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学困生成绩的实践研究

2022-11-19徐兴莲

读与写 2022年22期
关键词:学困生科学过程

徐兴莲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一小 贵州 余庆 564499)

“优生与学困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都会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不同对待,“学优生”是家长和老师的“掌中宝”,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往往有意无意的都会受到各种优待。而对于“学困生”而言,则是成为了很多家长与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以小学科学为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是要从关注“学困生”的角度来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利用科学的手段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1.小学科学教学常见问题

从大量的教学案例来看,“学困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所造成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困生”而言,他们所常见的表现在于:对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遗漏,在进行信息掌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错误。此外,儿童无法真正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学习课堂上也都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1 小学科学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由于新课改理念起步较晚,因此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科任教师也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虽然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新时期下如何开展科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会因为知识面发生改变、更加强调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内在知识丰富但书本知识描述简洁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于一些存在各种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则是更容易被扣上“学困生”的帽子。

1.2 教师与教学手段上存在问题。在新课改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导入。同时,也有一些小学科学教师是由数学、语文、英语甚至是后勤管理中转岗而来的。由于他们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学引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渗透过程中,如果相关的管理者没有帮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解转换到以学生动手实践的科学课堂,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导致了学生无法将那些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的理解和认知,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也无法形成更为具有实践性的思维体系。

1.3 学生个人性格存在问题。新时期下的小学生大多普遍存在认知有限等问题,而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一种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经验、在社会发展中完成思考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一些静而少动的孩子、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都会缺少对科学体验的认知和好奇。此外,对于一些家庭而言,很多父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都背负着较重的压力,他们对孩子的陪伴较少,同时打球、出游、动手实验等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就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中的机会。

1.4 教学评价模式存在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有不同程度“望生成龙”的期待,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个别教师在面临学困生出现各种学习问题的时候会觉得大失所望,严重的还会用一些过激的言论来批评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困生就很容易造成一种恶行循环。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扭转,也将会对学生后续的科学课程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认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小学科学对学困生进行提升的具体思路

2.1 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新课改下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的进行全新的教学理念认知提高,每一名科学教师必须要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科学课堂上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策略的同时,从兴趣调动的角度来进行引导。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共同特点》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植物的结构来总结出它们内在的共同特点,而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教师则是要从关注其成长和心理认知的层面来给予引导,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的导入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认知目标提升。同时,对于学困生的教学而言,教师还应当关注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改变听课习惯、听课态度等方式,来实现逐步提升,切不可急于求成,在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保障。

2.2 充分调动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打造各种教学环境的方式,实现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对于教科版的小学科学而言,教师更是要从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多元化应用的层面,来实现积极而又有效的引导,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夯实的进步平台。例如在进行《石头、沙和水》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导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一些形态各异的石头来调动起学困生的关注,通过分层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进行分类,确保“学困生吃得下、学优生吃的饱”,在将一些基础知识推向学困生的同时,尽可能的通过提出一些“你所观察到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沙子”?借助各种视频与图片展示的同时,提升学困生对各种知识要点的展示与归纳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通过邀请一些学困生带队的方式,带领各个小组走进操场、在操场上寻找各类的石头与沙子,在近距离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让学困生也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为他们更好的开展后续认知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随后,在各个小组完成收集工作后,教师就可以邀请学困生和其他学生进行搭配的同时,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进行详细的观察,在对不同石头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很多教师不注意这个过程对学困生的训练,但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困生才能够在“委以重任”的同时,担当好整个小组“当家人”的角色,在现有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来调动他们的认知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帮助、引导其思考“水的作用是什么”、“石头与沙子”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来得出“世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也是动物、植物成长的基础保障”。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现有的世界水资源匮乏、紧缺实际来进行播放,让学生们思考下如何能够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缓解这种局面,随后请学困生作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通过汇总和口语表达的方式来提升学困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夯实基础。

