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情境*

2022-11-19张小英

读与写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张小英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中心小学 福建 建瓯 353100)

数学课堂给人的固有印象是理性的、无趣的、单调的,它不象其他学科那样生动,引人入胜。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数学就像一座难攻的堡垒,数学与有着丰厚形象,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文相比显得抽象多了,那么多的概念和符号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难以理解。那数学需不需要情境?《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倡导还原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主张创设并增强学生的情境性,实现“在情境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的建构式学习。情境应当也迫切需要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呢?

1.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1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中将数学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良好的教学氛围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主性,帮助内向的学生敞开心扉,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2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仍在不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处于启蒙阶段,但认知能力分层更加严重。小学阶段低年级、中年级以及高年级三个阶段的认知水平有着很大不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认知与批判性思维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采用情境化的教育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情境的想象力进行自我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指导教育。对于具备一定认知和能力的中年级学生,教师在创设有效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成长状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对于高年级,老师基本上是讲解数学基础知识,为获得更高的知识水平,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适当在情境创设中设置一定难度,以保持和加强学生们的竞争精神,充分利用情境化教育,使学生充满存在感与自豪感。

1.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创设有效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以学生的角度提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效情境,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时间,例如一个学生可以提出有关情境的问题,其他学生则互相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有效情境的原则

2.1 吸引力和挑战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思想不够成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理性思考问题。因此,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取决于是否感兴趣,只有做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探究的热情,同样对于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一个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例如通过讲故事或玩游戏的方式引出数学知识点,鼓励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自发思考的积极性,以独特的方式理解抽象数学知识。同时,由于竞争意识的增强,小学生会特别注重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可以科学利用这一点,在创设情境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水平,提出几个难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思考,满足好胜心。

2.2 有针对性。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具有针对性,创设的有效情境必须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必须时刻围绕教育的目标和重点,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使学生可以完全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否则,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无法打开自己的教育思维,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不会发挥教育的作用,而且更会干扰教育过程。

2.3 层次性。数学是一门知识渊博、层次分明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精通,不能急于求成。当学生面临一道经典的数学题时,首先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数学并分层获取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独立于每个班级,存在个体差异,接受程度和学习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级别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融入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存在,充分展示自我价值,并体验在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喜悦。

2.4 启发性和探究性。我们都知道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想象力。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是有趣的。当学生受到刺激时,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会更加强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例如,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并结合现实生活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动的图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教师的指导不应该是过于全面的,应该使对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存在的问题

3.1 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此外,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逻辑性强,难度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其次,由于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课堂上盲目地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尽管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等标准创设有效课堂情境,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教师在实际实施中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基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也无法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效果,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时,仍然按照上一课的思路,没有真正感知学生的实际水平,也没有重新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3.2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不同的兴趣特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更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认为创建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课堂问答率,并让学生更多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无法很好地与老师对话,有些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即使教师提出他们知道答案的问题,他们也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枯燥的问题变成更清晰、更有趣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3 对有效情境的创设没有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但有某些教师过度注重教学调整,在创造情境中,直接模仿而不深入理解,虽然响应了学校要求,但是并不适用于实际教学。情境教学的实施是通过使学生充分沉浸在学习环境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使用,很容易导致教学方法的滥用,滥用情境教学法不仅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削弱了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4.小学数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策略

4.1 充分挖掘教材,有效呈现趣味情境。笔者现在所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叙事方式是本套教科书的突出特点。教科书在每个单元每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设计了有趣的、现实的、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那么我们在备教材时,就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素材,优化已有的情境,服务于我们的数学课堂。

以一年级的教材为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生动的情境。有生活场景的再现,但更多的是从童趣的角度,以拟人的手法,运用类似童话故事来设计问题情境,主角基本上是可爱的小动物。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低龄儿童的特点。既然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现成的素材,有效的利用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例如一年级上册《前后》一课,教材呈现了“森林运动会,小动物比赛跑步”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又接近生活的活动情境,特别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热情。在设计这节课时,笔者就以“森林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新课教学。

上课伊始,教师以讲故事的口吻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春暖花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森林里好热闹啊。让我们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课件展示书本的情境图)

生:小动物们正在举办运动会。

师:原来是这么回事。现在正在比赛什么项目?

生:跑步。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啊?

