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2022-11-19窦惠萍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利用创设资源

窦惠萍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幼儿园 甘肃 榆中 730100)

引言

幼儿时期由于年龄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在经验的获取与能力的提升上更依赖于周边环境,在周边环境有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学到什么,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的教育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当地本土资源,既有利于发挥本土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又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幼儿阶段的孩子对本土文化产生充分的认可,进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行自发、自觉地学习与传承,应当引起各地幼儿教育机构的重视。

1.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发挥本土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隐形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均有对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这说明我国从国家层面开始逐步重视起幼儿学段的教育,尤其是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环境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教育资源,可以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隐形的老师,同时幼儿在学校中度过的时间相对较长,幼儿阶段的孩子又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周边环境的刺激下与之进行互动,并在互动中学习知识,获取经验,因此教育环境的好坏甚至可以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重视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将本土资源充分融入其中,能够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更好地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周边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幼儿的发展。

1.2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怀。所谓“落叶归根”,家乡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论走多远,心里总是会牵挂着遥远的家乡。人们对于家乡的怀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时期的经历,只有在最纯净、最没有功利心的阶段经历的时光,才是日后最值得回忆的宝藏。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本土资源,使幼儿的生活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中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导,如此一来,就能够使本土文化在幼儿的心中扎根,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才能够不断被浇灌,进而生根发芽,催生出浓浓的乡土情怀。而乡土情怀并非狭义的对于家乡的认可,它可以被发展为更加宏大的对家国的热爱,幼年的记忆可以说是人生阶段中最为美好最为牢固的记忆,若是能在幼年阶段对家乡、对祖国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就能够为日后家国情怀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1.3 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将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学习知识,还能够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活动中,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在环境的布置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达到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刺激作用和暗示作用。例如在环境中多增加一些可以活动的益智游戏,让幼儿在闲暇时间也可以通过益智游戏来充实自己,既有利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升幼儿的实操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加对周围环境的理解与吸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

1.4 有利于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本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仅体现在对物理环境的发掘,更重要的是对本土资源中的文化要素进行挖掘,并充分利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学过程及教育环境中,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进而提升认同感,产生对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才能够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下的文化环境正呈现出大融合的快速发展趋势,快餐式的文化更能够被广大青年认可,很少有年轻人能够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去体会本土文化,这就造成许多优秀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埋没,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本土资源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2.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对本土资源的利用现状

2.1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进行本土资源利用的意识不强。尽管在国家层面已经制定出很多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要求和规定,但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这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将本土资源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合理结合起来。不少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环境的设计上过分依赖于现代化的文化因素,例如时下比较受欢迎的卡通人物、没有任何实际教育意义的装饰、超出幼儿知识范围的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展示等等,对于幼儿的教育意义不大,只能够起到“花里胡哨”的装饰效果,使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浮于表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环境教育与知识能力教育严重脱节,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规划性。

2.2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流于形式。许多地区的幼儿园没有将国家政策学深悟透,只在表面上做做样子,政策要求合理利用本土文化,有些幼儿园就将相关文物、古建筑、服饰、乐器等等照片贴在墙上,敷衍了事,而不去关心幼儿是否能够接受,更不在乎幼儿能否理解,这样不仅无法使幼儿对本土文化资源产生兴趣,反而会因为宣传载体的不匹配导致幼儿彻底丧失兴趣。同时,幼儿阶段课程的设计也没有很好地与环境相结合,导致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可行性措施

3.1 提升幼儿教师的本土文化素养。在上述幼儿教育创设中本土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环境设计都是截然不同的,其中能够体现出浓厚的教师个人风格,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幼儿园环境的风格和质量,因此要解决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有效性不强的现状,就需要从源头上找寻答案,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素养,如果教师自身都不认可本土文化资源,又何谈利用呢?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这里校方应当承担起培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本地文化教育方面的专家讲座,并实地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本土资源、认可本土文化、丰富本土文化知识、提升本土文化素养,对本土文化产生自己的理解,才能够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里可以利用到我所处的榆中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例如李家庄、浪街、兴隆山等等,由于幼儿园学生年龄较小,不适合组织大规模的春游活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教师通过去富有本土特色的经典实地调研,充分感受本土文化,在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写好心得,并在课前充分研究,将参观时的所想所感融入进课堂教学中,讲给学生们听;其次要提高教师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在教育环境的创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对本土资源的理解,来进行更有效、更合理的发掘和利用,并将本土资源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灵活变通,摸索自身的教育风格,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本土文化。