2.3 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在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学推进中,教师必须要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对“学困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上面。一方面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学困生有机会对现有的知识体系拥有较强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则是要提出一些适合他们思考的教学问题,例如在进行与“太阳和月亮”相关的教学事件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内容丰富的太空图片和立体模型,鼓励学困生在这些教学资源的帮助下,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寻找到一些和太阳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课前五分钟为全班同学进行一个导入。借助这些故事,教师就可以提问孩子们:“请思考下,为什么白天能够看到太阳而晚上看不到?为什么晚上看不到太阳却能看到月亮”?相信在这中教学问题的导入过程中,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调动,同时也够在提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将更多的记忆力放在互动和思考上面。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导入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在做好发言总结的同时,能够代表其他同学参与到几个小组的“辩论赛”中来,在教师幽默的点评过程中,实现现有科学认知的思考提升和学习成绩提升,为学困生向学优生转变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

2.4 通过探究性课后练习提升学习效果。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会对作业有较大的排斥心理,因此在进行课后练习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通过设计一些能够让学困生调动自我积极性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完成个人能力与科学成绩的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科学作业书本练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一些diy的训练方式来对学困生进行检验,确保他们能在已有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和能力提高。例如在进行“与植物”相关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困生“加餐”的方式,来观察植物生长规律和特点,鼓励他们能够提供过日常的生活实践来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积累。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组织学困生来做好这些小植物生长的“日记本”,通过他们擅长的绘画方式来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间接完成科学成绩的提升。

而“玩具”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动手制作玩具的方式,来对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感悟,可以邀请学困生代表自己的学习小组来选择制作玩具的具体材料,以此来更好的完成相关的任务。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降低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以他们“够得到”的目标来给与有效鼓励,在积极的引导和点评的过程中进行鼓励。

2.5 利用学习习惯养成提升学困生认知。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学困生”来说,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想象力低下和创造水平有限的瓶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必须要结合不同单元的教学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来设置出具有差异性的引导方式,让每一名学困生都能够在更加积极的认知中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1 要从制定良好的学习策略入手。教师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完成相关的科学知识要点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付出比对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来对他们的理解和记忆成果进行抽查,一天都不能放松。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名学困生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表扬,在他们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时候,教师则是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有勇气战胜困难。

2.5.2 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与其他学科一样,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也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认知的同时做好知识体系的梳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刚开始接触预习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为难青训存在,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调动家长的力量,通过家庭指导和家庭督促来帮助他们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也应当第一时间与教师沟通,教师也必须要及时给予解答。

2.5.3 强调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性。学困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最大的困难,多数都是由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在他们出现思想开小差现象的时候,一些知识要点十分容易出现断档。为此,在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推进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这些孩子的听课情况,同时将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回答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各项活动中都能够有机会拥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在关注他们一举一动的同时,让他们找不到溜号的机会。

2.6 通过正面的引导提升学困生自信心。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而言,一方面要让他们拥有较强的自律精神,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层面开展相关教学推进,通过科学、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来让学困生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重拾自信而努力。特别是在新课程理论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必须要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保护学生自信心与自信心的同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评价,在给予充分鼓励、充分肯定的同时,从个性化发展的层面来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在表扬他们拥有较强的内在潜力和个性化的自主意识的同时,提供正面的导向。例如在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提高的时候,教师就要通过提出:“你这几天进步真大,特别是书写和科学动手能力等方面,比老师做的还要快一点呢”;当学困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则是要说:“你这几天一天比一天的进步大了,但今天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你的进步太快,有点小骄傲了吗?你那么聪明,不会犯这个错误的,老师知道你会又快又好的改正,并且以后在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对吗”?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科学课堂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教师正面的评语引导下实现学习成绩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而言,每一名教师都必须要从关注学困生心理发展以及其认知特点的角度来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有效评估,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具体的提升策略,从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他们对科学学习所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每一名科学学科教师来说都必须要有的放矢的最好相关的教学计划,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学困生科学过程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科学拔牙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