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课程思政视野下的初中思政教育实践
2022-11-19陈雪玲
陈雪玲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 广东 仁化 512300)
前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基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保障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思想等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理念对于提高初中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然而,从目前初中思政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还是以思政课程教学为主,而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相对有限,初中学校的各学科教师也未能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意识,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应加大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宣传,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课程思政的深入落实。
1.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相关概述
1.1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是思政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在思政教育中能够构建全员、全程以及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各学科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确保学生在各个课程知识的学习中,都能够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全面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中核心的目标主要是“立德树人”,是顺应新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德育是教育的根本。课程思政理念中,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充分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潜移默化的接收到思政教育,自身的思政素养得到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1.1 全员参与的特点。全员参与是课程思政的一大特点,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程教师的工作责任这一局限,对中学全体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思政教育责任,在落实到专业课程内容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思政素养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通过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理念下,使全员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形成庞大的思政教育体系,完善了初中思政育人格局。
1.1.2 同向同行的特点。同向同行是指在初中思政教育体系中,虽然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但是在课程思政中,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自由全体教职工、各个部门都能按照同一目标同向同行,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才能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1.1.3 综合教育的特点。课程思政是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多数都是各个学科在各自的领域不断钻研,力求在各自领域中能够不断深入,提高育人效果。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开展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才能更好的提高育人效果,尤其是思政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教育,更是要通过思政理论教育促进学生思想、行为、认知上的发展与进步,在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接受思政教育,并将所学习到的思政教育理念运用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使思政教育更加深入,达到更好的效果。
1.2 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发展需求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从而能够使人们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促进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健康发展。初中思政教育是针对初中生思想道德观念、思政素养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而实施开展的教育活动,对于初中的道德品质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受到校领导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思政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不断研究和优化,力求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新时期初中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初中思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鼓励学生努力实现理想,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信念。在初中思政教育中,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要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可见,思政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形成远大理想也不能不切合实际,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循循善诱、逐渐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逐渐树立个人理想,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为之而付出努力。
1.2.2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同样是初中思政教育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形成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而努力、为了民族的团结与富强而奉献自己。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无论面对什么环境,都能够不卑不亢,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是自己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
1.3 课程思政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现如今已经应用到各个阶段的思政教育中,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各个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合育人,主张在初中阶段实施全员、全程、全课程的思政教育,从而加强思政教育力度、提高思政教育效果。课程思政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3.1 全面促进思政教育的深度落实。目前初中思政教育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校领导已经教师均已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学生学习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的优化和创新,力求提高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然而,单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通过实施课程思政理念,构建起了全员、全程、全课程的思政教育格局,使思政教育深入落实到初中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加大了思政教育的开展力度和实施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3.2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政教育开展中也越来越重视以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主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由于理论性较强,而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性较低。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及相关理论内容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而且采用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政教育,也在思政教育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对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可见,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使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2.初中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思政教育是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深入落实,加强思政教育创新与改革是关键。从现阶段初中思政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思政教育的事实与开展是为了解决学生发展中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能够及时扭转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初中思政教育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而打基础,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备优秀的精神品质。然而,在部分初中思政教育中,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严重脱节,思政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而是一味的按照有关思政教材顺序,给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理论讲解。内容枯燥,理论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脱离学生的现实情况,也无法让学生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运用到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中,导致思政教育开展的价值和意义无法体现。
2.2 思政教育方法单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使思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需求合理设计教育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思政教育中有充分的参与空间,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有关教育内容,在问题探讨中、案例分析中,强化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深度理解,也促进学生对自身问题的反思,以此来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思政教育中,多采用理论为主的说教式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中缺少互动,不易于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因此,应该加强对思政教育中主体的转换,以学生为主体创建科学的教育方法。
2.3 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现如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已经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思政教育中得到普及,主要是强调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融合,采用协同育人的方式,来强化思政教育效果。然而,目前来看,大部分初中思政教育中,虽然也在强调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也在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从实际落实情况上看,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开展工作中未能有效的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的效果未能达到相关要求标注。因此,需要结合初中思政教育发展要求,针对课程思政的特点,加强对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确保思政教育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3.基于课程思政视野下的思政教育开展策略
3.1 优化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思想政治课程是初中阶段落实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在课程思政理念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导作用,要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能够带动各个学科在教学中落实好思政教育。结合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现状,应加大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参与性,并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2 构建课程思政视野下初中学校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视野下,初中思政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而是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初中思政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各学科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因此,初中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宣传,强化全体员工的思政教育意识,并加大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各个学科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师要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与各个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施中,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育人目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共同商讨课程思政视阈下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主要是根据学生德育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实际特点,采取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例如:在初一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先烈、不怕困难;在初二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成服务人民的意识;在初三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在思政教育卡战中要以生为本开展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等为核心的思政教育课程类别,并根据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细化思政教育课程专题,从而完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在实践互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规范。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社会、爱国家。以及与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开展提供了指导,各个学科教师围绕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以及课题方向,挖掘本科目教学内容的思政教育元素,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3.3 校内外结合构建课程思政视野下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强调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在初中思政教育中能够借助于多方资源共同开展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并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初中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课程知识的教学,还要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三观的形成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为落实好思政教育,保障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使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中能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青年,应加大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初中学校思政课程体系以及校内外健全的思政育人格局,同时加大对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实现初中各学科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开展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