难点,如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手段能够帮助电力核心企业处理庞大的企业信息库,降低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帮助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升级,推出更多符合不同需求的产品,进一步畅通供应链金融融资渠道;有助于核心企业发挥优势,为产业链的壮大奠定基础。同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关注数字治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实时、可追溯等,有助于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走向数字信任,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其产品体系日益丰富,融资模式也呈现多元融合的特点,其发展已经较为完善,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用中,电力核心企业自身面临的外部风险、供应链金融风险传染性、上下游企业过度依赖、道德风险把控难度加大、与金融机构的融合不足、监管缺失等因素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探析电力行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化思路,可尝试从夯实业务基础,增强核心企业把控力度、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深入融合、科技赋能等四方面促进“电力链条”的全面运转,提升行业竞争力,为众多上下游企业带来更多更优的融资服务,助力电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平稳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电力行业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