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2022-11-19张春艳
张春艳
(甘肃省金昌市第七中学 甘肃 金昌 737100)
引言
为了全面深化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将运算能力培养目标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能够掌握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解题时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结合教师的运算引导方式,朝着新的方向而不断的进步,逐渐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1.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
1.1 学生方面。教师在锻炼学生运算能力初期,要加强对学生当前运算能力特点的深入分析,整合相对应的教学资源,积极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但是在运算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较多、较为复杂,尤其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运算技巧,影响了正常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会增加后续教学中的阻碍,影响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一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算过程中,由于运算的内容太过复杂和抽象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再加上教师引导的不到位使学生在运算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在学习后期对运算产生了抵触心理。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知识点掌握程度较为熟练的学生运算能力较强,知识点掌握熟练程度有待提高的学生运算能力较差,这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算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述的预算内容是面临大部分学生的,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运算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就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出现较为严重的参差不齐,影响学生运算水平的提升[1]。最后一部分学生在运算时也没有积极的反思自身的运算过程,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没有深入性的探究运算的规律和运算的方法,种种原因均会导致学生的运算能力在不断的降低,使学生无法认识到提升运算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必要性。学生只是非常机械化的来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在运算时会形成定性思维,无法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埋下了较为严重的隐患。
1.2 教学方面。虽然教材进行了改革,但是教师并没有迎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的创新,仍然利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来讲解相关的新知识,这就导致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单纯的面对一些非常枯燥的计算题。时间一长,学生很难提起对计算题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学生方面由于数学题计算非常的繁琐,所以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不喜欢计算题,40%左右的学生认为计算题是非常枯燥的,没有任何的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感觉到解答计算题时非常的繁琐,不爱动脑筋。种种原因都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
2.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地位
为了使初中数学运算教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而不断的前进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认识的运算能力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整合相对应的学习资源,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时的不足,之后再根据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并且加深对初中数学的认识和了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逐渐将重点放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上,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育,例如比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但是预算教学难度也较大,再加上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述上,并没有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轻学习过程重理论的现象经常存在,这样一来不仅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序进行,还会导致学生在脑海中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错误的观念。因此教师要全面学习新型的教学理念,着重的认识运算能力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积极的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科学引导。例如要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当前的运算特点,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先让学生认识到运算能力提升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必要性之后,再根据教师的引导逐渐的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在班级讲解运算知识时,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紧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运用作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会有以往的被动转向为积极主动,并且以最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预算任务探究中,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预算的技巧。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所产生的优势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的迎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目标融合在长期的教学计划中,并且根据教学的重点,有意识的为学生渗透运算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完成知识的学习,更加科学而有序的进行问题的解答。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3.1 运算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在对一些数量问题进行运算时离不开较为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数学运算进行相互的融合,使学生可以深刻地掌握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的规律,探索出符合自身理解能力的运算方法。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含学生所使用的公式是否合理、运算过程是否简洁、学生在运算完成之后是否对整个预算过程进行了检查和再次的验算,这是教师在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教学思路,教师要从这些教学步骤入手,保证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在数学运算中,教师先要根据学生当前理解能力整合与之对应的学习资源,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运算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2]。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学生所面临的具体形象的知识点逐渐减少,抽象性的部分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使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增强思维能力锻炼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学的重点为学生科学的设置相对应的运算内容之后,再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运算方法,为学生选择正确的例题来让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更多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应用题,将运算思维融入其中:“ABCD4个学生在宿舍共同使用一条宽带上网,费用是分摊的,ABC在查询流量时发现自身的流量总数比D多了4g、6g、14g,可知0.7元是1g流量,那么费用要怎么分摊呢?”在为学生布置完这一案例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先分析运算中的题目内容,列举出ABC三个人的流量代数式,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计算4个人平均用量,可以列出式子(x+x+4+x+6+x+14)÷4=x+6,再结合D将超平均流量的费用这一题目条件可以得出D比平均流量是少了6g的,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这一条件来计算出最终的问题答案,由于这道题目的运算是具有层次性的特征的,是需要学生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深入的计算的,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隐藏条件。通过这一例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把握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到讲台中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让其他同学就自身的疑惑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不断的加深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养学生完善的运算能力,学生在回答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3.2 通过代数思维培养运算能力。