生:小鹿、小兔、乌龟、蜗牛,还有小松鼠。

师:选手们都站在了起跑线上,看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给它们加油吧。

学生一下来了兴致,仿佛此时就置身其中。

师:谁愿意来当一名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下比赛的情况?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教师强调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结合课件,学生化身为观众、讲解员、裁判,并学会用前后完整表达选手们的位置关系。接下来的卡丁车比赛,已让学生融入其中,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润物细无声”,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跟随情感的驱动,积极参与,沉浸其中。这不正是我们教学中最喜闻乐见的吗?

4.2 深入了解生活,有效运用真实情境。课堂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它的局限性。在这样的空间一味地灌输式的教学,容易让人产生疲倦感、厌恶感,失去学习的兴趣。一旦没有了学习的欲望,那课堂的效率从何而谈?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也好,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等也好,都是为这个主体服务的。当封闭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我们应该毅然走出课堂,来到我们熟悉的大自然,熟悉的生活,从客观的外部世界优选情境,让数学与生活契合,让学习与生活相通。

例如,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这节课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关于方向,已有的知识体验是在一年级认识了前、后、左、右、上、下。而这些方向,学生很熟悉,容易理解。“东南西北”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体验来自于一些常识“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一些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本节课的教材中就提出让学生到操场去辨认东南西北,并说说操场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在听某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发现,她并没有带学生到操场去观察,而是在教室假定这个场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及目前获得的关于方向的知识来完成这个活动。可想而知,效果并不理想。课后,我们一起进行了交流,就这个环节提出了建议:一定要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广阔的自然情境中,将客观环境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充分融合,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学习活动中,对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感受和理解有了更准确、更生动的认知。

我们总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我们又总是忽略生活中的数学,不知不觉总将其割裂开,失去了数学的本质蕴味。抓住生活这个真实自然的情境,有效地运用它,所得到的成效可以成倍计量。

4.3 积极亲近学生,有效创设探究情境。数学的产生源于人们生活或生产的需求。可是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总是令一些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畏惧。让学生亲近数学,有学习的欲望,首先要让情感走进数学,让形象伴随着抽象思维,让学生快乐地进行思维。因此我们创设的情境应是探究的情境。不仅能让学在在情感中感受数学,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非常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分析、研究、推论、归纳,在系列的活动中积极思考,培养兴趣。学习情境就是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如何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探究的欲望,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导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带有悬疑性的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教师拿出两瓶一样多的水(有颜色)把它们倒入了同样大的两个杯子里,杯子的一半被挡住看不见了,倒完后发现,两杯水呈现出来不一样多,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多一个少?秘密在哪儿?学生各抒已见,但答案越来越聚焦,猜到是一个杯子里放其他东西了。

师揭晓答案,一个杯子里放了一个小铁块,所以水看起来更多了,继续质疑:小铁块是造成两个杯子原本一样多的水看起来不一样多,这个现象怎么解释呢?

生:铁块把水挤上来了。

生:铁块占了水的位置。

生:铁块丢进杯子,水就涨起来了。

……

师:是啊,水原来在杯子好好呆着,铁块一来,就占了一些位置,水只好再去找其他位置,这个位置我们称它为空间。宇宙中的任何一样物品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占有空间的大小,我们叫它体积。

一个小小而又有趣的小魔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体积这个概念,既不突兀,还饶有兴味。

4.4 灵活运用媒体,有效设计故事情境。教师要想创造有效的课堂情境,就必须先创新教学理念,再创新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置课堂内容。其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善用这一教育工具,以视频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知识。通过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喜欢的不同类型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选择他们喜欢和适合他们的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在视频动画故事中添加相应的数学知识点向学生讲解,悄无声息的渗透数学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视频中的动画角色与学生互动,有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比如,老师在给低年级的学生讲解“加减法的应用”课程,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格外喜爱,此时老师便可以创设一个动画故事情境:慢羊羊村长要在农村举行水果派对,这天,喜羊羊拿了五个苹果,美羊羊拿了四根香蕉,懒羊羊拿了四个梨,村长说要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至少带十个水果,此时教师可以以村长的视角问问题:“你们带够十个水果了吗”“懒羊羊在路上偷吃了三个水果,那么剩下的水果还能够满足我的要求吗”等等,接下来,让学生积极热心地帮助村长。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形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动画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问答对话,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是出于教学活动的内在需要,是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手段。有效的情境能让教学化“难”为“易”,变“单调”为“多彩”,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创设、呈现学习情境,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