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2-11-19李海彦

读与写 2022年11期
关键词:编程信息技术思维

李海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淞江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伴随现代科技发展速度的持续较快,创新观念与创新思维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纵览古今可以了解到,国家的强大与民族复兴,都是以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依托。所以针对小学生实施的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更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拥有创造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1.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差异,因为计算机的实践操作需要依托于各种软件来进行,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要领,所以在这个层面而言,信息技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1]。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社会生活中各类新式的工具软件层出不穷,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贯穿起来,通过独立探索掌握其使用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程序设计以及技术应用,还需要将多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在此也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因为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而且认知水平也相对较弱,教师需要通过应用教学应用性强、符合小学生喜好的编程软件等方式实现学科知识整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也能灵活应用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从而锻炼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2]。

第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让他们在课堂上“玩电脑”的课程,他们对基于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态度是错误的,使用创新思维教学可以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学习,实施任务型学习,通过小组协作和人际学习来促使学生完成任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影响小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课程体系设置相对独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做题或者背诵的方式进行学习,其行为缺少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3]。学生在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之下,逐渐失去了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始终处于被动性学习的状态。该学习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直到今日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是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流程中,应试教育依旧发挥显著的作用力。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同时教师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教学方式也会逐渐弱化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长时间下来会使学生的学习信心有所降低,这也是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主要因素。

3.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1 激活学生探究意识。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但是对事物却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确保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新知,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只有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展开研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4]。

例如在《设置个性桌面》教学中,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鼠标,完成对计算机桌面显示属性的设计。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两张截然不同的桌面背景,一张杂乱无章法且颜色搭配混乱,另一张则井然有序颜色搭配合理,并询问学生喜欢哪一张桌面背景,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说道“同学们,漂亮的桌面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感觉,那么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动手学习设置桌面吧。”通过教师语言引导以及范例作品的展示,既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又能为学生设置一个明确可及的学习目标。如此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操作环节,在操作中锻炼了思考能力,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3.2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其心情也会更加愉快,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充分的尊重,如果学生的思维超出本节课的教学范畴,教师也依旧要对学生做出肯定与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质疑,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活跃,同时教师也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指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4]。

例如在《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过程中,针对讨论坊中的问题“选定一棵树,先使用剪切命令,再使用粘贴命令后两者产生的效果是否相同”时,部分学生认为两种操作方式一样效果也是一样。这时针对学生的回答,不论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能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先对其认真思考的行为加以肯定,然后带领学生详细分析两种操作方式的区别,并结合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自主寻找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维护,也能督促学生的探究行为,发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与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快乐,使其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开拓创造意识和科学思维。

3.3 设置课堂提问。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通常不会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在课堂中也是以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的讲解为主。学生则会按照教师的讲解记录好学习笔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机械化学习的状态。虽然这一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但是相应也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5]。为有效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力交给学生,围绕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化的问题,以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

例如在《绘制图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先为学生播放大熊猫吃竹子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继续用教学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绘制熊猫不同姿态的具体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到基本的绘制图画要领。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用“特制笔”画出熊猫的身体,在学生掌握其使用方式之后,让学生自主绘制熊猫的五官与四肢,并以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我们用浅灰色绘制身体,现在需要用到什么颜色呢?”、“为什么要新建图层呢?”、““如何用特制笔表现出毛茸茸的效果呢?”提到这个问题时,部分学生会感都到疑惑,这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操作,选择“特制笔”中的“特制笔14”笔刷,将笔头大小设置为适中,透明度设置成20%,之后沿着线条边缘进行细致勾画。完成演示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最终呈现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师一步一步的提问引导下,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操作完成熊猫姿态的绘制,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利用所学的工具,自主绘制出其他形态的小动物,因为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所以绘制出的画面效果也是各有特色,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极其有效的。

3.4 鼓励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如果可以让学生彼此的思想碰撞在一起,那么这时每个人的思想容量也会相应增加,这也是思想交流与深度合作的价值所在。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好的汲取他人的优势,以弥补自身的短板,让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升[6]。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为学生创造出开放、自由、和谐的交流与学习环境,有有利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进步,为后续更具难度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例如在《网络文明小公民》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计算机基础等多个方面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并为其布置统一的学习任务,“结合所学习到的内容编写关于文明上网的文本内容”。这是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分工合作,A同学负责在网站中收集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B同学则查找到绿色上网,防治网络病毒的方式;C同学结合文字绘制对应的图画;最后成员共同总结共同展示本组的合作成果。在课堂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仅能够更好的借鉴到有效的学习经验,还能使思维碰撞出火花,营造出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通过良性竞争的学习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协同进步[7]。

3.5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创新思维就必然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学生只有亲自尝试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自身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落实创新思维培养。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自主尝试与试错的空间,让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知识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8]。

例如在《下载和安装软件》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下载软件的流程,首先是打开网站找到需要下载的软件,了解软件的信息后,在页面的右下角点击普通下载或者高速下载后就可以完成下载。在完成演示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练习,待熟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下载软件的其他方式与路径,并对比两种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再此过程中更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仅需要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培养其探索、自学、创新意识,借助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3.6 丰富教学资源,启发创新思维。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中的编程知识,更要通过收集网络资源、丰富学习资料、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明确自己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领导者角色,根据教科书内容识别在线学习资源,收集学习资料,建立在线学习资源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和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选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云盘等工具下载和探索内容,实现自主学习。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过滤信息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利用在信息技术中获得的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他们的潜在发展。

3.7 多元教学手段,构建创新思维。程序化思维源于“游戏”,教师应始终遵循这一方向的概念。作者通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采取行动,使学生能够了解游戏程序,提高游戏性能,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前使用Scratch编制一个编程游戏,让学生模拟编程并使用相同的逻辑工作。经过一些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给小组分配不同的编程任务,每个小组讨论并完成作业。在作业结束时,可以查看每个小组的课程作业,突出作业的优缺点,让学生互相学习,发展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面向小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将创新思维培养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围绕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自主性的高效学习。同时教师要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与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有效落实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另外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教师可以以这两种特性作为切入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创新思维品质得到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编程信息技术思维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