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2-11-19陆召丽

读与写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物理意识

陆召丽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问题是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任何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全身心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教师的教学才具有更高的意义。本文将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促进物理教学能够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影响

1.1 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所以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仅限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可以促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提高教学质量。与之同时初中物理包含大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于这些概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学习兴趣,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学生的主观学习思维融入其中,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教学内容加以提问,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为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产生问题意识,实际上就能够保证课堂充分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随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能够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造性人才是社会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要求记忆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重点,学生对于知识缺乏灵活应用,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与激活。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拥有问题,那么学生实际上是结合个人主观思维,对教学内容加以联想,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激活,尝试将所学知识加以组合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将会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自身创新创造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高质量发展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问题意识培养有利于激活课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很少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和沟通交流,这样就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不够充分,课堂教学活动相对生硬死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学习地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高。而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有利于帮助教师激活课堂,让学生在教学问题可以产生全新的概念,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学生将会把自己的问题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引,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更加全面。

2.遵循初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原则,切实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下,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物理教学更是注重问题研究的学科,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精心设计有层次的问题研究内容。所谓的有层次性,就是指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当结合学生物理知识基础水平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因为每个学生间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班级中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会维持在一个平面上,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物理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力求所设计的问题满足所有层次的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内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物理学科的问题意识形成是从不会提问开始慢慢发展到能开口提问,由不会发现问题演变到善于发现问题的长期过程。

以《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教学为例,本次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电路知识和欧姆定律知识之后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首先在示教板上演示上节课的实验,让学生画出电路图,复习电路的组成。然后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最基本的电路,电路中只接了一个用电器,在实际的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电路也要复杂得多,那么,多个用电器在电路中如何连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吧。”紧接着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尝试设计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再进行完善“两只带灯座的小灯泡、干电池2节、开关1个、导线若干等器材,请大家设计一下,如何连接这两只小灯泡可让它们发光,有哪些连接方式呢?”思考后引导学生将电路图画在学案上,然后选几份用实物投影仪投出来,紧接着再引导学生产生并形成“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意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紧接着,教师通过出示实验操作材料,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问题。最后教师通过运用投影的方式将学生所设计的实物展示给所有学生,并再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3.1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沉闷,基本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即便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也不愿意进行主动回答和主动探索,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学习依赖感,这对于初中学生的自由发展来说,将会起到限制和拖延作用,学生在该教学情境下不愿意主动发言,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敬畏情绪。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活动趣味性和丰富度有所下降。教师必须要首先寻找到课堂教学氛围不良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大部分初中生性格内向,在教学活动中害怕向教师提问或者回答教师的问题,害怕自己出错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自我学习以及自我讨论的重要性,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教师要采用更加和蔼可亲的语气来对待学生,教师需要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共同沟通,互动消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紧张感和消极情绪,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表达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现机会,即便学生出错,教师也需要避免采用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得到有效的互动交流,任何学生都可以进行思维探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表个人意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创新的目标。

3.2 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培养情境。大部分初中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愿意主动进行互动和学习,所以教学情境的构建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那么就必须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寻找出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所以问题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掌握中物理教学来说大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来解读生活或者自然现象,这样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形成具体的生活事件,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促使深奥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有机会发现问题,并且进行灵活的思考与探索。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来设计问题情境,以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可以在该情境下科学掌握知识,提高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例如,在有关于静电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生活和探索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过静电,同学们能不能将自己被静电达到的经历描述一下,探索哪些条件会导致静电的产生?”为学生提出生活化探索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联想中,在学生的联想过程中加以引导,促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探究方法,从而达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列举一些与日常生活不符的教学情况,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浮力》一刻的教学中,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堂中以及在生活经验中已经了解“部分物体会浮起”这一现象。本次课程的学习是本章节教学的关键和重点,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而由于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了固定的认知体系,误认为浮力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系,这一认知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概念。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画面,画面中包含一艘大游轮在海面行驶,小铁片正慢慢沉入海底这两个画面内容。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浮力有时大有时小,大到可以托起游轮,小到浮不起贴片?”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思“浮力到底和什么有关?”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实验“将教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小立方体木块放在玻璃槽内槽小圆孔正上方,水倒入槽内并使水淹没小木块,可以观察到小木块不上浮”此时木块并没有浮在水面上,与学生的认知相矛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实验细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

3.3 帮助学生掌握问题的提出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会针对教学内容产生属于个人的学习问题,但是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提出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问题提出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法则,这样学生才能够将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提问,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加强教学引导和知识点的解读。一般来说,对于物理知识的提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出。

首先,是物理现象的发生原因,大部分物理知识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直接的影响和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联想猜测物理现象的发生原因,随后让学生去总结该现象的发生原因,基础情况去进行对比分析,随后学生将会很快认识到物理知识,并不是凭空得出的,习惯采用科学的认知方法来看待生活和物理知识。

其次,在物理条件改变情况下探索物理现象是否会发生变化。让学生可以全面认识的物理条件以及最终结果的相互关系。

最后,让学生去探索是否有特殊现象发生。通过这样的思考方式,学生将会从不同角度多个层次来提出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再给予学生问题针对性评价和解读,对于新颖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较为幼稚,教师也不能够对其进行批评,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思维,对自己所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

3.4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物理自然科学是基于实验而产生的一门科学类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将实验融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做实验来完成知识的探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多种难题和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验障碍,这样学生为了完成实验就会探索知识的运用方法。学生的探索过程就成为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将得到有效的培养,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很强地科学性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教师在前期进行教学设计环节中,应当注重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提取实验中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升。

以《压强》实验为例,本次课程由压强的概念和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两部分构成。不仅是前面两章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为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做好必要的准备。压强现象使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思考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首先通过杂技演员在钢钉上行走的画面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将铅笔放在两个食指中间向中间施加压力和用手掌握住气球用手指请戳来真实地感受压强现象,并引导学生说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可能与受压力面积有关”。紧接着教师运用2块相同的木板、若干气球、一只装有水的水桶开始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将装有水的水桶压在粘有两个气球的木板上,观察气球是否爆破,并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接着整个人站在此木板上,然后再观察气球是否爆破,接着换上另外一块粘有多个气球的木板,同样将整个人站上去,引导学生观察气球是否爆破,最终得出结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将问题意识全程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物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留言板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