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19王剑
王 剑
(江苏省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 江苏 泗阳 223700)
古诗词的意象品美繁多而内涵丰富,是深度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意象的学习与领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初中语文作为陪伴学生很多年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其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主要分为古诗词的理解背诵,作文,阅读理解等内容,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是不愿意进行古诗词的学习的,因为涉及到背诵默写的环节,学生的背诵比较困难,并且隔了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忘却。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每一册教科书中都会有许多的古诗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够做到背诵分滚瓜烂熟,并且理解其中的含义,在适当的情况下,还要进行灵活的运用。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举措,实现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让教学更加有效率,减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阻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丰富文化知识,陶冶其情操有推动作用,教师应更加重视。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简短,但却包含丰富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初中生难以有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传统,让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故而初中生难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都会止步不前。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语文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开展。
1.1 教师教学方式趋向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当教师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也会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课堂工作的开展,是枯燥乏味的课堂的调味剂。相反,教师如果固守传统,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也不原因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学生在学习地时候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有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目标太过于直白,直截了当的说明这篇古诗词需要背诵,这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觉得负担,因为要面临的是记忆背诵的环节,这是很多同学抗拒的事情。并且在教学当中缺乏一些兴趣的指引,学生对古诗词地背景也不会有更多的了解,极大的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1.2 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度不高。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人们在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对古诗词学习感兴趣地情况下,才会更加主动的去钻研古诗词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力,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初中生,处于叛逆的年龄段,对一些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是对学习层面的事情就比较排斥。教师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改变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当中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堂下主动探究,二者相结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1.3 运用教学情境辅助教学。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重难点,也一直是学生较为抵触的学习内容。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但往往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于晦涩难懂的古诗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这就导致初中生不会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理解与掌握能力都较为薄弱,不利于教师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故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高效的方法对初中生加以引导,使其能主动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探究。而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当下最流行且效果显著的方法,不但能对初中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还能强化其探究、分析、理解与掌握能力,以达到培养初中生思维的目的。同时对古诗词的内涵与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领悟,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质量与古诗词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其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卖炭翁》一课,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主要描述一个烧炭老翁人谋生的困苦遭遇,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实,表达出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运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如:“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严寒拂晓就“架炭车”而行呢?“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千余斤炭换回来的是什么?这一切是谁造成的?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将初中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引导其自主进行学习与独立思考,从而对古诗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强化初中生的分析、理解与掌握能力,还能对其中的内涵与中心思想有深刻的领悟,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质量与古诗词教学效率。
2.走近作者,整体感知意象
走近作者,意味着学生需要深入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了解诗人独特的气质、个性、脾气、遭遇等,这些对学生了解诗词意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一书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背景,教师可通过“循序渐进”以及“开门见山”两种方式展开。例如,在讲解《天净沙·秋思》时,笔者首先细致入微地介绍了马致远的人生经历,为学生后续感知意象奠定基础。具体而言:笔者首先在大屏幕上投放了一段马致远的相关介绍,同时要求学生齐读这段文字:“马致远在少年时期极有抱负,却得不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不得不羁旅在外长达20多年,而本课要学习的这首小令就创作于其羁旅期间。”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何为羁旅?”笔者接着向学生释疑:“所谓羁旅,就是在他乡流浪、漂泊无依的意思。我们以前也曾学习过很多羁旅诗,比如《枫桥夜泊》《登高》等。”在解释了这一点后,笔者接着从背景资料中选取了几个短语进行重点讲解:“后人将马致远这首作品评价为‘叹世之作’,而‘叹世之作’指的是诗人感叹社会时事、有感而发时才会创作的作品。马致远羁旅如此之久,正是因为怀才不遇的缘故。‘怀才不遇’就是本身有大才华、大能力,但是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如果马致远能够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了。”学生了解了马致远的相关资料后,就会更容易理解作者在作品中选取的意象,比如“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夕阳”等。正因诗人多年羁旅在外,孤苦无依、无人理解,才会产生这种愁苦愤懑的心境,自然在创作时便倾向于选取这种契合心境的意象,借此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愁闷。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选取的意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诗人的个人经历入手,了解诗人独特的个性、志趣、遭遇等,学生就能明白诗人为什么会选择某一类意象,这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具有积极的影响。
3.研究修辞手法,深入体会意象