3.2 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本土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其进行筛选,来选择适合本班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首先,在进行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构思时,需要充分了解本班的实际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水平,并结合本班的实际环境来设计教学活动和环境设计方案,以保证最大限度利用本土资源,避免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导致教与学的脱节。其次,在进行环境创设方案的设计时,需要分清楚重点与非重点的内容,将本土资源融入教学中,两者相结合,相互补充,依旧要以知识和能力教育为主,利用本土资源作为辅助,来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不要顾此失彼,使本土资源教育喧宾夺主,而忽视了正常的教学进度。

例如,在进行教育环境创设时,应当规定各年级的主要创设方向。在小班环境创设中,要考虑到小班学生的年龄问题,理解能力有限,不适合内涵过于丰富的本土文化展示,应当使用文化特征较为简单明显的内容来进行环境创设,以此来增强幼儿在文化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自信心,从而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班的环境创设中,要考虑到此时的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选取本土资源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选择更加丰富的内容来进行教学,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大班的环境创设中,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挖掘内容,鼓励幼儿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

3.3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起主题活动。幼儿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内部,而是应当结合当地的本土资源,进行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课堂体验,同时,主题活动也是进行本土资源结合的较为有效的方式,也更能够激发幼儿的乡土情怀,加深幼儿对本地家乡自然、人文文化的了解。

例如,榆中县青城镇的剪纸艺术,从清光年间发展而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其丰富的题材、颜色与形式也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对设备、场地的要求不高,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民间剪纸艺术家来校进行表演,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在观看结束后,可以组织幼儿自己进行剪纸的创作,鉴于幼儿动手能力不强,可以要求家长参与其中一起进行创作,既可以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又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4 巧妙的运用场地,合理的设计运动的区域。众所周知,环境是教育的主要资源,教师应当通过环境的合理创建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内的整体面积约两千多平米,在操场的后面还设有一个集爬、钻、平衡等训练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山坡,因此应当合理的进行区域的分布,从而创建多思维的环境。教师应当幼儿园当中的地面平坦、面积稍大的操场作为幼儿园奔跑的区域以及玩具的区域,从而提升多组训练幼儿跑、跳、钻等等运动;运用塑胶跑道设计滚油桶以及踩脚踏车等等;在操场的边缘可以设计投篮以及投掷的区域。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相关具有本土特色的内容。对于宽敞的户外场地应当进行合理的布局以及丰富的内容,从而使幼儿可以积极的参与其中,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

3.5 利用本土资源装饰外部环境。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是儿童直接接触的学习和生活的客观环境。外部环境中颜色和样式的选择和组合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微妙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来装饰幼儿园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地理结构非常丰富,平原、山脉、丘陵和山谷、河流、湖泊和高原,每个地方都各有各的特色。比如西藏的青藏高原、华北地区的平原、东北的寒冷天气以及长江与黄河。具体的地区有安徽黄山、西藏布达拉宫、北京紫禁城等,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特定建筑,这些非凡的景色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幼儿园可以利用这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来装饰他们的外部环境。例如,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利用喷漆或者雕刻等方式加入到外部环境中,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当地环境的美丽。

3.6 充分发挥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利用当地资源营造幼儿园环境时,需要教师在环境营造中赋予幼儿主导地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营造帮助他们茁壮成长的环境。作为幼儿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设立的一些幼儿园经常在该举办的课外活动,以创造良好的环境,即使是孩子们还没有完成的图画,也可以作为创建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帮助为孩子更好的发展,改善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例如,唐山汉沽地区的热门景点包括天津滨海航空主题公园,大多数都是孩子和父母一起去游玩。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创作,并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他们看到的场景,加入到幼儿园环境中。通过绘画作品,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当地资源营造幼儿园环境,也唤醒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鼓励儿童绘画,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活跃。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发挥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应当从教师、学生、环境、家长等各方面着手进行改造,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发不同的形式,在提升幼儿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对家乡、对祖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本土资源与幼儿教育充分结合。

猜你喜欢

利用创设资源
创设未来
我给资源分分类
画与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废物巧利用