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之不若行之
——在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中提升小学生德育素养

2022-11-19吴爱华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志愿德育素养

吴爱华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白蒲小学 江苏 如皋 226511)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能够切实感受到德育对他们人生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在德育活动中,以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展开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1.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作用

实践活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集体性与活跃性的特征,而志愿服务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中,科学组织学生义务性参加公益类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服务社会的新认识,并能够提升小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等,使小学生从小便树立起饱满的责任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日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等发挥着关键的意义。故此,小学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熏陶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遵循道德规则,并提升自身的道德实践水平与应用能力,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进而增强学生的德育素养。

考虑到一些学校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过于传统化,或者缺少宏观的意识格局,因此对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的认知相对较少,难以开展全面系统的策划活动,这样便使得学生在校内活动逐渐增加,但是校内活动的目的性较强,主要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故此,开展实验活动与志愿服务,对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

2.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渗透德育知识

2.1 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物质基础,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就需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而且跟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在开展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支持,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这样作为学校的老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德育教育计划,而且孩子的道德素养提升是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对德育的认知程度,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教师形成双向合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而且家长要作为学生的榜样,因为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力量,更能够提升家庭文化底蕴,而且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干预并且控制,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而且作为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有一个设计者的角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德育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升华。

2.2 拉近学生与活动之间的距离。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是以兴趣作为活动内驱力,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在你这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的同时,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平日所学的内容在活动中进行运用,比如游戏、表演以及制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最大限度参与其中,而且我们还可以开展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最为密切的“保护环境,绿色行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保护环境这一项公益活动中献计献策,而且提高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能够以自己的日常活动来对垃圾进行分类,并且做到低碳出行环保,活动实际上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和德育素养提升是一个双重的过程。

2.3 以创新为活动注入活力。德育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实际的生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惊喜和意外,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对活动的热情,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在培养少先队员自主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让他们在学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中养成公平公正诚信的价值取向,而且在志愿活动中让他们以日行一善的形式来践行雷锋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而且在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这样他们才能实感受到德育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道德标准,也能够成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学生多元能力进行发展,借助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一个发展德育的平台,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够切实提升,就需要让这些活动变得具有创新性,让少先队员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发挥自我、实现自我。

2.4 创设活动注重实效性。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参加纪念屈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一位来自楚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今天是如何被人们所尊敬的。在918来临之际,我们可以让学生缅怀先烈,并且能够以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应该如何使国家变得强大,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也能深刻的体会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成就今天的生活。所以我们在创设实践活动或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特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德育素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德育虽非考试科目,但是却对他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2.5 活动的开展注重童趣化。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如游戏、演示、聚会、设计、制作、竞赛、交流等,使学生们参与进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帮助学生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每年三月,我们都会邀请学生在校外德育基地,在活动现场,我们邀请到了基地创始人朱在保爷爷,就生命的起源、植树造林对社会的贡献、“我与树一起成长”等一一进行了讲解。通过参加这种创新的德育活动,让孩子们接触被郁郁葱葱的山脉和郁郁葱葱的绿水环绕的大自然,可以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有更深度的了解。

2.6 家校抱团打造活动平台。通过与家长合作,可以加强互动参与、反思和协作,为学生基于三个方面开发一个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平台:教育、社区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共同组织了学生,并参加了许多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活动,活动由俱乐部家长策划和组织,在假期里带孩子们走进社区,用实际的社交经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虽然通过各种经验性的行动不断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但父母还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仅教育孩子,而且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改善了亲子间的交流,改善了亲子关系,孩子一些不好的世界观倾向得到了化解,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社交。

3.完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3.1 确定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加强德育有效渗透。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践行道德理念,规范学生在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中可以养成更美好的道德与人格,并规范学生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在这之中,教师应该承担起自身“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在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志愿服务之前,应该首先明确此次活动的真正主题,并制定好详实的活动方案,保证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取到一些生活知识与德育知识,并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举例来说,在开展社会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联系当下社区的具体情况,比如时值夏季,可能出现一些暴雨极端天气,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防汛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学生为社区居民提供真正的知识与服务,这样也能够充分证明学生的个人价值。其次,社区活动的开展,要求学校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建合理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精神与道德修养。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之中。

3.2 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真实感受,保证德育质量。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中,当自己真正设身处地与此情此景之中,会学习与了解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精神与内容,并得到不断锻炼与成长。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下意识将德育活动与实践活动构建联系,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身的规律性行为习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日后更乐于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志愿服务他人,在活动中真诚的付出,并奉献自己的爱心与诚心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可以不定期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掌握孩子的动向,进而保证德育质量。举例来说,在参与“公益活动我来办”志愿服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公益活动相关主体与内容,并汇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通过自己的双眼看见社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而保证社会服务质量与效果。例如,一些学生在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中,通过打扫垃圾提升了环保意识,通过回收废电池增强对环境污染的了解等,都能够提升道德品质与修养。

3.3 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德育成长。事实上,对于小学综合实践与志愿服务来说,评价标准是没有固定形式的,其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故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应考量到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如可以采取小组互评、被服务对象评价等机制,引导学生能够在不同人物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显著性成长,进而收获到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与人文情怀。比如,在宣传“防疫知识”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表现较为突出,能够宣传得更细致,这样便可以提升个人的责任感。

3.4 明确社会服务活动主体内容。活动是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调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开展复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活动内容,而专题教材的创作应立足于获取知识、开发潜力、打造优秀的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各项社会服务,不断激发学生的德育潜能。例如,教师在开展某一学科的“志愿社会活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整合德育的各种知识和内容。主题活动中开展“社会自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实践研究等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高效的实践平台。学校还可以整合各种社交网络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和了解社会的平台,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活动组,利用活动组进行不同的社会工作。在组长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独立承担各类社会工作,切实提高道德素养。例如,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基础,编写行动计划,在护士家里开展各种活动,管理各种服务功能,进行交流和活动后的反思。通过与同龄人合作,提高实践能力,并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充分发展。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拉近学生与活动之间的距离、以创新为活动注入活力、创设活动注重实效性、活动的开展注重童趣化以及家校抱团打造活动平台等方面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渗透德育知识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确定社会服务活动项目,加强德育有效渗透、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真实感受,保证德育质量、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德育成长以及明确社会服务活动主体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措施。要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到的德育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应用,借助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且要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特长,尽可能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是切实有效的,而且也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感觉到德育素养对于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德育,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德育标准。

猜你喜欢

志愿德育素养
以志愿,致青春
《中国德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