这里的“修辞”取其狭义,指修辞格,即修辞手法。很多教师在分析意象时,很少从修辞手法角度展开,其实修辞手法同样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意象的内涵。事实上,很多意象正是借助修辞的方式联系起来的,通过修辞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客观事物的特征,为诗词赋予更多的内涵。在古诗词中,“比喻”是最常运用的修辞手法,而诗词中的意象也大多是借助比喻的方式相联结。了解“比喻”形象生动的表达作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意象的感性认识。所以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诗词中的本体和喻体,帮助学生理解二者间的共同点。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就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具体而言,在“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中,“征蓬”便是一个典型的比喻性意象,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诗句,也不理解“征蓬”这个意象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不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这个意象:“同学们,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看出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吗?”学生通过联系诗歌的上下文内容,认为本体是诗人自己,喻体便是“征蓬”和“归雁”。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征蓬’和‘归雁’这两个意象中又体会到了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表示,“征蓬”和“归雁”都给人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思考,学生在思考之后认为,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借此表达自己出使边塞的抑郁、愤懑、孤苦的心情。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很快便理解了这两个意象的深刻内涵。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既增添了诗词内容的深度,也为意象赋予了多重内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意象,教师不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对意象的情感内涵也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4.分析用典,深入理解意象
在初中语文诗词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阐释意象中的用典现象,让学生知道这些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意象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讲解《行路难(其一)》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和情感,笔者先从诗中运用的典故入手,带领学生深入探寻意象的深刻内涵。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在讲解典故以前,教师首先让学生试着翻译一下诗句。有的学生这样翻译:“闲来无事在碧绿的溪水旁垂钓,忽然梦到乘舟靠近太阳。”这很快引起哄堂大笑——前面还好端端地钓鱼,后面怎么突然做起白日梦来了?显然,学生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是因为他并不清楚诗人的用典。看似简单的诗句,其实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典故,分别是“姜尚垂钓”和“伊尹梦日”。其中,姜尚就是姜太公,传说他八十岁出山辅佐周文王,立下不世功劳。而在出山以前,姜太公并不为人所知,但却喜欢在渭水边垂钓。一日,周文王来到渭水,见姜太公直钩钓鱼,很是奇怪,“钓鱼都用弯钩,为何你用直钩?”姜太公却笑着说愿者上钩。其实,钓鱼是假,姜太公等的是一个真正赏识自己的人。而伊尹是商汤时期的重臣,他在被赏识以前,也曾经默默无闻。他在被商汤重用的前一夜,梦到自己乘舟于日月之旁。这两个典故其实都暗含着被君主赏识以及重用的意思。而诗人在诗歌中用这两个典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贤君的赏识。通过深入探寻意象背后的典故内涵,学生很快明白了诗人渴望施展政治抱负的憧憬。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典故来表达特定的心情、态度和志向。然而,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很难理解这些典故的用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意象背后的用典现象着手,加深学生对诗词意象的理解。
5.借助视听媒体,感知意象画面
再生动的讲解,也很难抵消意象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可以将视听媒体运用在古诗词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诗词构筑的直观情境理解意象,就不仅可以增添课堂的生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意象中的画面感,从而加深对诗词意象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诗词独特的美。例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西湖初春时分的美丽景象,为了使这种美丽更加生动直观,诗人特意选取了一系列含有初春特点的事物或景物。在上课一开始,笔者便要求学生诵读诗歌,将诗人运用的意象画出来。但是在完成这个步骤以后,笔者注意到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感受非常淡漠,并没有任何欣喜的表现。当学生缺乏这种情感领悟,他们自然不可能对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所触动。为此,笔者在课堂中引入了现代多媒体手段,旨在通过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感知诗词中的景物特点。在视频的展现中,学生可以看到西湖春水,看到西湖旁边的柳树,还可以看到“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动态景象。此时,学生对诗人运用的意象感知不再是零散的,而是完整的,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又一幅连续的画面。而这样的感知过程,对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内涵有积极的作用。在古诗词课堂中,教师不妨引入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画信息,从而加深学生对意象的领悟。
6.通过联想想象,领悟意象内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参与,如果脱离了读者的参与,作品便不能称其为作品。因为脱离了读者参与的作品,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叠加,只有融入了读者的想象、思想以及意识,作品中的内涵以及情感才能真正彰显出来。因为诗人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往往会从生活中撷取一些生动的意象,然后移情于这些意象,并通过意脉的方式将其串联,而诗词的画面和意境也会就此彰显。因此,在鉴赏诗歌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例如,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是咏月怀人的抒情作品。其中“月”是整首作品的核心意象。虽然月本无今古,但是不同的人对月亮有着不同的态度。尽管每个学生都见过月亮,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时间、有心思赏月,更不会对月怀人。因此,在教学这首词时,让学生理解词本身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对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月”这一意象展开联想,具体而言:教师可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接着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让优美的旋律引领学生进入诗境。之后,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假如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此刻又是中秋佳节,你们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己及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难言的牵挂之情。此时,学生理解了诗人选择“月亮”这一意象的根本原因。因为月亮会让人想到中秋节,而中秋节代表着阖家团圆。当诗人凝望着月亮,就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人。如此一来,学生便深刻理解了这首诗的意境。对意象的把握和领悟往往需要借助想象。想象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内心想法,还可以帮助他们进入诗词意境。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将对诗人的描绘形成更加深刻的感受,而这份想象也将为学生开拓诗词审美的空间,从而加深其对诗词的领悟。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有关意象的鉴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领略古诗词意象的深刻内涵,教师需要采取全新的意象教学方法。本文提供了意象鉴赏的五个策略,并将初中古诗词作为示范对象,具体阐述了意象教学的路径,以期让学生读懂和学懂古诗词。其实,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有非常多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也有许多外界的因素能够利用,教师可以进行抓取,从而进行教育的融合,只要教师认真的探索,发现,就能够发掘出更多的与之结合的方面,进行融和教学。多元化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刷新课堂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