3.2.1 培养学生代数思维快捷反应。代数在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进行代数思维模式的渗透时,教师要树立层次性的教学思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代数思维进行全面的培育。首先要让学生接受代数思维,在看到代数式时能够快速的反应,精准性的判断代数的形式。或者是让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探讨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3]。在初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新旧知识的类别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以及代数思维探究一些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PPT中为学生展示一些代数式子,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意思列举出代数式。在学生列举完其中的式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指出刚刚列出式子和学过算式的区别,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的观察算式,并且引导学生说出这两者的差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要是观察代数式概念产生的过程,构成独特的知识框架,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来学习相对应的代数知识,对代数式子的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一来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代数式的基本内涵为学生布置这样的思考内容:(1)一个代数式的构成代数式涵盖哪些运算内容?(2)单独一个数字或者是字母属于代数吗?(3)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列出几个代数式。教师要让学生先认真的分析教材中的内容,之后再依次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罗列出相对应的式子,和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相互的对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判断自己所罗列出的代数式是否符合基本的特征。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列举的代数式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准性的判断,纠正学生对代数式的认知偏差。之后,教师要开展巩固性和扩展性的练习内容,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中:(1)用代数式表示a和b的和用代数式表示a和b的差,用代数式表示a和b的积和商。(2)用代数式表示x和1差的平方根。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题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代数式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完善的代数思维,起到一个良好的巩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书写这些代数式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形式的规范性进行有效的纠正和点拨。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当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要先进行学生解答内容的检查,当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扩展性练习项目,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列出的数字和字母的形式添上一些运算符号,并且编写代数式。其次,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编写代数式的含义以及意义,当完成这部分学习之后,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例进行相互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代数知识进行实际的练习。
3.2.2 培养学生代数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培养学生代数思维时,当学生掌握有关代数思维的基础内容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代数思维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代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代数练习题目:“到了春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公园春游,公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学校为同学们租了校车,校车的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一部分同学也选择了骑自行车,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小明和小刚分别选择了校车和自行车,请问他们到公园的时间差是多少?”这道题目属于代数思维的扩展性练习题目,教师在为学生安排好这一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前后桌的方式来讨论这一问题,掌握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单纯进行运算来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
3.3 增加运算锻炼比例。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时采取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的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比例,让学生能够在运算的过程中掌握相对应的运算技巧,再配合着教师的引导,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纠正自身在运算中的错误方法,之后在运算中把握各个逻辑关系,在自主探究中形成正确的运算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快地完成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部分为七年级的重要开端,也是影响学生后续运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意思就是要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生动的展示有理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充足的了解之后,教师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消化,遵循层次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逐渐的加深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当学生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特点以及运算规律之后,教师应当根据这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在黑板上写几个计算题,使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来进行解答。教师应当先写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4+(-2)=?、(-5)+(-3)=?通过这种简单的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较为完善的运算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随着学生正确率的提高,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例如:-2.4+(-3.7)+(-4.6)+5.7=?这样带有一些难度的计算题,使学生能够把握基本理论职责,同时了解运算的特点以及运算式子之中所蕴含的运算技巧,纠正自身在运算时所存在的问题。
3.4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初中数学试卷中大量的题目都是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核,为了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试卷中的考核重点,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当前的运算能力。对于一些复杂计算题的解答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全面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一些复杂计算信息通过图形表示其中的数量信息,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计算思路就会变得非常清晰,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例如为学生布置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这一部分预算题目时,对于题目:在三角形ABC中已知为直角三角形,AB边长度为5厘米,BC边长度为4厘米,请同学们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教师需要学生把握住勾股定理的基本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规律来进行问题的解答。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三角形ABC从整体图形中提炼出信息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勾股定理的内容来进行解答,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来标出已知数量条件,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解答题目中的内容。教师在让学生解答完这道题目时,应当督促学生检查自身的计算结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的解题和计算习惯,这样系统性的解题既然能够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今后学习时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来表达其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之后再进行运算会降低学生的运算难度,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3.5 注重运算习惯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习惯也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运算习惯的特点以及日常教学经验纠正学生在运算时所存在的不足,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学生运算时首先要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能够避免学生在运算时出现看错和写错等低级错误,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自身的运算思路。在学生运算时,教师要要求学生要做到板书清晰和格式规范,当学生有不良书写习惯时,要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长期的锻炼,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运算习惯。此外。在班级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一部分学生在运算完成之后,由于运算检查不到位或者是某一方面的马虎并没有得出最终的答案,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将各个步骤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自身思路进行相互的匹配,及时的发现自身在书写时所存在的不足,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在数学运算的维度下对学生进行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将思维和表达进行相互的融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提起对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使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有效的完善,凸显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